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目的 探讨花辛散的抑菌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对化脓性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与外用西药利凡诺、呋哺西林等作比较.结果 花辛散对三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 且随浓度增加抑菌作用增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为中度敏感, 与利凡诺、庆大霉素比较无显著差异;对铜绿假单胞菌抑菌作用明显,与利凡诺、庆大霉素比较有显著差异. 结论 花辛散对化脓性细菌尤其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效果,临床上治疗疔毒疮疡等化脓性感染时值得推广.
作者:周剑莉;冯浩;王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54例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陪护人员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54例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SAS评分、SDS评分均超过临界值. 经过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焦虑自评量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神疾病患者陪护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 抑郁心理,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
作者:曾申娟;黄慧;雍小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的变化进行调查和分析. 方法 采用R显带技术对1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对其病程进展中染色体核型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结果 100例患者中,94例患者Ph染色体呈阳性(Ph+),所占比例为94.0%,6例患者Ph染色体呈阴性(Ph-),所占比例为6.0%;94例Ph+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现额外染色体,所占比例为11.7%,其中慢性期患者额外染色体检出率为7.0%, 加速期患者额外染色体检出率为33.3%, 急变期患者额外染色体检出率为80.0%,加速期和急变期额外染色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期. 结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病程的进展与额外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的变化能够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郝洁;杨元发;刘维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苗药迷沉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对血管性痴呆脑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40只Wistar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永久结扎术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随机分组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 痴呆模型组、 苗药迷沉方治疗组. 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 结果 苗药迷沉方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较痴呆模型组降低(P<0.01);苗药迷沉方治疗组和痴呆模型组血清TNF-α和IL-1β表达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增高(P<0.01).结论 苗药迷沉方能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炎性反应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李溥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8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 治疗4周后,统计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口干,继续服用药物后症状消失.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应用较高.
作者:费香勇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蒙医护理临床带教方法, 对带教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思路. 方法 随机选取30名蒙医护理实习生交流,总结分析工作质量.结果经过分析发现蒙医护理临床带教质量的现存问题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带教老师自身因素以及护生自身因素. 结论 应加强优质护理教育,增强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护生职业道德,健全带教管理体系,建立好护生呵护关系,保证带教质量,从而提高蒙医护理临床带教质量.
作者:玉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比较不同雌激素添加方案对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子宫内膜的影响. 方法 分析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30例,在氯米芬促排卵周期大卵泡平均直径达18 mm~20 mm时,子宫内膜厚度<7 mm共48个周期,按不同的雌激素添加方案分为2组,A组为氯米芬加戊酸雌二醇常规方案;B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大卵泡平均直径达18 mm~20 mm时给予戊酸雌二醇8 mg~10 mg顿服,余同A组.观察排卵后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肌肉注射hCG后48 h子宫内膜厚度比较,B组子宫内膜比A组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排卵率和周期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氯米芬促排卵方案中,卵泡成熟时薄型子宫内膜者,给予大剂量雌激素顿服,改善子宫内膜,有助于排卵及胚胎着床,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俞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效果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 方法 对我社区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定期体检、电话随访、集中宣教、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等方式,观察护理效果并及时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结果7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健意识显著提高, 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明显有所改善,血压下降,并发症得到控制和改善.结论社区护理是提高老年患者健康指数和幸福度的重要保证,其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延长寿命,而且是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羊水过少经阴道分娩的临床特点及对母婴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羊水过少而拟行阴道分娩的孕妇30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住院分娩、无妊娠并发症且羊水分泌正常的孕妇32例为对照组, 比较分析2组的分娩情况. 结果 2组患者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剖宫产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检查孕妇的羊水过少,有必要让孕妇提前住院,采用大量饮水和静脉补液方法,严格进行胎心监测,临床认为采用经阴道分娩为佳安全有效方式,可显著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杨小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的实施效果. 方法 在我校2012级护理系大专班中抽取2个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n=56)和对照组(n=55名),试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LBL). 通过对2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 2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成绩和个人问卷调查评价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PBL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及意识的培养,提高其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
作者:张细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应用磁敏感加权序列(SWI)诊断脑部疾病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疑有血管病变的脑部疾病患者48例的SWI图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诊断为轴索损伤12例,包括9例弥散性轴索损伤,3例局灶性轴索损伤患者; 诊断为脑挫裂伤及脑内血肿11例;诊断为脑血管畸形9例,包括动、静脉畸形3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诊断为脑内钙化8例;诊断为脑肿瘤8例,包括5例转移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和1例垂体瘤. 结论SWI在脑部疾病诊断中,显示低流量血管畸形、小的静脉结构、多发细小的出血以及铁钙沉积十分敏感,对怀疑脑创伤、脑血管畸形以及脑肿瘤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在临床加以普及推广[王红,贾文霄,马景旭.MR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届全国神经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188-190.].
作者:赵效杰;浦民哲;郝延蓉;孙一琼;李志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分娩后早期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出血量、24 h出血量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早期给予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
作者:韦孟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分支破裂,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沟通,动脉血大量流入海绵窦内,导致海绵窦内压力增高,临床上可引发搏动性突眼、颅内震颤与杂音、球结膜水肿、甚至致死性鼻衄等一系列症状[1,2]. 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中,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占75%,在颅脑创伤中发病率约为2.5%. 目前TCCF多采用介入治疗,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的特点,介入采用的材料主要有可脱球囊、弹簧圈、覆膜支架等,本文主要讨论可脱球囊与覆膜支架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正兴;江宝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急诊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急救反应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急诊患者救治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缩短急救反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术后尿潴留患者行中医综合治疗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通过中医的活血化瘀、滋肾养阴、补气温阳与心理护理等方法,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促使膀胱排尿功能尽早恢复. 并与29例留置导尿治疗功能性尿潴留患者进行疗效对照.结果 中医综合治疗护理手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比留置导尿处理效果好(P<0.01).结论 妇科术后尿潴留中医综合治疗护理较单纯西医治疗有优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1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甘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28例,对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舒适护理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7%, 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护理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9.3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6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舒适性护理能有效地减少临床不良症状,护理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仲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的居家护理, 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以及对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口头讲解、制作书面材料发给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家属、成立照顾者自助团体等方式减轻照顾者的重担,定期电话咨询或专职护士随访.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误吸、误服、走失发生率低于教育之前,生活自理人数明显增加;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教育之前有明显提高.结论 针对性地对老年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实施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也有助于改善照顾者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彭立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6月收治的7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予以处置,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对其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抑郁、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恢复周期也显著提前. 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 住院时间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杜凤芹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