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卫文;张爽;魏丽娟
目的:探讨在基层中医院实施整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实施调研,查阅文献,总结整体护理在基层中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基层中医院,存在护理人员观念性不强,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等问题。结论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现今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凌映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降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创伤,清创处理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4例糖尿病足患者痊愈,1例因溃疡面太深住院1 d,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及有效的清创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所致的出血及术后空肠病变导致出血,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重,患者不易接受详细询问及查体,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出血征象,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上消化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黑便、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有的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口渴、出汗及便后立起时晕倒等症状,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
作者:代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90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均未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现象;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正常,术后患者均可自理生活,且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以Rasmussen评分为依据,本组90例患者中优62例,良2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在给予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素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分别为88.23%,94.12%,对照组依从率、满意率为73.53%,70.59%,2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率。
作者:黄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大多数骨科患者因严重创伤急诊收入住院,要求快速输液且用药复杂,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近年来输液已不断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优良的护理对骨科患者健康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是实施输液给药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预防各种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预后。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急诊输液的护理效果,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利辉;李叶萍;何慧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143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血栓形成8例,导管血流不畅13例,感染11例,局部出血血肿5例,导管脱出2例。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但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贾新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红;王亚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包括社会因素和身心损害,空气污染,麻醉气体,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生物感染因素,电离辐射及其他因素。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经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对手术室护士健康造成威胁,包括急性、慢性及远期损害。急性危害因素发生迅速,症状重,易受重视及认识,而慢性及远期危害潜伏期长,常得不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中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护尤其重要。
作者:裴爱芹;胡秀梅;巩梅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对产前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按建卡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析按时产检依从性并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影响。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按时产检依从性提高,就诊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产前建卡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按时产检率,也可提高建卡孕妇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护理组长负责制的措施和方法,比较护理前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及护理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护理前后家属满意度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手术完成后即进行介入逆流溶栓治疗,通过脉冲法缓慢推注尿激酶。患者术后均服用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均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给药时需对患者膝上扎止血带进行加压。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患侧疼痛感全部消失,下肢无水肿和紫黑色现象。患者均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1周均可自如行动。结论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而科学的临床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形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雷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文湘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行腹部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12月间行腹部手术的病例76例随机分组,研究组38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比例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体质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从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状态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近年来,诸多医家开始深入研究儿童体质,在研究中发现,同一年龄段的儿童有胖瘦高低、喜静好动之分,也有睡眠好差、多汗无汗之分,还有食量多少、便干便稀之分,而这些不同的体质使得儿童在同一致病条件下会出现病与不病,对同一药物出现不同反应的情况[2]。由于儿童五脏六腑成而未全、易寒易热、易虚易实、脾胃易伤、神气怯弱的特点,决定了儿童在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特点,这些理论为儿童体质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诸多医家的研究进展,对儿童体质形成的因素及养护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王凌卿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9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保健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预防保健等方面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更加重视。
作者:刘凌华;刘娈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50指)对照组以及50例(50指)干预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组50例患者应用系统化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后的存活率,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艳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空肠造瘘置管,对照组应用鼻十二指肠置管,分析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空肠造瘘置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