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蓉;关国琼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90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均未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现象;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正常,术后患者均可自理生活,且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以Rasmussen评分为依据,本组90例患者中优62例,良2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在给予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素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儿家属主要在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治疗和护理质量以及住院环境等方面存在需求。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秦卫文;张爽;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27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急诊行脾切除术,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脾破裂做好院前急诊,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手术,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庞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安全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进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变化及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调查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作者:何淑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体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从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近年来,诸多医家开始深入研究儿童体质,在研究中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有胖瘦高低、喜静好动之分,也有睡眠好差、多汗无汗之分,还有食量多少、便干便稀之分,而这些不同的体质使得儿童在同一致病条件下会出现病与不病,对同一药物出现不同反应的情况[2]。由于儿童五脏六腑成而未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脾胃易伤、神气怯弱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在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特点,这些理论为儿童体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诸多医家的研究进展,对儿童体质形成的因素及养护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王凌卿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随访时间2012年1月-2013年l2月,比较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及遵医行为差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家庭社会支持、药物副作用等差异。结果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65例(61.32%),遵医行为差41例(38.68%);遵医行为差组年龄(64.13±12.98)岁、缺少精神分裂症疾病及药物治疗知识48.78%、缺少家庭社会支持46.34%、担心药物副作用56.10%,高于遵医行为好组的(55.52±14.03)岁、23.08%、18.46%、24.62%(P<0.05),是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庆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15名大专在校护生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实践操作中洗手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在校护生手卫生的认知现状,发现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李吾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手术完成后即进行介入逆流溶栓治疗,通过脉冲法缓慢推注尿激酶。患者术后均服用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均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给药时需对患者膝上扎止血带进行加压。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患侧疼痛感全部消失,下肢无水肿和紫黑色现象。患者均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1周均可自如行动。结论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而科学的临床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形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雷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感觉统合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斯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所创建,其指出感觉统合是外界刺激通过人体感觉器官与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然后指挥身体器官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统合的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指有效统合过程不能正常运转。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大脑不能对所接收到的刺激进行有效的加工,使得身体难以进行协调运作;同时,其也是形成幼儿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源问题。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作为一种多发病症,既对幼儿家长造成了巨大困扰,也给幼儿的未来成长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者:闫迪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手术前后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周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均显著优于术前、术后1周,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减轻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143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血栓形成8例,导管血流不畅13例,感染11例,局部出血血肿5例,导管脱出2例。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但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贾新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掌握自我管理、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患者128例,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在不改变患者原治疗方案前提下,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专题讲座、个别讲解、书面指导和家庭随访的方式,专题讲座以专家讲课、患者现身说法、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内容有:对糖尿病的认知、适宜运动、饮食搭配、用药知识、血糖监测、复诊知识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庞逸;席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康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对产前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按建卡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析按时产检依从性并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影响。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按时产检依从性提高,就诊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产前建卡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按时产检率,也可提高建卡孕妇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根据笔者在精神科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便秘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对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致患者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了解精神科患者便秘常见的原因,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分别为88.23%,94.12%,对照组依从率、满意率为73.53%,70.59%,2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率。
作者:黄轩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