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显群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红琴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行腹部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12月间行腹部手术的病例76例随机分组,研究组38例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比例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比例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陈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措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15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降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足部创伤,清创处理及全方位的护理。结果14例糖尿病足患者痊愈,1例因溃疡面太深住院1 d,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糖尿病足的治疗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全方位的护理及有效的清创处理,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减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使手术室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科室,包括社会因素和身心损害,空气污染,麻醉气体,挥发性化学消毒剂,生物感染因素,电离辐射及其他因素。往往多种因素同时并存,经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对手术室护士健康造成威胁,包括急性、慢性及远期损害。急性危害因素发生迅速,症状重,易受重视及认识,而慢性及远期危害潜伏期长,常得不到充分认识和重视,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手术室护士工作中职业危害的认识及防护尤其重要。
作者:裴爱芹;胡秀梅;巩梅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2011年9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试验组在常规护理上添加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结果2组心率、血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试验组术则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从术后患者的满意程度来看,试验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内护理可影响到手术效果、术后恢复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人性化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24 h、48 h、72 h 2组患者的疼痛指数差异显著,副反应情况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计划随访表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遗症出院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试验组制订计划随访表,并协同康复师一起家访,督导检查家庭康复的效果。结果试验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按计划进行随访,协同康复师一起家访,能让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坚持家庭康复训练,改善和保持残存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作者:廖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建立护理人才储备库的可行性。方法设定考核条件和方法,通过民主投票、理论考试、演讲答辩、操作考核等形式,选拔出45周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周期性的培养,进入护理人才储备库。结果我院于2011年-2013年培养出一批护理人才,高学历的护理人才也在逐年增加,2013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数达74.39%。结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容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建立县级医院护理人才储备库是可行的。
作者:吴春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产程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的意义。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按奇偶数选择法,筛出400例,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产妇产程中的护理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运用于产程护理中,可以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分娩体验的满意度。
作者:王琳;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感觉统合理论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斯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所创建,其指出感觉统合是外界刺激通过人体感觉器官与神经组织进入大脑各功能区,大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然后指挥身体器官做出适当的反应,形成有效统合的过程。感觉统合失调就是指有效统合过程不能正常运转。感觉统合失调的幼儿,大脑不能对所接收到的刺激进行有效的加工,使得身体难以进行协调运作;同时,其也是形成幼儿人格发展障碍的根源问题。幼儿感觉统合失调作为一种多发病症,既对幼儿家长造成了巨大困扰,也给幼儿的未来成长带来了巨大影响。
作者:闫迪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产褥期乳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产褥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分析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褥期乳腺炎患者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其早日康复,疗效显著。
作者:文湘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成本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妇产科优质护理病房接受治疗的不同时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管理及六西格玛管理,观察2组病历书写时间、医嘱处理时间、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病历书写时间(65.32±6.57)min、医嘱处理时间(135.24±1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95.62±7.54)分、患者满意度(80.5%)、护士满意度(84.2%)、单日费用(900.97±135.64)元,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减少护士间接工作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增加床位利用率,实现医、患双赢的目的。
作者:田翠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海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本组调查结果显示,住院患儿家属主要在疾病相关知识了解、治疗和护理质量以及住院环境等方面存在需求。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对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够明显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秦卫文;张爽;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35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围术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的良好护理对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淑惠;蒋耀颖;柯卓丽;钟润泉;梁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提高新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集体授课、护理查房、典型护理病历讨论、终末质控缺陷分析等方法,对我院工作3年以内的新护士116名进行为期2个月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比较。结果通过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对护理文件在医疗举证责任倒置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培训前后考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新护士进行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培训提高了其观察病情的能力,增强了其法律意识,是减少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的重要举措。
作者:王美蓉;关国琼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6例在全麻下行LC术的患者,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入院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186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郎巧珍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脾破裂患者27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急诊行脾切除术,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创伤性脾破裂做好院前急诊,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及时手术,术后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庞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根据笔者在精神科二十余年的临床观察,住院精神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便秘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对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致患者食欲不佳、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了解精神科患者便秘常见的原因,综合应用各种措施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郭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病例,随访时间2012年1月-2013年l2月,比较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及遵医行为差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家庭社会支持、药物副作用等差异。结果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好65例(61.32%),遵医行为差41例(38.68%);遵医行为差组年龄(64.13±12.98)岁、缺少精神分裂症疾病及药物治疗知识48.78%、缺少家庭社会支持46.34%、担心药物副作用56.10%,高于遵医行为好组的(55.52±14.03)岁、23.08%、18.46%、24.62%(P<0.05),是影响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遵医行为较差,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遵医行为。
作者:周庆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