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周玉梅

关键词:新生儿, ICU, 质量管理, 护理组长负责制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护理组长负责制的措施和方法,比较护理前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及护理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护理前后家属满意度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工作流程及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训。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执行力。结论上述措施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东毅;胡芳英;唐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入侵,导致人体的免疫缺陷,从而产生的一种病程较长、消耗性、致死性传染病。由于目前艾滋病可防不可治,患者在发病后,可以说直接面对死亡的威胁;同时由于患者的教育背景、家庭和社会环境各异,在发病和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笔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通过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针对其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显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应用《正道堂恐惧症自评量表》对49例首次进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9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中,38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扫描顺利配合检查,9例经过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或口服安定类药物后完成检查,有2例经护理干预后仍拒绝继续检查。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恐惧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完成MRI检查。

    作者:李丽娟;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满足。结果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中,可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对策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包括社会因素和身心损害,空气污染,麻醉气体,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生物感染因素,电离辐射及其他因素。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经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对手术室护士健康造成威胁,包括急性、慢性及远期损害。急性危害因素发生迅速,症状重,易受重视及认识,而慢性及远期危害潜伏期长,常得不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中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护尤其重要。

    作者:裴爱芹;胡秀梅;巩梅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35例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浅析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导医带教方法的探讨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高龄老人指的是年龄≥80岁的老年人[1]。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的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多[2]。髋部骨折不仅会造成压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治疗可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3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小儿烧伤临床护理体会

    幼儿的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善,烧伤、烫伤后极易引发感染并发症,若烧烫伤后治疗不及时、护理不恰当,容易使幼儿病情加剧,故须加强烧伤、烫伤儿童的临床护理。小儿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精心周到的照顾,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曹艳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随访时间2012年1月-2013年l2月,比较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及遵医行为差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家庭社会支持、药物副作用等差异。结果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65例(61.32%),遵医行为差41例(38.68%);遵医行为差组年龄(64.13±12.98)岁、缺少精神分裂症疾病及药物治疗知识48.78%、缺少家庭社会支持46.34%、担心药物副作用56.10%,高于遵医行为好组的(55.52±14.03)岁、23.08%、18.46%、24.62%(P<0.05),是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庆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根据笔者在精神科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便秘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对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致患者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了解精神科患者便秘常见的原因,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人文关怀在产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产程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意义。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按奇偶数选择法,筛出400例,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产妇产程中的护理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于产程护理中,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分娩体验的满意度。

    作者:王琳;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调整可改变因素规范康复措施126例ICH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在自发性、非创伤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CH患者,按照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与早期介入规范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脑出血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两种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ICH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爱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对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的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及家庭成员掌握自我管理、自我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慢性病管理糖尿病患者128例,利用社区的有利资源,在不改变患者原治疗方案前提下,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采取专题讲座、个别讲解、书面指导和家庭随访的方式,专题讲座以专家讲课、患者现身说法、集体讨论等方式进行,内容有:对糖尿病的认知、适宜运动、饮食搭配、用药知识、血糖监测、复诊知识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及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庞逸;席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文湘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大专在校护生对洗手的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15名大专在校护生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实践操作中洗手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在校护生手卫生的认知现状,发现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李吾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效果观察及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手术完成后即进行介入逆流溶栓治疗,通过脉冲法缓慢推注尿激酶。患者术后均服用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均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给药时需对患者膝上扎止血带进行加压。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患侧疼痛感全部消失,下肢无水肿和紫黑色现象。患者均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1周均可自如行动。结论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而科学的临床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形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雷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心理干预对ERCP患者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分别为88.23%,94.12%,对照组依从率、满意率为73.53%,70.59%,2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率。

    作者:黄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