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利恒
产科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照顾的方面及对象较多,因其独特的特殊性备受关注。近年来,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逐年上升,如何正确指导护士缓解工作压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产科护士主要压力的来源,尤其是单位和家庭的来源,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找出根本原因,以便更好地消除或缓解压力,不断增强护士在工作中的慎独意识、职业操守,不断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并对护士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使其压力消除或缓解,明确自己的职责,轻装上阵,以愉快、轻松的心态投入工作中。
作者:李红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骨质增生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骨刺为正常骨组织当中增长的一部分,其和正常骨组织之间联系紧密,增长以后的关节面承重面积变大,其所承担的压力则会降低,关节自身的承重水平与稳定性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说,骨质增生属于人体进行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然而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双面性,当这些增生的骨刺形成压迫感的时候,人体就会觉得麻木、痛苦。事实上,因为拍摄距离、角度以及曝光度等各方面原因的干扰,相同位置、不同时间所照出的X线片会呈现出极为细微的差别。现阶段,针对骨质增生所采用的治疗(包括西药、中医、中药、雾化、牵引、封闭、按摩、针灸、推拿、理疗等)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以及行痹通络等效果,只能够起到为患者减轻疼痛感的作用,根本不能达到“消除骨刺”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桃梅;杨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现代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如何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引起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监控措施,希望能提高手术室工作人员在此方面的业务能力,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滕宏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引起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46例术中发生压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按1∶1的比例选择46例同期未发生压疮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年龄、营养状况、术中配合、肥胖、合并疾病、手术时间、局部潮湿等可能的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0岁54.35%、营养不良34.78%、术中配合不当28.26%、肥胖39.13%、合并疾病23.91%、手术时间≥2 h 58.33%、局部潮湿21.74%,高于对照组的36.96%,21.74%,13.04%,15.22%,8.70%,26.09%,4.35%(P<0.05),是引起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术中急性压疮的因素多种多样,实施针对性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作者:覃鸣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循证护理。6个月后观察2组心绞痛发作减少程度以及医嘱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1,3,6个月后的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医嘱依从性,促进消除症状,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医院进行健康教育不但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疾病的复发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且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生活方式,对防病、治病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宣教过程中护生往往把握尺度不准,以致对患者产生消极的暗示作用,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宣教产生负面效果,我们认为指导护生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做到因病宣教、因人宣教、因时宣教。
作者:孙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痔疮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98例痔疮患者行PPH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排便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均顺利出院,90例患者的痔块完全回缩,其余8例患者2周~3周内完全回缩,出现1例吻合口出血,3例尿潴留,2例术后感觉性失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1.6)d。结论PPH术治疗痔疮安全有效,具有疼痛症状减轻明显,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围术期良好的护理对于PPH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毕延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前转运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救护,试验组在常规救护的基础上予以音乐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院前转运途中给予音乐干预,可以良好地预防患者不良心理反应,减轻恶心、呕吐,能够稳定病情,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喜连;郭佩英;吴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呼吸机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1%,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37.8%,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满弘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冠心病健康教育路径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出院患者满意度,减少了护士的重复劳动,增加护患沟通,提高护士的护理相关知识。
作者:周永香;陆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探讨有利于提高微波治疗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12月到我科门诊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均采用国产微波治疗仪进行手术。术前、术中、术后配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者术后分别于术后1,2,3个月随诊,57例均一次性治愈,一次性治愈率为95%;其余3例经二次治疗后痊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治愈率高,痛苦少,安全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高卫娥;张巧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毛细支管炎的护理。方法随机将72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镇静、平喘、化痰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全程系统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用药后,患儿体征和症状减轻,呼吸频率降低,其中观察组临床改善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结论全程系统护理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改善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翠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介绍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同侧及对侧足踝及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足踝及小腿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患者,均行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修复,修复同侧13例,交腿修复对侧4例。结果本组17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仅1例交腿皮瓣术后皮瓣顶部少量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12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及质地良好,3例略显臃肿。足底溃疡修复后3个月开始负重,负重行走及耐磨正常,1年内未见溃疡复发。全部病例踝关节伸屈良好。结论改良逆行小腿内侧皮瓣血供可靠,风险较低,存活率高,既可修复同侧亦可交腿修复对侧,不损伤下肢主要血管,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围术期护理重点为监测皮瓣血供,去除压迫皮瓣及导致血管危象的因素。
作者:刘桂梅;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分析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利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心血管病在我国是高发疾病,也是高危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因而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就成为了护士所要面对的基本工作。本文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和家庭护理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对于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周到、细致的护理。
作者:樊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静脉用药是小儿疾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护士既是在临床一线用药的实施者,又是用药的管理者,还是药物使用的直接责任者。因此,规范护士的行为,加强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儿童的用药安全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我院儿科目前儿童静脉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关于如何监控药物安全使用的对策及思路,本文就此讨论如下。
作者:乔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恶性肿瘤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化疗则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的同时,会出现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系、肺、肝脏、神经系统毒性,脱发等药物副反应;或病情反复时,易导致患者焦虑、消极、悲观、绝望,这些不良心理造成的负性作用,可促使病情恶化,甚至加速死亡[1]。因此,临床应帮助患者分析心理特点,给予及时有效的行为干预和心理疏导,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恢复健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作者:娜日娜;梁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73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焦虑量表评定心理状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经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情况明显缓解,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对照组焦虑情况改善不明显,且术后恢复时间长,甚至个别出现恢复不良。结论给予择期手术患者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巧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手术中进行温度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4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为室温组,观察组34例患者的冲洗液以及输注液温度维持在38℃。观察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变化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实施麻醉前以及术后30 min,患者的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60 min以及术后体温,及围术期心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进行胃大部切除术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胃大部切除术护理,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1)。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行加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促进早日康复,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高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