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143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血栓形成8例,导管血流不畅13例,感染11例,局部出血血肿5例,导管脱出2例。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但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贾新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术前访视的效果,为提高手术安全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择期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6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进行术前常规准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术前访视,比较2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变化及手术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调查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手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作者:何淑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医院的志愿者服务是在校大、中专即将毕业的学生自愿到医院门诊从事无偿服务的医疗活动。协助导医护士为患者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门诊导医护士就成为志愿者医护生的第一任带教指导老师,为医护生们进入临床实习开启了第一课。导医不仅让志愿者医护生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现将其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叶惠淑;刘雪萍;金宁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所致的出血及术后空肠病变导致出血,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重,患者不易接受详细询问及查体,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出血征象,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上消化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黑便、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有的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口渴、出汗及便后立起时晕倒等症状,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
作者:代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花费,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红;王亚丽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产程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意义。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按奇偶数选择法,筛出400例,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产妇产程中的护理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于产程护理中,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分娩体验的满意度。
作者:王琳;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感觉统合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斯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所创建,其指出感觉统合是外界刺激通过人体感觉器官与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然后指挥身体器官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统合的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指有效统合过程不能正常运转。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大脑不能对所接收到的刺激进行有效的加工,使得身体难以进行协调运作;同时,其也是形成幼儿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源问题。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作为一种多发病症,既对幼儿家长造成了巨大困扰,也给幼儿的未来成长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者:闫迪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大多数骨科患者因严重创伤急诊收入住院,要求快速输液且用药复杂,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1]。近年来输液已不断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优良的护理对骨科患者健康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做好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的系统护理干预是实施输液给药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预防各种创伤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预后。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急诊输液的护理效果,本文回顾性对比分析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骨科急诊输液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利辉;李叶萍;何慧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方法。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护理基本技能、工作流程及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训。结果通过具体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护理执行力。结论上述措施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执行力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东毅;胡芳英;唐静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到我院进行骨折治疗患者32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副作用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云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空肠造瘘置管,对照组应用鼻十二指肠置管,分析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空肠造瘘置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康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2011年9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2组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试验组术则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来看,试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内护理可影响到手术效果、术后恢复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分别为88.23%,94.12%,对照组依从率、满意率为73.53%,70.59%,2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RCP检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满意率。
作者:黄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对产前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按建卡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析按时产检依从性并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影响。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按时产检依从性提高,就诊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产前建卡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按时产检率,也可提高建卡孕妇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降低骨科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87例骨折术后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骨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郭士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在自发性、非创伤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CH患者,按照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与早期介入规范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脑出血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两种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ICH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爱真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