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涉医网络负面舆情管控研究

黄宇

关键词:涉医网络舆情, 负面, 特点, 管控措施
摘要:微时代,网络舆情对医疗工作的影响正变得日趋重大,如何正确应对涉医网络负面舆情,控制与降低其负面影响,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和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试分析了涉医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即突发性、非理性、扩散性、偏好性、破坏性.认为当前医院舆情防控工作的难点主要在于:人员力量薄弱、处理能力落后、处置方式单一、存在时间盲区、不与媒体互动;并据此提出了加强专业人员培养、积极维护自身形象、建立舆情管控体系、制定舆情处理预案、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加强与媒体的协作关系等对策.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发展中国家药品费用和价格管理政策研究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历来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为了控制药品价格和费用,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由于各个国家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医药市场特点不尽相同,所以针对药品费用的管理政策也各不相同,即便相同的政策,在不同的国家实施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本文从市场的供方和需方两方面出发,以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为典型代表,按照相关管理政策的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各国政策的异同点和实施效果,以期为我国的药品价格和费用的管理政策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宿怀予;宿鑫予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CTA影像质量及效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CT血管造影(CTA)检查影像质量及效率的影响.方法 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2例,对照组46例,进行CTA检查,观察CT图像成像质量及检查效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52例中有47(90.4%)例成像质量佳,对照组46例中有29(63.0%)例成像质量佳;干预组检查时间(7.60±2.90)min,对照组(10.12±2.80)min,2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患者CTA脑血管成像检查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影像质量,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作者:曾燕;高飞;卓丽华;黄迪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通络化瘀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络化瘀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治疗基础上,再加通络化瘀胶囊治疗,8周为1个疗程.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及测量颈动脉膜中层厚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41%,对照组为35.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颈动脉膜中层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络化瘀胶囊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多强;徐艳群;罗良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肝硬化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50例肝硬化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50例肝硬化未合并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分布;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的差异;观察医院感染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医院感染构成分布为:呼吸系统感染14例(28.00%)、自发性腹膜炎13例(26.00%)、胆管系统感染10例(20.00%)、肠道感染6例(12.00%)、泌尿系感染4例(8.00%)、皮肤及软组织及其他感染3例(6.00%).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34.00%、Child-Pugh分级C级62.00%、实施侵入性操作38.00%、预防应用抗生素34.00%,高于对照组的10.00%,20.00%,20.00%,18.00%(P<0.05),是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36.18±12.08)d,死亡10例(20.00%),高于对照组的(19.27±4.23)d、2例(4.00%)(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常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以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屈宽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大学生蠕形螨感染和痤疮发病相关性调查

    目的 调查研究大学生蠕形螨感染和痤疮发病的相关性,为大学生痤疮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级在校大学生行蠕形螨感染检查,对其与痤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大学生痤疮发病率为42.97%,蠕形螨感染率为63.45%;痤疮患者的蠕形螨感染率为71.96%,面部无痤疮人群的蠕形螨感染率为57.04%,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蠕形螨感染者的痤疮发病率为48.73%,无蠕形螨感染者的痤疮发病为32.9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蠕形螨感染者中中度感染者占13.9%,其痤疮患病率为59.1%,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 大学生痤疮的发病与蠕形螨感染关系密切,蠕形螨感染的检查和防治对预防痤疮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刘东升;田晔;王子文;姚孝玲;方鸿;段宗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依随机分配原则将50例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全面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皮肤软组织创面医护效果及血压控制情况,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创面护理及血压控制效果,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汤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实习护士职业防护问题分析以及应对策略

    目的 探讨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我科120例实习护士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提出应对策略.结果 受调查实习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与技能较差,存在职业感染的危险性,经过培训教育与指导之后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与防护措施显著提高.结论 针对实习护士职业防护意识较差,知识缺乏,措施不到位的现状,建议应加强实习护士职业防护培训教育与指导;同时医院应提供齐备的防护用具,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报告系统,从而降低实习护士的职业暴露率,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作者:郭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总结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1月-2014年8月经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43例,于围术期做好患者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依从性良好,术口愈合好,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无异常不适.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刘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2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心功能正常者27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比较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LVDd与E/Ea分别为(57.48±7.54)mm与(13.17±2.45),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升,而LVEF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LVDd及E/Ea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大而升高,LVEF则随之下降,各项指标在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罗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110人,共两个班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外科护理学中的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2组考核成绩情况,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可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郑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涂擦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应用胺碘酮静脉持续给药致静脉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擦静脉炎局部,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疼痛和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试验组静脉炎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涂可明显缩短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恢复时间,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翠;杜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PICC置管后2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1例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经采取有效措施,全部治愈.结论 积极采取预防策略,早发现、早处理是护理PICC导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关键.

    作者:王跃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4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托烷司琼在产科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托烷司琼在产科腰硬联合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我院健康产妇73例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托烷司琼滴注的产妇列为托烷司琼组(36例),其余列为普通组(37例),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记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对恶心呕吐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托烷司琼组产妇恶心、呕吐程度均低于普通组(P<0.05);托烷司琼组恶心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呕吐发生率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托烷司琼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将托烷司琼运用于产科腰硬联合麻醉术中,可有效降低产妇恶心呕吐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祖力甫卡尔·依力哈木;安克尔江·阿布力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胸腔积液ADA升高26例临床分析

    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多发病,导致胸腔积液的原因很多,其中结核和肿瘤为常见原因,而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经常规检查,确诊较困难,而治疗及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2012年—2014年6月我院收治2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肺结核50例误诊分析

    由于肺结核临床表现变化多端,许多病例表现非常不典型,临床医师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造成误诊误治,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并确诊肺结核患者718例,其中误诊50例,现就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非典型肺结核病例的认识.

    作者:王方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讨论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教学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讨论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共226名学生,随机选择2个班级为研究组110名学生,采取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式案例教学;另外2个班级为对照组116名学生,采取在教学中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学生的优秀比例升高明显,合格比例则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体寄生虫课程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案例教学,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而且有助于其成绩的提高.

    作者:钟方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而观察组使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3d后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宋木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药物的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其不合理使用所带来的细菌耐药现象.从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医药学工作者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物需要10年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需要2年,抗菌药的研制速度远远比不上耐药菌的产生速度.“超级细菌”的出现,给医药学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2011年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抗击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在这样的现状下,对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现象进行干预,以确保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已变得刻不容缓.

    作者:武润生;任志生;张国凤;吴志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个体化护理措施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在相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儿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