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图形及RP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吉红星

关键词:数字图形, RP技术, 骨科,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快速成型技术(RP)与数字图形在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间的60例骨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结合数字图形及RP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对患者病情的了解,设计了安全合理的外科手术方案,取得良好的骨伤手术效果。结论数字图形及RP技术作为新型的骨伤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尤其是在精准掌握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三维重建实现术前预演,假体植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手术中的风险发生,大程度地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并提升了骨科手术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县市职业健康检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宜城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以汉水为界,分别从东部往西部呈平原、丘陵、山地变势,阶梯式延伸,面积2115 km2,宜城版图呈“蝴蝶状”,人口56.45万。现有职业危害因素涉及到的危险化工、纺织、矿山、水泥等行业的企业150余家,在这些企业中从事粉尘、有毒有害等工作岗位作业的工人达10000余人。宜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本市惟一一家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内设包含职业健康检查的健康体检中心,拥有专职的临床、检验、放射影像、心电图、B超等各种医技师20余名,配置有数字X线机(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心电图机,肺功能仪、电测听、骨密度仪等仪器,以及健康体检车1台,常年开展本县市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笔者发现存在一些不利于职业健康检查的问题,根据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建议。

    作者:王树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T形宫内节育器致多发性宫颈穿孔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G1P1。2013年4月26日“两癌防治”免费普查,B超提示宫内节育器(IUD)下移至宫颈管内;阴道镜检查:阴道畅,少许分泌物,宫颈Ⅱ度糜烂,于宫颈侧壁8点及4点钟处分别可见约3.0 mm×3.0 mm、2.0 mm×2.0 mm大小2个小圆孔,内见白色塑料状异物穿出,高出表面约1.0 mm,宫颈外口未见IUD尾丝。追问病史,患者于2012年5月,足月顺产1女活婴,产后5个月月经干净3 d,于所在乡镇卫生院放置T形IUD,无明显不适,至今未做检查。

    作者:蔡红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康复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状况。结果康复护理前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评分为(59.6±11.2)分;康复护理后评分为(85.2±13.4)分;康复护理前患者躯体功能活动评分为(63.2±15.4)分,康复护理后为(78.6±11.5)分;患者康复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为(62.8±18.4)分,康复护理后为(81.6±14.7)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状况,帮助患者康复。

    作者:韦方霞;王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86例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原有心脏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加用胺碘酮,对照组(43例)加用普罗帕酮。观察2组患者用药24 h内快速性房颤转复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及心室率控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65.12%,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房颤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闫长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老年护理院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入住老年护理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浦东新区惠南地区4个老年护理院中的198名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相关情况调查表,评定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结果老年护理院患者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均分为(6.95±3.198),统计睡眠质量各成分得分,可以看出在老年护理院,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和日常功能成分的得分较高。以PSQI≥8为睡眠存在障碍的标准,其人数占总人数的53.0%。影响老年护理院患者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健康水平、亲情缺失感、养老环境的改变及护理院的服务水平。结论老年护理院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需要医务人员在稳定患者慢性疾病的基础上,提供优质的护理及家属亲情关爱的配合,使患者尽快融入新环境,解除心理上的不适感。

    作者:尹君;王君妹;金秀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上岗前的规范化培训

    新上岗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的教育工作。基于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岗前适应期长的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培训尤为重要。我院在护理部的统一布置下,护士长根据手术室护理操作常规及手术要求,将规范化训练的内容纳入标准,制订培训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碧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2例,采用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引产后子宫复旧情况、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阴道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无明显宫缩痛,舒适度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中期妊娠引产患者康复,缓解产后宫缩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方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周莉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总结

    周莉教授系四川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四川省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吾有幸师承于周老,成为第四批继承班学员。在跟师临证中,见周莉老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收效颇佳,现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何周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三种烤瓷全冠修复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三种烤瓷全冠修复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8例烤瓷全冠修复患者,将其分为氧化铝烤瓷组(106例)、金合金(106例)和镍铬合金(56例),分别采用以上三种方法行全冠修复。分析3组患者出现牙龈变色、牙龈炎及牙周炎的临床情况,对不同烤瓷全冠修复方法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进行总结。结果氧化铝烤瓷组出现牙周炎5例,牙龈变色4例,牙龈炎4例;金合金组牙周炎4例,牙龈变色3例,牙龈炎2例;镍铬合金组牙周炎10例,牙龈炎8例,牙龈变色9例。氧化铝烤瓷组和金合金患者在修复1年后牙周组织情况优于镍铬合金组。结论镍铬合金修复材料对牙龈内龈沟液内细胞因子含量有影响,而在烤瓷全冠修复中运用氧化铝烤瓷组和金合金对基牙牙周组织影响较小,二者联用效果更佳。

    作者:李自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孕晚期孕妇认知能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认知能力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分娩的96例孕晚期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孕妇的认知能力及分娩结局。结果认知能力方面,观察组孕妇分娩知识、产时应对、分娩态度等方面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汉弥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晚期孕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孕妇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有效降低产后抑郁,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李蕾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程度进行测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CT导向下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高校教师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鹤壁职业技术学院780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血糖血脂、吸烟饮酒与高血压患病有关。结论劳动岗位压力大、高血压阳性家族史、BMI值超标、血糖血脂明显升高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

    作者:王居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胃造口管联合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伴食管梗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腹切开途径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PEG)和空肠营养管对晚期食管癌伴食管梗阻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12例晚期食管癌伴食管梗阻患者行开腹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和空肠营养管,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2例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0 min~70 min,无手术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开腹放置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和空肠营养管,是安全、可行、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适合于晚期食管癌伴食管完全梗阻患者行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需要,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综合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高俊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围术期护理干预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胃肠手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行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各47例,常规组行手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干预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管理。方法以《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依据,对10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进行审核调查,并对其审核结果做出分析,提出输血安全管理措施。结果10所医院一次审核达标3所,不合格7所,合格率仅为30.0%;经过两次审核合格8所,还有2所医院未通过复审,合格率80.0%。结论新申请用血的医院需要实施输血科(血库)标准化验收监督制度,加强输血安全管理,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作者:庄执文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一次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老年早期隐裂牙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老年早期隐裂牙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接诊的老年早期隐裂牙患者50例均分为一次组与分次组各25例,一次组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而分次组采取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牙齿功能、应激状态相关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皆有明显改善(P<0.01),但一次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一次组在牙齿功能(咬力、咀嚼效率、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松动度)与应激状态(血糖水平、胰岛素、HAMD、HAMA、NRS评分)上更优于分次组(P<0.05)。结论老年早期隐裂牙患者采取一次根管治疗术处理效果更佳,牙齿功能与应激状态改善更显著,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门诊高血压诊疗与路径管理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同时也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社区的防治与预防工作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所以,探索高血压社区诊疗的新方法对开展慢性病的防治与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铜陵市6100例妇女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疾病普查结果,探讨本地区妇科疾病分布特点。方法通过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铜陵地区6100例育龄期妇女妇科疾病检查资料的分析,探讨本地区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结果652例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妇科疾病患病率为10.69%,宫颈糜烂238例列首位,其次是生殖道感染145例、子宫肌瘤112例、阴道炎98例、乳腺增生59例;年龄在41岁~50岁之间,职业为农民、学历程度为高中/中专水平的女性发病率居高。结论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定期的妇科普查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需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结束时近期疗效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2组近期疗效相同,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爱平;张洪利;赵淑静;彭会娟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疗程7 d,7 d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桉柠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书敏;潘茹军;李坤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