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高海英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115名大专在校护生的问卷调查及护理实践操作中洗手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在校护生手卫生的认知现状,发现护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增强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交叉感染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
作者:李吾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50指)对照组以及50例(50指)干预组。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干预组50例患者应用系统化围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2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断指再植成活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后的存活率,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促进护理质量提升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屈艳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建立护理人才储备库的可行性。方法设定考核条件和方法,通过民主投票、理论考试、演讲答辩、操作考核等形式,选拔出4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养,进入护理人才储备库。结果我院于2011年-2013年培养出一批护理人才,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数达74.39%。结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容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建立县级医院护理人才储备库是可行的。
作者:吴春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均得到满足。结果将人性化护理融入到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中,可使患者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均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8%。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能舒适地度过手术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计划随访表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出院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试验组制订计划随访表,并协同康复师一起家访,督导检查家庭康复的效果。结果试验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按计划进行随访,协同康复师一起家访,能让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坚持家庭康复训练,改善和保持残存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廖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总结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32例慢性宫颈炎经微波治疗的患者,给予系统、科学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尹凤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高龄老人指的是年龄≥80岁的老年人[1]。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的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多[2]。髋部骨折不仅会造成压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治疗可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3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后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手术完成后即进行介入逆流溶栓治疗,通过脉冲法缓慢推注尿激酶。患者术后均服用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介入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均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给药时需对患者膝上扎止血带进行加压。结果本组24例患者经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和股静脉穿刺溶栓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患侧疼痛感全部消失,下肢无水肿和紫黑色现象。患者均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后1周均可自如行动。结论介入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且无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而科学的临床护理是保证其疗效的关键,可有效预防肺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形成,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雷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提高新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集体授课、护理查房、典型护理病历讨论、终末质控缺陷分析等方法,对我院工作3年以内的新护士116名进行为期2个月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比较。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对护理文件在医疗举证责任倒置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培训提高了其观察病情的能力,增强了其法律意识,是减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美蓉;关国琼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空肠造瘘置管,对照组应用鼻十二指肠置管,分析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空肠造瘘置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所致的出血及术后空肠病变导致出血,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重,患者不易接受详细询问及查体,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出血征象,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上消化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黑便、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有的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口渴、出汗及便后立起时晕倒等症状,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
作者:代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90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0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均未发生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现象;患者膝关节及踝关节功能正常,术后患者均可自理生活,且均基本恢复正常工作;以Rasmussen评分为依据,本组90例患者中优62例,良2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在给予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治疗的同时配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取得显著的疗效,且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素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在自发性、非创伤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CH患者,按照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与早期介入规范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脑出血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两种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ICH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爱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随访时间2012年1月-2013年l2月,比较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及遵医行为差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家庭社会支持、药物副作用等差异。结果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65例(61.32%),遵医行为差41例(38.68%);遵医行为差组年龄(64.13±12.98)岁、缺少精神分裂症疾病及药物治疗知识48.78%、缺少家庭社会支持46.34%、担心药物副作用56.10%,高于遵医行为好组的(55.52±14.03)岁、23.08%、18.46%、24.62%(P<0.05),是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庆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对产前门诊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按建卡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析按时产检依从性并对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的影响。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按时产检依从性提高,就诊满意度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门诊产前建卡孕妇相关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及按时产检率,也可提高建卡孕妇的就诊满意度。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教育指导、动静脉内瘘护理、服药教育、运动指导。结果80例患者中73例(91.25%)对动静脉内瘘护理、体重血压监测、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自护行为有较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规律血液透析78例(97.50%),血液透析并发症7例(8.75%),护理满意79例(98.7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医嘱,提高血液透析依从性,达到充分透析,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激发护士继续教育再学习的热情,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
作者:刘学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4 h、48 h、72 h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差异显著,副反应情况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