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高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

王林;肖擎纲;申文耀

关键词:医学高专, 医学影像物理学,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课程教学, 物理学基础,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设备学, 医学成像技术, 医学物理学, 学生的特点, 专业课程, 知识, 医学诊断, 学生学习, 物理原理, 图像诊断, 教学效果, 教学任务, 教学难题, 交叉学科
摘要:《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是以医学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人体基础研究等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其教学任务是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医学影像的物理学基础,为医学图像诊断提供物理学依据。针对医学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时数较少的现状,如何使理工科知识非常薄弱的大专生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是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也是《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压力和动力。为此,有必要对《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80例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各40例,将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不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完全性损伤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完全性损伤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低,且完全性损伤组是否经针灸治疗的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育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输血安全管理探讨

    安全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输血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扫描技术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方法对326例临床诊断为HIE及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主要采用5 mm×5 mm层厚、间距法;部分病例选择第2~8层采用5 mm×5 mm层厚、间距,其他层面采用10 mm×10 mm层厚、间距的方法进行扫描。并对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41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HIE,累及额叶为多见,共225例,其中单纯累及额叶45例,累及2个以上脑叶180例;多脑叶弥散性低密度影16例;合并脑实质及蛛网膜下腔小量出血86例(大面积出血病例被除外)。分度为Ⅰ级35例,Ⅱ级157例,Ⅲ级36例,Ⅳ级13例。结论 CT值下降是诊断HIE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谢钊;沈本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和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赖汉林;黄幼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63例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研究组)和同期63例剖宫产术中未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血量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复发率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在严格挑选病例、及时应用缩宫素和血流阻断技术及医疗技术准备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中药贴剂穴位符治疗癌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贴剂穴位符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月1月收治9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止痛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剂穴位符,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而观察组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肝肾功能改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止痛剂基础上加用中药贴剂穴位符治疗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避免患者对西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作者:路守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36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局麻+监护下颅骨钻孔(单孔)血肿腔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2年5月经颅脑CT及MRI诊断明确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6例,实施钻孔引流术的情况。结果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颅骨钻孔血肿腔外引流术后,临床症状消失30例,症状改善6例,住院时间7 d~15 d,平均9 d,无1例死亡。2 d~14 d复查CT,36例血肿均消失,8例颅内少量积气、积液,无1例复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恢复快,费用低,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申彦杰;杨松;成文平;朱金钊;张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急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

    目的评价急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造瘘术、经输尿管镜支架置入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45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控制,未发生感染性休克,10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25例获得随访1年~2年,未出现患肾切除。结论急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棋;李隘卿;陈建德;张永良;林超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蓖麻子中毒3例治疗体会

    蓖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种植,蓖麻子是蓖麻的种子,含有蓖麻毒性蛋白、凝集素及蓖麻碱。蓖麻子可入药,具有泻下作用,也可作为皮肤润滑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的治疗。但生食蓖麻子可致中毒,蓖麻子中毒事件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了解蓖麻子的毒性,做好相关宣传可更好地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及正确处理好中毒事件。

    作者:方金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性教育应成为医学专科学校选修课之管窥

    性教育(sex education)主要分为学童、青春、成人、婚前、夫妻、老年期六个阶段,虽然性教育已是世界上许多学校的课程之一,在许多国家仍备受争议:要有多少内容,何种年龄的学童需要被教育,生殖器官及功能、避孕和安全性行为,道德教育要不要包括在内,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性方面的话题仍有许多讨论。

    作者:刘冬强;罗特坚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生化汤加味治疗胎盘残留60例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胎盘残留的效果。方法予60例患者生化汤辨证加减治疗。结果治愈5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生化汤加味治疗产后胎盘残留有良好疗效。

    作者:朱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2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本组12例(5.9%)患者出现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植入物感染与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安排、次数,基础疾病,伤口情况以及术中抗生素应用等情况密切相关。结论提供干净整洁的骨科手术室环境,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重骨科植入物手术的各个环节,加强临床护理及植入物管理,可以有效避免植入物感染,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朱万鸿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3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0例均治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其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巫才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诊断CT模拟定位用于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中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进行诊断CT模拟定位扫描,并将重建图像输入相应的计划系统制订放疗计划,患者放疗结束后进行CT复查。结果70例肿瘤患者均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相应的放疗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完全缓解25例(35.7%),部分缓解36例(51.4%),无变化5例(7.1%),进展4例(5.7%),总有效率为87.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诊断CT模拟定位用于三维适形放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临床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地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其可以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1]。检测肿瘤标志物应用多、广泛的样本类型为血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应用于肿瘤诊断、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监测肿瘤进展情况等,有时亦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常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其在临床上被滥用[2],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李勋;王昌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大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大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上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系新生2个班分别进行LBL教学及PBL+LBL教学,对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PBL+LBL教学组的总成绩及实验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组的学生。结论 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大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可行性。

    作者:曹妍群;罗特坚;刘东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7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及心律失常改善情况。结果37例患者采用CBP治疗后,32例有效,其中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14例(37.8%),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18例(48.6%),总有效率为86.5%。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较治疗前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B型脑钠肽(BNP)下降;随着血清钾、钠、氯恢复正常,心室负荷减轻,心律失常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降低BNP,改善心律失常,短期效果佳。

    作者:赵芳;舒进田;徐琴;曹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60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关节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关节NPRS评分明显降低,Harris评分显著升高,而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减少关节疼痛度。

    作者:孙选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直接涂片法与改良法对抗酸杆菌检出率的比较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提高阳性率的胸水涂片抗酸杆菌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破坏红细胞改良法和直接涂片法对96例随机采样的胸水标本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其中直接涂片法只采用离心沉淀涂片,改良法采用蒸馏水破坏红细胞后取离心沉淀物涂片。结果直接涂片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13%,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率为10.42%(P<0.05)。结论破坏红细胞改良法抗酸染色阳性检出率相比较直接涂片法有显著性差异,且涂片效果清晰,易于辨认,故其可作为综合性基层医院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许秀珍;张杰;周璐;罗桂根;邓志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科学管理在新时期疾控工作中的应用

    科学管理是事业前进和工作发展的推动剂,也是一个单位步入正轨、聚集合力、稳步发展的奠基石。我中心在的发展历程中,紧扣科学管理这一主线,不断凝练、不断升华,建立健全了一套适合实际、立足长远的管理机制,促进了中心疾控工作全面持续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科学管理在新时期疾控工作中的运用,现将我中心10年来科学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