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文湘华

关键词:产褥期, 乳腺炎,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143例血液透析患者行右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43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9例。其中血栓形成8例,导管血流不畅13例,感染11例,局部出血血肿5例,导管脱出2例。通过全面有效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能会引起并发症,但通过提高护理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贾新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产房助产士分层培训管理模式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助产士进行分层规范化专科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将我院助产士分为4个层级,开展以层级为依据的全员培训,实施以分层管理制度为框架的专科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应急与抢救能力,综合管理能力,教学与培训。结果培训后助产士的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医师总体评价较好,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助产士分层规范化培训后,能提高助产服务能力与水平,为孕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保证产科的服务质量。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文湘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血液净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净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一般护理,统计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科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甫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时的效果。方法应用《正道堂恐惧症自评量表》对49例首次进行MRI检查出现幽闭恐惧症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49例幽闭恐惧症患者中,38例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再次进行扫描顺利配合检查,9例经过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或口服安定类药物后完成检查,有2例经护理干预后仍拒绝继续检查。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MRI检查中出现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减轻恐惧症状,使患者配合医务人员完成MRI检查。

    作者:李丽娟;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和改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手术前后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周膝屈伸肌力改善程度和患健侧周径均显著优于术前、术后1周,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护理流程优化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减轻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值得推广。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新护士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提高新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集体授课、护理查房、典型护理病历讨论、终末质控缺陷分析等方法,对我院工作3年以内的新护士116名进行为期2个月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比较。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对护理文件在医疗举证责任倒置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培训提高了其观察病情的能力,增强了其法律意识,是减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美蓉;关国琼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观察组经过健康教育之后患者心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促进患者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的康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浅析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护理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心理护理逐渐成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妇对分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分娩过程中除了需要保证母婴的安全外,还要求无痛分娩,以减轻分娩带来身体上的痛楚。而且疼痛会引起应激反应,使产妇产生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宫缩抑制和子宫血管收缩,终使得产程延长,甚至发生婴儿在宫内缺氧等不良后果。为此,降低分娩带来的痛苦是产科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无痛分娩已经成为了现实,无痛分娩分为非药物无痛分娩和药物无痛分娩两种。非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优点是对产程和婴儿无任何影响,但是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无痛分娩主要指:笑气吸入法、肌注镇痛药物法、椎管内分娩镇痛法等。其中,椎管内分娩镇痛法是迄今为止效果好的方法。本文主要讨论无痛分娩中的心理护理。

    作者:郭瑞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病变所致的出血及术后空肠病变导致出血,若不及时有效处理,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本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病情重,患者不易接受详细询问及查体,根据病史及症状、体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识别出血征象,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上消化出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呕血、黑便、呕咖啡色胃内容物,有的患者可有头晕、乏力、心悸、口渴、出汗及便后立起时晕倒等症状,多数患者在24 h内出现低热。

    作者:代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小儿烧伤临床护理体会

    幼儿的身体功能发育不完善,烧伤、烫伤后极易引发感染并发症,若烧烫伤后治疗不及时、护理不恰当,容易使幼儿病情加剧,故须加强烧伤、烫伤儿童的临床护理。小儿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比较差,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精心周到的照顾,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曹艳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高龄老人指的是年龄≥80岁的老年人[1]。高龄老人由于骨质疏松,在轻微的外力作用下即可导致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的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多[2]。髋部骨折不仅会造成压疮,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手术治疗可减少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36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予以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岚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随访时间2012年1月-2013年l2月,比较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及遵医行为差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家庭社会支持、药物副作用等差异。结果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65例(61.32%),遵医行为差41例(38.68%);遵医行为差组年龄(64.13±12.98)岁、缺少精神分裂症疾病及药物治疗知识48.78%、缺少家庭社会支持46.34%、担心药物副作用56.10%,高于遵医行为好组的(55.52±14.03)岁、23.08%、18.46%、24.62%(P<0.05),是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庆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4 h、48 h、72 h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差异显著,副反应情况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按照肠内营养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空肠造瘘置管,对照组应用鼻十二指肠置管,分析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结果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空肠造瘘置管实施肠内营养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并发症降低。

    作者:郭志蕾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调整可改变因素规范康复措施126例ICH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在自发性、非创伤性颅内出血(ICH)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治疗的ICH患者,按照干预脑卒中危险因素中的可改变因素与早期介入规范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与脑出血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两种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干预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措施,可以降低ICH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爱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组长负责制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护理组长负责制的措施和方法,比较护理前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及护理前后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及消毒隔离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护理前后家属满意度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ICU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组长负责制,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周玉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90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心理、饮食、运动、用药、保健等方面进行对照评价。结果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纠正不良习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通过系统化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预防保健等方面有了较系统的了解,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更加重视。

    作者:刘凌华;刘娈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6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6例在全麻下行LC术的患者,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186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郎巧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基层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探讨在基层中医院实施整理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实施调研,查阅文献,总结整体护理在基层中医院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基层中医院,存在护理人员观念性不强,整体业务素质偏低等问题。结论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当针对现今整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凌映桃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