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彧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中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进行诊断CT模拟定位扫描,并将重建图像输入相应的计划系统制订放疗计划,患者放疗结束后进行CT复查。结果70例肿瘤患者均进行了准确定位和相应的放疗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患者完全缓解25例(35.7%),部分缓解36例(51.4%),无变化5例(7.1%),进展4例(5.7%),总有效率为87.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诊断CT模拟定位用于三维适形放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前,呼吸道传染病病种多,且易发生大面积传播,如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全球较大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流感大流行预警级别提升至6级。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我院从2008年开始着重建立健全了各项呼吸内科感染控制制度,使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保证。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海红;符美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我院作为全国基层公立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试点医院,院领导秉持“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实事求是”的发展理念,从2012年6月1日起,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实施了新农合参保患者“先住院后付费”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这一重大举措的实施顺应了十八大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势,我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几年来,我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迅速,新农合参保比例和财政补助标准都有了较大提高,新农合结算全市联网,这一创新模式惠及了全县及周边区县的30多万参保患者。
作者:于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龟头完全外露。如果包皮盖住尿道外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外口和龟头,称为包皮过长;当包皮口过小,包皮完全包绕阴茎头时,称为包茎。包茎及包皮过长易积存污物,引起阴茎头部炎症和湿疹,也可造成性交时阴茎头部嵌顿,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包皮切除手术是临床非常常见的门诊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自发来院要求包皮切除手术人数也明显增加,可见包皮过长或包茎也引起患者自身的重视。包皮切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①出血及血肿;②感染;③包皮切除不当;④尿瘘;⑤阴茎头损伤等。笔者一直在临床中探索一种操作简单,既可美化切口又能减少并发症的术式。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行改良式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正洲;吴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108例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并观察CP阳性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108例维吾尔族患儿咳嗽以阵发性干咳为主,61%有发热,住院后发热平均持续1.9 d;68.5%C反应蛋白(CRP)正常,64.8%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合并肺炎支原体、细菌、EB病毒感染者分别为22.2%,18.5%,14.8%。0岁~5岁患儿胸部X线以双侧病变为主,~14岁儿童以单侧病变为主;大环内酯类使用率为90.7%。结论肺炎衣原体是儿童期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肺炎衣原体肺炎病程较长,中毒症状轻,以干咳为主;CRP、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胸部X线改变有年龄差别;CP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首选药物。
作者:刘虹;毛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和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赖汉林;黄幼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评价急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造瘘术、经输尿管镜支架置入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45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控制,未发生感染性休克,10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25例获得随访1年~2年,未出现患肾切除。结论急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棋;李隘卿;陈建德;张永良;林超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作者:邱仁祖;周志华;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安全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输血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是以医学物理学的知识为基础,研究和解决与医学诊断、治疗以及人体基础研究等相关问题的交叉学科。其教学任务是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设备学》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医学影像的物理学基础,为医学图像诊断提供物理学依据。针对医学高专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时数较少的现状,如何使理工科知识非常薄弱的大专生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是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也是《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压力和动力。为此,有必要对《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林;肖擎纲;申文耀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局麻+监护下颅骨钻孔(单孔)血肿腔外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2年5月经颅脑CT及MRI诊断明确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6例,实施钻孔引流术的情况。结果3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颅骨钻孔血肿腔外引流术后,临床症状消失30例,症状改善6例,住院时间7 d~15 d,平均9 d,无1例死亡。2 d~14 d复查CT,36例血肿均消失,8例颅内少量积气、积液,无1例复发。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恢复快,费用低,疗效佳,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申彦杰;杨松;成文平;朱金钊;张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检查是周围型肺部病变重要的诊断技术[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间对周围型肺部小病灶穿刺诊断的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彬;李华圣;郑建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中药贴剂穴位符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月1月收治9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止痛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贴剂穴位符,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而观察组恶心呕吐、便秘以及肝肾功能改变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止痛剂基础上加用中药贴剂穴位符治疗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有效避免患者对西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
作者:路守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儿科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抗病毒及微生态制剂,观察组56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对提高疗效、缓解腹泻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为100%[1]。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存在狂犬病,其中亚洲和非洲为严重流行区(占全部死亡病例的95%)。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有5万多人死于狂犬病。人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5%~20%(指未行预防注射者)[2],经及时伤口处理和注射疫苗后发病率降到0.15%[2]。中国地域广阔,养犬在广大农村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农村居民对狂犬病的认知仍相对较低,想当然地认为家犬为健康犬,没有主动接种疫苗或者不按规定接种,国内的发病率为0.4/10万~1.5/10万[2],导致我国成为除印度外因狂犬病致死人数多的国家。在我们基层医院门急诊经常能见到狂犬病患者,对典型病例或主动提供病史者,诊断不难,但有些老年人或者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来诊时并不会主动提供病史,且发病刚开始时症状不典型,往往只有其中一些非典型非特异性症状,容易导致误诊。现就近13年来我院出现的狂犬病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肖清平;刘辉英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3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度(POP-Q)及每日平均漏尿次数等客观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明显改善,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有助于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作者:丘德英;陈茵茵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2组,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2 h内和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0.2%);第三产程时间(3.6±1.5)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6.0±2.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第三产程短,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高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产妇4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阻滞(CEA组)与腰硬联合阻滞(CSEA组)各20例,另随机抽取40例未施行分娩镇痛者作为对照组。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差异无显著性。在分娩镇痛方面,CSEA组镇痛效果优于CEA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椎管内麻醉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分娩镇痛,CSEA法比CEA法镇痛效果更佳。
作者:陆伟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质量控制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仔细分析PT、APTT的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T及APTT检测质量控制涉及面广,受检者的状态及用药、标本采集及运送、标本处理及存放过程、仪器与试剂、人员与质控、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PT及APTT检测质量。结论对PT、APTT检验可干预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对各种影响因素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俊;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