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衍奎
目的:对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07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共12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行正常剖宫产手术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并且根据子宫肌瘤的直径大小,将研究组分为>5 cm组与<5 cm组。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术后3组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能够减少手术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美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比较理实一体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农村医学专业2个班,每班60人,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2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学生对其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的教学中应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作者:王艳妮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晕厥是由于短暂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特点为发生迅速、短暂、自限性,并且能够完全恢复意识[1]。晕厥因发病急,意识丧失时间短,当医生到达现场时,患者意识往往已恢复,所以医生很难看到晕厥发作的全过程。由于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而不同原因引起晕厥的预后截然不同,治疗方法迥异,因此晕厥的诊断及治疗一直是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间多,且能够在晕厥发作的第一时间赶到患者身边,及时地进行临床评估观察,对晕厥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保证患者安全等至关重要。现将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晕厥患者15例临床评估观察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平;李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对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4例剖宫产产妇按病历编号法随机分为2组,奇数为罗哌卡因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偶数为布比卡因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观测2组各项指标。结果罗哌卡因组起效时间以及达到高阻滞平面时间明显比布比卡因组长,同时维持时间也明显比布比卡因组短;Bromage分级结果显示,布比卡因组的起效速度明显比罗哌卡因组快,且维持时间也明显比罗哌卡因组长;2组麻醉效果分级无明显差异;布比卡因组出现血压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罗哌卡因组;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罗哌卡因其起效时间比布比卡因慢,持续时间明显更短,但不易造成血压下降。
作者:李庆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三大特点之一,是中医诊断治疗,指导处方用药的重要原则和方法。中医学是实践医学,临床诊断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甚至有时常迷罔,不知从何下手,通过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机,辨时间(气候),辨气色体质(分五行之人),辨证候,辨舌脉,审察患者强弱虚实,同时不忘与整体观念有机结合,以防过分强调辨证分型,有失偏颇。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分型治法,每一种疾病都分各种证型,需要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有其简便易学的一面,也有机械教条的一面,如遇到脉证不典型和特殊病证就难以分型,甚至无证可辨,影响到临床处方用药。这点在《金匮要略》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对脏腑辨证更多的来自经验和直觉,且叙述证型大多简便直观,但需要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去体悟。直觉思维-灵感的敏悟,来自于对经典的熟读与记诵,尤其是四大经典,延展性的中医文化渊源,甚至要读《周易》与《老子》,往往有时能获得启发性思维,这些学术源渊往往有传承和互补的效果。
作者:胡明珠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4.0 mg,1次/d静脉滴注。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意识清醒程度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吉空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初学管理新人的管理水平,笔者从以下几点提一些建议:1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首先要有医院感染管理领导机构,作为专职管理人员,要明白机构包含的部门和科室,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院领导,组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方便传达解决商议管理办法,使管理逐步规范化。
作者:丁炎昀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明确诊断为高脂血症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A组单独采用健脾类中药进行治疗,B组采用健脾类中药与化湿类中药配伍进行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脂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A、B 2组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患者的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单独采用健脾类中药的治疗方案相比,健脾化湿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脂血症,可健脾胃、祛湿浊、调节血脂,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素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生化汤加味治疗妇女产后恶露不绝的效果。方法将84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分为采用中医药生化汤加味治疗的观察组,与西医药之清宫、缩宫素注射、抗生素应用等联合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加味相当于西医的“刮宫”治疗,具有活血祛瘀作用,对妇女正常产或小产都可以起到清洁治疗,帮助产妇尽快恢复。
作者:牛爱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我院5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痊愈35例(70%),好转14例(28%),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不容易复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琴;薛晓平;王小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随着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的实施和《精神卫生法》的颁布,精神卫生公共服务管理的任务更加明确,作用日益显现。各级精防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应如何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笔者多年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探讨精防机构在公共精神卫生服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供大家商榷。
作者:佟圣丽;林红;刘陈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应用循证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我院产科行剖宫手术,术后患者及婴儿生命体征良好。随机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8例,干预组围术期行循证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围术期行临床常规2级护理。术中统计患者生理指标,术后进行总有效率的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出血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围术期应用循证心理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术中不良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刘玲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推拿在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中医推拿治疗。结果10例患者经3次治疗后治愈;5例患者经5次治疗后,3例治愈,2例显效。结论推拿可有效治疗急性乳腺炎。
作者:张雅玲;张爽;魏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应用丹参酮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201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栓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53.3%),显效8例(26.7%),有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93.3%,较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参酮治疗脑梗死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避免或减轻脑部缺血对脑神经的损伤,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其成 刊期: 2014年第29期
门诊西药房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负有监督指导医生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品,同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责任[1]。药房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做到依法用药,熟练本专业的药品知识,对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熟记在心,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做好咨询和取药服务,进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药师在做好药品发放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水平,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本文根据笔者在药房的相关工作经验,对药品的管理与发放进行如下思考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过熟期白内障晶状体囊膜裂导致高眼压,皮质外溢引起前房角完全阻塞继发性青光眼临床少见,本病临床治疗效果差,笔者在临床遇到1例,现将治疗经过及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主因右眼视物不见2年,出现右眼球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症状3 d,在院外应用20%甘露醇3 d无效,于2009年5月24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白内障过熟期)”收住入院,住院检查:右眼视力(VOD):光感/眼前(不确切),左眼视力(VOS):0.02,双眼视力不能矫正;红色觉(-),绿色觉(-)。右眼睑痉挛,结膜混合充血(+++),睫状区触痛明显,巩膜暗红色,角膜雾状浑浊,有密集的大泡;前房轴深约3 mm,房水浑浊,下方有白色絮状液平约2 mm;虹膜棕褐色,纹理不清;瞳孔圆5 mm,散大,对光反应无;晶状体乳白浑浊,前囊有银白色钙化斑,晶状体前囊有絮状漂浮物,玻璃体、眼底窥不清;眼压10/超0。左眼前部正常,晶状体乳白色浑浊;眼压24.38 mm Hg。辅助检查:右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VEP):波形趋于平坦改变。右眼B超,右眼轴长24 mm,前房浑浊,前房深度3 mm,房水浑浊,晶体厚度4 mm,密度高,玻璃体透明,视网膜无隆起。
作者:刘玲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儿童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提高疫苗接种成功率。方法选取到我院接种百白破疫苗儿童62例,从接种操作、儿童预检、接种部位等进行预防,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发生率为4.8%。结论对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可从接种操作、部位选择等方面进行预防,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健康干预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碘缺乏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5月在襄汾县汾城镇、景毛乡、古城镇3个乡镇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进行基线调查,在健康教育后进行效果评价。分别在上述的每个乡各抽1所中心小学校,每个小学校1个班级的六年级学生随机抽取30名,在每所学校所在地各随机抽取30名家庭主妇。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对小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74.07%提高到97.04%,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74.81%提高到91.8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碘缺乏病防治中效果明显。
作者:牛俊杰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3月,采用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高血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新确诊的肥胖型高血压患者60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同时体重指数(BMI)≥28 kg/m2。年龄30岁~59岁,其中男47例,女13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组、替米沙坦组,2组就诊时血生化检查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兴荣 刊期: 2014年第29期
慢性病的流行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所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而其解决有赖于针对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卫生服务体系机构进行有效改革。目前,我国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协同性较差,卫生服务质量缺乏一致性,防治分离现象尤为突出。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慢性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卫生信息共享、协同服务,划分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促进防治一体化工作,优化慢性病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质量,增强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以及政府管理的效率。
作者:马恒元 刊期: 2014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