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育民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提高阳性率的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破坏红细胞改良法和直接涂片法对96例随机采样的胸水标本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其中直接涂片法只采用离心沉淀涂片,改良法采用蒸馏水破坏红细胞后取离心沉淀物涂片。结果直接涂片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13%,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0.42%(P<0.05)。结论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相比较直接涂片法有显著性差异,且涂片效果清晰,易于辨认,故其可作为综合性基层医院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许秀珍;张杰;周璐;罗桂根;邓志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质量控制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仔细分析PT、APTT的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T及APTT检测质量控制涉及面广,受检者的状态及用药、标本采集及运送、标本处理及存放过程、仪器与试剂、人员与质控、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PT及APTT检测质量。结论对PT、APTT检验可干预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对各种影响因素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俊;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4、IL-6、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0 d,观察组血清IL-4、IL-13含量水平升高,IL-6含量水平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抵当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 IL-4、IL-13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水平。
作者:郭太明;张海;彭文武;朱金书;王砚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是以医学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人体基础研究等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其教学任务是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医学影像的物理学基础,为医学图像诊断提供物理学依据。针对医学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时数较少的现状,如何使理工科知识非常薄弱的大专生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是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也是《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压力和动力。为此,有必要对《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林;肖擎纲;申文耀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血管狭窄、堵塞或者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发生一系列病变的疾病。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诊治方面的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本文分别详细阐述了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各方面的机制、应用及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罗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性教育(sex education)主要分为学童、青春、成人、婚前、夫妻、老年期六个阶段,虽然性教育已是世界上许多学校的课程之一,在许多国家仍备受争议:要有多少内容,何种年龄的学童需要被教育,生殖器官及功能、避孕和安全性行为,道德教育要不要包括在内,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性方面的话题仍有许多讨论。
作者:刘冬强;罗特坚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作者:邱仁祖;周志华;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我院作为全国基层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试点医院,院领导秉持“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从2012年6月1日起,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施了新农合参保患者“先住院后付费”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顺应了十八大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势,我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几年来,我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迅速,新农合参保比例和财政补助标准都有了较大提高,新农合结算全市联网,这一创新模式惠及了全县及周边区县的30多万参保患者。
作者:于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出现在腹腔感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常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如处理不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仔细观察,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我院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龙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上腹痛患儿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上腹痛就诊我院,排除肺炎、腮腺炎、溃疡病穿孔、肠梗阻、肝脏疾病以及肠道和胆管感染等情况的226例患儿进行血、尿淀粉酶检测及部分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226例患儿尿淀粉酶增高77例,占34.07%,其值为:401~500 IU/L 16例,501~600 IU/L 16例,601~800 IU/L 18例,801~999 IU/L 10例,1000 IU/L以上17例;血淀粉酶增高8例,占3.54%,其值为:201~400 IU/L 2例,401~500 IU/L 3例,>500 IU/L 3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在上腹痛患儿中所占比例不小,不容忽视。上腹痛患儿尿淀粉酶检查阳性率较血淀粉酶高,且尿标本易取,患儿容易接受,同时尿淀粉酶检查价廉。故对病程1d~2d以上的上腹痛患儿,应注意检查尿淀粉酶。
作者:罗莹;李秀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疾控档案是我国疾控系统开展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持与参考资料,其作用和意义格外重要,且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技术特征。因此,要搞好疾控工作,就必须要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疾控档案管理质量,保障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对目前条件下,如何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分析与建议。
作者:许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与孕妇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了解金湾区铅污染、锌缺乏程度对孕妇的影响,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依据,为是否需要在我区孕妇孕前及孕期常规筛查血铅、锌等微量元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296例作为观察组,正常早期妊娠孕妇30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进行静脉血铅、锌的检测,分析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稽留流产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妇血清锌浓度在孕早期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锌测定,防止稽留流产,指导优生优育。
作者:宋惠萍;杨小影;杨萍芝;刘素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酸化水在气管切开内导管消毒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8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酸化水冲洗消毒气管切开内导管,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气管切开内导管。在消毒前后采样做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消毒液消毒后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合格率为98.8%,对照组合格率为96.6%,2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酸化水和2%戊二醛对气管切开内导管消毒均有效,但酸化水消毒效果更加确切,且时间短,无异味,取用方便,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建英;曾晓红;林建琼;王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病种多,且易发生大面积传播,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升至6级。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从2008年开始着重建立健全了各项呼吸内科感染控制制度,使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保证。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海红;符美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盆腔炎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1],临床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不彻底;另一种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包括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卵巢炎等。由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2],发作时间多为月经前后、劳累及性交后,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还可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精神不振、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地影响到女性的身体与心理健康[3],同时对家庭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慢性盆腔炎早有记载,中医学上“带下病”、“妇人腹痛”、“痛经”等均泛指该病[4],说明从古至今,中医对于慢性盆腔炎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近年来,西医对该病病因及复发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西医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各有所长。笔者查阅相关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培源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泪囊炎早期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112例117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取经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结果泪囊区按摩加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治愈78例80眼;泪道冲洗治愈24例27眼;泪道探通治愈3例3眼;有7例无终结果记录。治愈患儿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早就诊、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薛凤蕊;李金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髓内钉内固定及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2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髓内钉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4.08%、术中失血量(219.56±58.45)mL、手术时间(72.54±13.02)min、住院时间(13.98±2.22)d,均少于钢板内固定组的18.37%、(353.30±63.23)mL、(85.80±12.21)min、(18.02±3.34)d(P<0.05);随访(1.54±0.54)年,髓内钉内固定组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钢板内固定组的85.71%(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继续研究推广。
作者:陈宽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龟头完全外露。如果包皮盖住尿道外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外口和龟头,称为包皮过长;当包皮口过小,包皮完全包绕阴茎头时,称为包茎。包茎及包皮过长易积存污物,引起阴茎头部炎症和湿疹,也可造成性交时阴茎头部嵌顿,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包皮切除手术是临床非常常见的门诊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自发来院要求包皮切除手术人数也明显增加,可见包皮过长或包茎也引起患者自身的重视。包皮切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①出血及血肿;②感染;③包皮切除不当;④尿瘘;⑤阴茎头损伤等。笔者一直在临床中探索一种操作简单,既可美化切口又能减少并发症的术式。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行改良式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正洲;吴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注射给药法是《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臀部肌内注射是注射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注射法,我国目前临床上臀部肌内注射仍以臀大肌为常用。所以,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我校教师重点讲授及演示臀大肌注射方法,并要求学生进行真人试验。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0例均治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其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巫才鹏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