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国
前列腺电切术(TUR)的优点很多,比较其他方法来说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更好,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近年来比较受欢迎.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仪器也越来越精密,这种疗法的优点会更加突出. 本文对其优点和临床护理探讨如下.1 优点1.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法无需开放手术, 患者身上不留伤痕,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在无菌操作下医生将电切镜插入尿道进入前列腺组织即可施行手术, 无需切开皮肤各层组织,术后无瘢痕,患者易接受,大大减少痛苦.
作者:苏坤;李员员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究小儿白血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小儿白血病患者5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比较2组并发症情况、2年存活率和3年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存活率和3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白血病化疗期间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2年、3年存活率,延长患者生命,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唐京琴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后配合走罐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银屑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采用NB-UVB照射, 观察组采用NB-UVB照射后走罐,2组病例均给予密切的观察和有效护理.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NB-UVB照射结合走罐治疗,明显提高了银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郭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在早期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疑为亚甲炎患者用 99mTcO4-行SPECT静态显像. 结果 甲状腺双侧、单侧不显影,边界模糊,或局部冷结节.结论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焦俊平;贾朝阳;史红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36例留置尿管>1 d的患者,采用床旁调查、查阅病历等方式,针对存在的不同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①患者留置尿管>5 d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3 d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留置尿管≥60岁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熟练掌握导尿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尿道口相对无菌,保持集尿系统密闭性,保持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缩短尿管留置时间等,是降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发生的有效对策.
作者:赵丽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且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疾病,好发于胃及十二指肠部位.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男性多见,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且愈后易复发.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结果较之单纯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现总结如下.
作者:郝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6例分为2组,比较品管圈对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达标率、满意度的影响. 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达标率为91.4%,满意度达标率93.3%,与未实施的对照组患者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依从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有良好效果. 同时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加强了护理团队文化的建设,深受护士们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就目前而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确保公共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以及新医改是处在一个攻守时期, 因此,怎样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服务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作者:袁铭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探讨PCT在脓毒症发病中的预警作用.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恶性肿瘤及慢性肝肾功能衰竭患者;年龄在40岁~80岁,平均年龄64.87岁;根据患者PCT是否增高分为PCT增高组及PCT正常组. 研究PCT与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的相关性. 结果 与PCT正常组相比,PCT增高组血小板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明显增高(P<0.05),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PCT与血小板存在负相关,可用于脓毒症发病预警.
作者:梁小慧;令狐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增强冠心病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水平,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疾病转归,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转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在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高血压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45岁~79岁;高血压病史4年~18年. 将其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A组)和乌拉地尔组(B组).入室开放静脉,以静吸复合麻醉为主.术中收缩压高于160 mm Hg或手术中不明原因发生血压剧升经加深麻醉仍无改善者开始静注乌拉地尔.术中分别记录入室、给药后5 min、给药后15 min、给药后3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监测结果. 结果 应用乌拉地尔治疗后,SBP,DBP,MAP与入室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HR变化不大(P>0.05).结论 乌拉地尔降压效果安全可靠,不会引起严重低血压和心率改变, 是高血压患者全麻手术期间降压的首选药物.
作者:赵继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经阴道超声检查的7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图像特征,并进行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本组73例异位妊娠患者62例输卵管妊娠,1例卵巢妊娠,2例子宫前壁切口妊娠, 2例陈旧性异位妊娠;6例误诊. 结论 重视病史,结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化验结果,尽量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仔细观察双侧卵巢,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可减少异位妊娠的漏诊、误诊.
作者:姚海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方法.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90例(107眼),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术后密切观察并随访. 结果 无术后感染病例,所有患者的角膜上皮在术后1周内愈合.1年后随访,治愈104只眼,3只眼复发,复发率2.8%. 结论 适宜的临床护理是防止翼状胬肉切除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有效方法,多项护理措施的综合实施是保证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魏涤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肝脏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行肝脏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70例患者中经肝脏超声诊断发现:肝癌10例,其中左前叶与右后叶各5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为转移性,7例为原发性;肝血管瘤12例,并经螺旋CT检查证实,肿瘤体积在3 mm×4 mm~46 mm×72 mm间;脂肪肝28例,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5例、9例、4例;肝囊肿14例,其中左叶与右叶分别为8例、6例;肝脓肿6例,左叶与右叶各为3例. 结论 应用肝脏超声诊断技术可明显提升临床相关肝脏疾病的诊断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宝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25例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本组随访6个月~24个月,其中24例骨折顺利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1例发生钢板断裂,再次手术植骨钢板内固定6个半月后骨愈合.髋关节功能按Harris标准评分,优15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操作容易,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夜班护理缺陷常见原因, 探讨防范对策,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保障夜班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妇产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手术室、儿科、急诊科发生的62例夜班护理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2例夜班护理缺陷中,主观上的缺陷,查对差错占主要因素;客观上缺陷是夜班护理人员相对不足. 结论 护士长要合理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护士长夜查房,夜班护士要严格执行三查十对,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作者:石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谢忠华;罗秋兰;黄月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6月我院40例大咯血住院患者,血管造影明确支气管动脉异常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随访6个月.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均存在支气管动脉异常并进行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术,38例立即停止咯血, 术后随访6个月,4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无严重栓塞术后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即刻止血率高,近期疗效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谭红霞;张家洪;周洋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评价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分别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初诊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21例,2组患者均联合TCD (沙利度胺+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化疗,观察2组骨痛缓解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用药第2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帕米膦酸二钠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胃肠道反应等. 结论 在相同联合化疗基础上伊班膦酸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疼痛早期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文义;牛俊杰;崔晓萍;李俊芳;彭英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总优秀率为6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满意度为93.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通过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较常规护理方式更佳,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
作者:殷冬瑜 刊期: 2015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