胡春燕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而观察组使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3d后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宋木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历来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由于各个国家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医药市场特点不尽相同,所以针对药品费用的管理政策也各不相同,即便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实施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从市场的供方和需方两方面出发,以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为典型代表,按照相关管理政策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各国政策的异同点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的药品价格和费用的管理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宿怀予;宿鑫予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多发病,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其中结核和肿瘤为常见原因,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经常规检查,确诊较困难,而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012年—2014年6月我院收治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前,在我国医院的病房或换药室,医生或伤口护士要为患者清理伤口和换药时常常需要用到2个车,1个车主要用于辅助清创,1个车则主要用于辅助换药;而2个车均要占用换药室近0.3 m2左右的地面空间,这对于我国目前紧张的医院工作用房无疑是雪上加霜.而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在住院病区配备2个清创和换药车的病区非常少,医生、护士在为某些需要床旁清创、冲洗、换药的患者实施清创和冲洗时,常在床单上铺一无菌治疗巾,而治疗巾的吸水性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因冲洗液太多不能有效吸收而污染床单,增加医疗成本和护士的劳动负荷.另外,医生、护士在病房、换药室之间来回取物,浪费了大量时间,增加了工作量,耗费大量体力.
作者:姜晓芬;宋云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50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50例肝硬化未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分布;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观察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构成分布为:呼吸系统感染14例(28.00%)、自发性腹膜炎13例(26.00%)、胆管系统感染10例(20.00%)、肠道感染6例(12.00%)、泌尿系感染4例(8.00%)、皮肤及软组织及其他感染3例(6.00%).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34.00%、Child-Pugh分级C级62.00%、实施侵入性操作38.00%、预防应用抗生素34.00%,高于对照组的10.00%,20.00%,20.00%,18.00%(P<0.05),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18±12.08)d,死亡10例(20.00%),高于对照组的(19.27±4.23)d、2例(4.00%)(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常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的调整,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国际交流日益紧密,双语人才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的一个热点,国内高等专科医学院校纷纷开设涉外护理专业、涉外口腔护理等专业,大力培养与国际接轨、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双语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培养双语人才的直接实施者,熟练运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是双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就高专医学院校解剖学双语教学中师资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李艳伟;黄俊;刘冬强;吴斌;易志勇;易德保;肖楚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科120例实习护士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受调查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较差,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经过培训教育与指导之后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与防护措施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知识缺乏,措施不到位的现状,建议应加强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与指导;同时医院应提供齐备的防护用具,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系统,从而降低实习护士的职业暴露率,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郭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公众对护理学科的认识、期望也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更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我们从临床的源头,在校护理学生抓起,提高高职护生的素质及对职业的热爱程度.1 职业热爱的必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一无所知,那也就谈不到兴趣,也就失去研究和探索的动力.而学生在高考时,一部分考生是在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报护理专业,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家人的帮助下选报了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的认识相当模糊.而真正等到这部分学生到了临床,面对繁重枯燥,同工不同酬,以及个人受不到尊重,或是被误解,以及临床工作中“重医疗,轻护理”现象时,他们肯定会迷茫,甚至动摇自己的职业选择.
作者:席卫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涂擦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应用胺碘酮静脉持续给药致静脉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擦静脉炎局部,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疼痛和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可明显缩短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恢复时间,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杜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研究大学生蠕形螨感染和痤疮发病的相关性,为大学生痤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级在校大学生行蠕形螨感染检查,对其与痤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痤疮发病率为42.97%,蠕形螨感染率为63.45%;痤疮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为71.96%,面部无痤疮人群的蠕形螨感染率为57.0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蠕形螨感染者的痤疮发病率为48.73%,无蠕形螨感染者的痤疮发病为32.9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蠕形螨感染者中中度感染者占13.9%,其痤疮患病率为59.1%,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 大学生痤疮的发病与蠕形螨感染关系密切,蠕形螨感染的检查和防治对预防痤疮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东升;田晔;王子文;姚孝玲;方鸿;段宗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颈椎损伤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除了2例失访外,术后11个月复查时14例达到D级,5例达到C级,3例达到B级,仍有4例为A级.结论 重视HaLo-Vest外固定架治疗颈椎损伤的围术期护理,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龚新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对护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362名,按照不同的带教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采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对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评判思维能力总分以及寻找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开放思想、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的7个维度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李爱琼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标准组.标准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 改良组在术后1 d~3d内格拉斯哥评分情况与标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第7天,改良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要明显高于标准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术后3个月,改良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标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围术期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标准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创伤面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恶心呕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随访半年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判定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失访现象,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与6个月时的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经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43例,于围术期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依从性良好,术口愈合好,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110人,共两个班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外科护理学中的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2组考核成绩情况,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郑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托烷司琼在产科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健康产妇73例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托烷司琼滴注的产妇列为托烷司琼组(36例),其余列为普通组(37例),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对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托烷司琼组产妇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普通组(P<0.05);托烷司琼组恶心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呕吐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将托烷司琼运用于产科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可有效降低产妇恶心呕吐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祖力甫卡尔·依力哈木;安克尔江·阿布力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以及饮食控制的疗效.方法 糖耐量异常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参与者首先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抗凝血酶Ⅲ(AT-Ⅲ).然后,观察组给予标准化的糖尿病饮食.3个月后,再次检测2组参与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饮食控制前,观察组OGTT试验5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A1c也明显高于正常(P<0.01);PT和APTT显著缩短(P<0.05),AT-Ⅲ含量变化不明显.饮食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T和APTT较干预前明显延长(P<0.05),AT-Ⅲ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消失.结论 糖耐量异常患者已有凝血功能改变的迹象,早期饮食干预可逆转这种不利改变.
作者:郭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立普妥在急性冠状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其多效性,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经筛选、脱离,29例未应用立普妥ACS患者纳入对照组,29例应用立普妥ACS患者纳入试验组,对比术前、术后8h、术后24 h以及1个月相关指标,术后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研究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24 h,研究组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LDL-C、TC、CRP、IL-6水平低于治疗前、术后8h、术后24 h,TG低于治疗前、术后8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CRP、IL-6低于术后8h、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加重住院率6.90%,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应用立普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助于降低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心肌损伤,保障治疗效果,术后长期应用还同时具有调脂作用,有助于抑制疾病复发,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杜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药学指导在提高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药学指导.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率.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晓度评分为(92.46±3.7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7±4.57)分;且观察组中具有用药依从性的患者数量为30例(88.24%),较对照组的21例(61.76%)有明显提高,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药学指导,可显著促进其用药依从性与疾病知晓度的提高,从而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在临床治疗中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