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杜波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Itoh五分法、比值法和面积比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乳腺肿块患者78例,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临床鉴别诊断,分析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比值法与面积比法在乳腺肿块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oh评分与比值法在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上,Itoh评分与面积比法在确诊的准确性、敏感性以及特异性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临床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Itoh五分法与比值法、面积比法联合使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友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老年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0年1月-2014年3月诊治92例老年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汉密尔顿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轻度抑郁32例,中度抑郁20例,重度抑郁4例,发病率60.8%;对照组中轻度抑郁17例,抑郁发病率约18.5%,观察组抑郁发病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中单发病灶者HAMD评分(12.4±3.1)分,多发病灶者HAMD评分(20.8±4.2)分;梗死面积>50 mm2者18例,梗死面积20~50 mm2者24例,梗死面积<20 mm2者50例,患者的梗死面积与HAMD评分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关系密切,二者可能互为因果,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效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作者:万新立;赵焕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以及饮食控制的疗效.方法 糖耐量异常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3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参与者首先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抗凝血酶Ⅲ(AT-Ⅲ).然后,观察组给予标准化的糖尿病饮食.3个月后,再次检测2组参与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饮食控制前,观察组OGTT试验5个时间点的血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A1c也明显高于正常(P<0.01);PT和APTT显著缩短(P<0.05),AT-Ⅲ含量变化不明显.饮食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PT和APTT较干预前明显延长(P<0.05),AT-Ⅲ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消失.结论 糖耐量异常患者已有凝血功能改变的迹象,早期饮食干预可逆转这种不利改变.
作者:郭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吸烟控制、氧气疗法、呼吸康复、营养调节、用药指导等),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丁桂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标准组.标准组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改良组采用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 改良组在术后1 d~3d内格拉斯哥评分情况与标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第7天,改良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要明显高于标准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术后3个月,改良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标准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围术期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标准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改良去大骨瓣减压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减小患者的创伤面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而观察组使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3d后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宋木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经刮宫术病理确诊的64例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残留患者的经阴道和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诊断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有无组织残留,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达100%(64/64),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内残留物准确率82.8%(53/64).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准确诊断流产引产及产后宫内组织物残留,对于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付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两种沙丁胺醇吸入装置对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及肺通气功能(FEV1)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在我院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2012年10月—2013年3月的患者使用万托林定量气雾剂,共175例,设为A组,其中60岁以上患者52例,设为a组;2013年4月-9月的患者使用万托林定量气雾剂联合储雾罐,共233例,设为B组,其中60岁以上患者62例,设为b组.比较二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阳性率及FEV1的改善率.结果 B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EV1改善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量气雾剂联合储雾罐较单独使用定量气雾剂能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且对于大于60岁的老年人能明显改善FEV1.
作者:陈薇薇;董正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鼻饲护理路径对降低神经外科鼻饲患者鼻饲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鼻饲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可能引起鼻饲并发症的因素并采取鼻饲路径干预;并于2014年4月-2014年11月对鼻饲患者再次进行调查.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干预前,护士鼻饲正确执行率上升.结论 建立临床鼻饲护理路径,按护理路径操作,并现场干预,可以明显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提高了护士的操作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建秀;侯建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2011年,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颁布实施,并启动了新一轮评审工作.新标准特别强调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机制建设,要求各项工作能够反映过程和结果,实行痕迹管理.因此,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促进医院等级评审,收集整理全面、完整的资料非常重要.
作者:胡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院行政总值班是每家医院都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为了不断规范和完善行政总值班制度,确保医院非正常工作期间的医疗及生产安全,我院对行政总值班做出了很多改进和完善.1 行政总值班的概念医院行政总值班又称“夜间代理院长”,工作任务是在非办公期间负责处理医院医务、行政和临时紧急事宜,及时传达、处理上级指示和紧急通知,承接未办事宜.2 行政总值班的人员构成由各职能科室干事以上人员轮流当值,年满50周岁可不参与行政总值班.3 行政总值班的工作职责3.1 负责协调处理医院正常作息时间段以外的医疗、护理、行政事务和其他重大、突发事件.
作者:王丹;陈雨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由于肺结核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许多病例表现非常不典型,临床医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肺结核患者718例,其中误诊50例,现就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非典型肺结核病例的认识.
作者:王方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微时代,网络舆情对医疗工作的影响正变得日趋重大,如何正确应对涉医网络负面舆情,控制与降低其负面影响,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和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分析了涉医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即突发性、非理性、扩散性、偏好性、破坏性.认为当前医院舆情防控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人员力量薄弱、处理能力落后、处置方式单一、存在时间盲区、不与媒体互动;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积极维护自身形象、建立舆情管控体系、制定舆情处理预案、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与媒体的协作关系等对策.
作者:黄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涂擦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应用胺碘酮静脉持续给药致静脉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擦静脉炎局部,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疼痛和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可明显缩短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恢复时间,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杜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 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46例,进行CTA检查,观察CT图像成像质量及检查效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52例中有47(90.4%)例成像质量佳,对照组46例中有29(63.0%)例成像质量佳;干预组检查时间(7.60±2.90)min,对照组(10.12±2.80)min,2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患者CTA脑血管成像检查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影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作者:曾燕;高飞;卓丽华;黄迪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科120例实习护士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受调查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较差,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经过培训教育与指导之后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与防护措施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知识缺乏,措施不到位的现状,建议应加强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与指导;同时医院应提供齐备的防护用具,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系统,从而降低实习护士的职业暴露率,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郭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为了解四川省巴中市城乡老年群体性生活状况,为老年人性保健提供资料,2013年11月-2015年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巴中医院“巴中市老年群体性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乡老年群体性状况现状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巴中市老年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化娱乐活动较少,老年群体性健康知识较缺乏,部分老人的生活条件亦有待继续提高.尽管如此,多数老年人仍然认可目前物质及精神生活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作者:余燕;王经泉;龚颖婵;罗兵;李昕;徐世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物提供借鉴.方法 对我院收集的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进行分析及总结,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 5 237例患者中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68例,其中女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就药物分类来说,以抗菌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报告数多,共35例,占总数的51.47%.结论 药剂科需要注意加强药物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有必要制定和出台行之有效的制度文件,确保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傅喜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