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

李梅英;肖菊香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 细节护理, 效果,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76例,将其以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细节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操作总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实施手术室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心理组30例,将心理护理贯穿于常规护理干预之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分析2组老年人工关节转换患者的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结果 术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心理组患者的SAS、SDS评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全程的心理护理干预,既可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同时可全面改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提升患者满意度也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及产时认知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及产时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对2组的母婴结局、产时认知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时认知行为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产妇进行规范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对其母婴结局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以改善孕妇产时的认知行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娥;韩润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就诊的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阿卡波糖50 mg嚼服,3次/d,同时口服二甲双胍0.5g,3次/d;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5 g,3次/d,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①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2组仅有少数患者发生低血糖及胃肠道反应,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安全性好,是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为理想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刘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功能训练.结果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肺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上述不同方式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呼气峰流速(PEF)均较之前显著提高,SGR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郭茂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48例,对照组患儿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试验组患儿采取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患儿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佳,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武韬;何宗南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Ⅰ期吻合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Ⅰ期吻合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术中灌洗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Ⅰ期切除手术治疗,随访5年,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5年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术中结肠灌洗,再行Ⅰ期切除吻合手术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能有效提高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占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胶质肉瘤1例报告并诊断探讨

    胶质肉瘤(gliosarcoma,GSa)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度恶性肿瘤,是胶质母细胞瘤的亚型,相当于WHO分级Ⅳ级,约占胶质瘤的1.7%~2.3%、胶质母细胞瘤的8%.其表现为在分化差的胶质瘤基础上,同时合并间叶组织肉瘤,即胶质母细胞瘤间混有肉瘤成分.

    作者:高银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实施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模式,对照组则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便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实施时,较之传统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缩短康复所需时间,降低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医患和谐的医疗新局面.

    作者:逯树荣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农村妇女免费宫颈癌普查8000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妇科疾病发病与宫颈癌患病情况,并对普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按照卫生部宫颈癌筛查项目的要求对我县7个乡镇8 000例35岁~64岁妇女免费进行了妇女病与宫颈癌普查,检查内容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和阴道黏液涂片(查滴虫和念珠菌)、宫颈细胞学检查、醋酸及碘试验、阴道镜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普查人数8 000例,查出妇科疾病2 585人,占32.31%,其中生殖道感染2 252例,占28.15%;其他妇科疾病333人,占4.16%.检出浸润癌6例,检出率为0.075%;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级4例,检出率为0.05%;CINⅡ级10例,检出率为0.125%;CIN Ⅰ级20例,检出率为0.25%.结论 定期进行妇女病和宫颈癌普查能促进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分阶段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80例,按随机均衡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干预组给予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比较2组产妇焦虑评分、乳房胀痛、乳头皲裂、母乳喂养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产妇焦虑评分、乳房胀痛和乳头皲裂的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健康教育交叉指导可以消除或减轻产妇心理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剖宫产乳房胀痛、乳头皲裂的发生率,提高剖宫产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爱平;王六平;高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定为乙类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痰里查出结核分枝杆菌才有传染性,且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痰内菌量的多少[1].我科2015年2月收治了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患者发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体重减轻、痰结核菌检查阳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将其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黄巧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药组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分析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生活能力评分(AD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22%,显著高于西药组72.41% (P<0.05);2组治疗后NHISS评分、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降低(P<0.05),西药组血清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NHISS评分、血清Hcy水平、hs-CRP水平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ADL评分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再梗死风险,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秦润祥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分,对比分析2组患者焦虑评分,及24h内排气、排尿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h内排气、排尿情况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剖宫产术患者身体恢复,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侯晋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均给予相应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提供系统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患者自觉实施相应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均顺利完成外科手术及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6.67%(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仍是目前临床治疗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首选方法,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眭怀清;梁拥军;郭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体会

    目的 探讨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体会.方法 选择我站2013年8月-2014年8月管理的168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应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使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秀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循证护理与常规内科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脑脊液生化及常规检查结果,统计2组退热时间、头痛消退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水平、蛋白水平、葡萄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头痛消退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实施循证护理,能更好地促进患儿配合腰椎穿刺,了解病情变化,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早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精神病患者自杀的预防

    社会人群中的自杀人数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杀已成为精神卫生新的课题.笔者参考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预防精神病患者自杀需做好以下工作:①社会关注.a)改善社会氛围,加强素质教育;b)消除社会隐患,关心精神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环境;c)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建立社区危机干预网络和服务机构.

    作者:陈美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三对症、三支持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用于临床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锁良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2组临床效果、肺功能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第1秒大肺活量(FEV1)%、第一秒大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雾化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较之单纯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气流受限和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用药不良反应.

    作者:刘玉秀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研究

    目的 对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进行腹部超声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检查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手术以及病理检查诊断证实,55例患者均为异位妊娠,腹部超声诊断有51例患者为异位妊娠,其正确率为92.7%.误诊4例,其中2例患者被误诊为胚胎停育,另外2例患者被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结论 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能够大大减少误诊情况,对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凤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