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刘辉莉

关键词:血液肿瘤, 医护一体化护理, 生活质量,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90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血液肿瘤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年后比较2组血糖控制率、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秋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视频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多媒体手段行健康教育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试验组,对其行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的分阶段视频健康教育;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传教育方式,对患者疑问行逐一解答。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问卷》评估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更利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和理解,不仅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以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浅析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形成术手术过程中的医患配合以及术后的护理心得。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因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医生要和患者做好术前沟通,交代好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将手术所用装置连接无误,手术器材认真查点好;影响手术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患者的术前体位的摆放以及通过椎弓根再向椎体中灌注骨水泥的同时,患者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的记录观察。结果本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术后的护理中也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手术前医生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患者的信息状态以及手术过程中医患的配合程度,手术器械的准备,当然,手术取得后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患者术前体位以及在对椎体进行骨水泥灌注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与记录。

    作者:郑笛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TMD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4例,联合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同时予超声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叠加超声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半导体激光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硬麻导管在泪小管断裂伤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所致下泪小管断端的寻找及吻合方法。方法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通过8号泪囊针引导硬麻导管寻找泪小管断端,吻合成功后,硬麻导管上端反插入上泪小管并进入泪囊。结果21眼手术时均吻合成功,其中拔管后显示效果为治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结论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泪囊针引导的硬麻导管作为支撑物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快,眼部刺激较少,隐形美观,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手术方式。

    作者:何平;邬启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8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部位、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等。结果共发生医院感染70例,包括呼吸系统30例、泌尿系统25例、消化道10例、皮肤及其他5例,具有感染典型症状及体征41例。医院感染组年龄(64.06±12.42)岁、空腹血糖(8.20±1.64)mmol/L、不良心理反应37.14%、侵入性操作25.71%、依从性差42.86%、住院时间(24.11±5.80)d,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56.11±14.39)岁、(6.42±1.38)mmol/L、10.27%、5.47%、25.07%、(14.65±4.78) d(P<0.05);医院感染患者病死率11.43%,明显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的1.47%(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响因素复杂,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实施针对性措施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杨汉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手术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不仅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同时可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晁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2001年-2014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统计分析

    目的:分析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描述其分布特征。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1年—2014年公开发表的关于海口儿童血铅水平和(或)铅中毒率研究的论文,按年份分类整理。按照纳入标准,入选文献有4篇:2001年1篇、2006年1篇、2007年1篇、2010年1篇、2011年1篇。结果2001、2006、2007、2010年海口市0岁~6岁儿童标准铅中毒率分别是:27.80%,8.72%,8.13%,1.11%,0岁~6岁儿童铅中毒率随年份增加而逐渐降低;0岁~1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6.16%,1岁~3岁组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8.18%,3岁~6岁组儿童的铅中毒率为11.36%。不同年龄组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明显差别,高年龄组铅中毒率大于低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男性儿童平均铅中毒率为10.06%,女性儿童的铅中毒率为6.09%,男性铅中毒率高于女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2001年—2014年海口0岁~6岁儿童的铅中毒率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同时,儿童铅中毒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预防儿童铅中毒仍然是我国今后应当重视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于德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4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约占同期4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10.4%,其中脑出血患者SAP发病率11.5%,脑梗死患者SAP发病率约8.0%;痰培养阳性者32例,约占65.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例,革兰阳性球菌8例;经治疗好转出院43例,死亡6例,病死率12.2%。结论脑卒中相关性肺炎为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临床应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治,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作者:万新立;赵焕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术前产前及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2256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手术患者以及输血患者中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性别年龄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术(产)前、输血前检查的2256例标本传染性指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HBsAg阳性139例(6.16%),男性高于女性(103:36);抗-TP阳性48例(2.13%),女性高于男性(29:19);年龄均以20岁~60岁患者为主,乙肝和梅毒阳性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和抗-HIV阳性率(0.98%,0.27%)均较低,年龄、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产)前、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地区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作者:谢晓黎;张艺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士择偶不利因素的质性研究

    目的:分析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方法选取福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共13位调查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获得的资料。结果护士的工作内容、护士的交际圈、医生在婚姻市场的地位、护士的性别以及护士择偶期望等构成了护士择偶过程中的不利因素。结论可以从社会舆论、护士收入和医院管理三个方面来解决护士择偶难的问题,以稳定护士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罗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均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好转率为87.5%,病死率为12.5%;患者治疗后的pH值、血氧饱和度、凝血酶原时间(PT)和体温各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结论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病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前锦;张毅飞;杨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排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气钡双重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经胃镜活组织病理学证实的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及气钡双重造影诊断。观察2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70.83%,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以及增厚胃壁表面同时合并有深浅不一的凹陷,凹陷边缘明显隆起呈堤状,均发生于胃体和胃窦部。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58.33%,主要表现为腔壁线僵直,腔壁线毛糙,双边征,充盈缺损,龛影以及胃腔狭窄或梗阻。2组诊断符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钡双重造影与CT扫描相结合,应是提高胃癌诊断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艾志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闭孔疝4例CT诊断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CT诊断闭孔疝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提高对闭孔疝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4例闭孔疝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CT能清楚地发现闭孔疝,疝囊多位于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疝出物多为肠管,可见肠壁增厚、水肿;增强检查肠壁增强减弱,伴有空回肠肠管扩张、积液。结论 CT检查能直接显示疝囊,可准确诊断闭孔疝及缺血坏死、穿孔等并发症,特别对老龄患者不明原因肠梗阻具有特征性,能为临床确诊提供帮助。

    作者:王修德;谢红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50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坚持治疗、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艳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的临床处置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的处置方式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沁尿外科收治的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肾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保守治疗,其中14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视病情进展行外科干预治疗。随访结果表明:无流产发生,早产3例。结论保守治疗可使大部分妊娠肾绞痛患者病情得到缓解,间苯三酚、曲马多的应用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外科干预治疗以留置双J管为主要治疗方式,应有明确的手术适应证;适当的外科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超;桂俊卿;单祖长;徐跃文;杨海北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鼻内窥镜术后眼科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鼻部手术引起眼科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鼻内窥镜手术中38例术后出现眼科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鼻内窥镜手术引起眼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2%,其中眼眶内侧壁骨折15例,眼化学伤6例,眼眶内出血6例,眼外肌损伤8例,眶内蜂窝织炎3例。结论根据术后不同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蔡小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诊断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正确为25例,正确率89.29%,误诊3例。结论经阴道、腹部联合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是可靠的检查方法,并对临床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锡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28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的有效方法。方法收集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28例,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内生型CSP患者行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甲氨蝶呤(MTX)100 mg灌注,术后在B超配合下刮宫,其中10例成功,1例失败后行开腹切除子宫瘢痕妊娠组织,并对瘢痕进行修补。17例外生型CSP患者中15例行急诊UAE的同时经阴道切除瘢痕妊娠组织并修补瘢痕;2例外生型CSP患者因失血性休克,其中1例经腹切除瘢痕妊娠组织并修补瘢痕,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应早期诊断,根据分型多种方案联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周庆红;周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用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单纯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0岁~50岁,平均年龄38.2岁,均要求再治疗,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继续心理疗法的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试验组,n=30),另一组继续心理疗法(对照组,n=30),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心理疗法后复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后治愈率为70%,高于未服用的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后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依从性好且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推荐。

    作者:刘赫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