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虹;毛莲
肾不纳气是指肾气虚而不能摄纳肺气的病证,属于中医的一个证候,可见于多种疾病,如喘证、哮证、痰饮、肺胀等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呼吸功能的异常。
作者:赵淑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出现在腹腔感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常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如处理不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仔细观察,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我院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龙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TOSHIBA SSA-660A超声诊断仪观察血管瘤部位、瘤体大小、数目、形态、内部和边缘回声特征,并测量肿瘤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参数。结果血管瘤位于肝左叶22例、肝右叶28例;单发45例,多发5例;病灶直径(3.64±2.09) cm。B超声像表现高回声型38例(76.00%),低回声型9例(18.00%),混合回声型3例(6.00%)。彩色多普勒内动脉血流型2例(4.00%),Vmax(47.78±5.23) cm/s,RI 0.44±0.07;外周进入肿瘤内动脉血流型3例(6.00%),Vmax(56.31±6.36) cm/s,RI 0.52±0.08;外周绕行动脉血流型20例(40.00%),Vmax (94.38±11.23) cm/s,RI 0.64±0.13;肿瘤斑块血流型25例(50.00%),Vmax(42.42±4.97) cm/s, RI 0.42±0.07。结论肝血管瘤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瞿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大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上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临床系新生2个班分别进行LBL教学及PBL+LBL教学,对2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PBL+LBL教学组的总成绩及实验成绩明显优于LBL教学组的学生。结论 PBL与LBL双轨教学法在大专人体解剖学教学上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可行性。
作者:曹妍群;罗特坚;刘东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80例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各40例,将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不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完全性损伤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完全性损伤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低,且完全性损伤组是否经针灸治疗的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育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注射给药法是《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臀部肌内注射是注射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注射法,我国目前临床上臀部肌内注射仍以臀大肌为常用。所以,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我校教师重点讲授及演示臀大肌注射方法,并要求学生进行真人试验。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盆腔炎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1],临床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急性盆腔炎的治疗不彻底;另一种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包括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卵巢炎等。由于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2],发作时间多为月经前后、劳累及性交后,表现为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还可引起月经不调、不孕、精神不振、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地影响到女性的身体与心理健康[3],同时对家庭生活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慢性盆腔炎早有记载,中医学上“带下病”、“妇人腹痛”、“痛经”等均泛指该病[4],说明从古至今,中医对于慢性盆腔炎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近年来,西医对该病病因及复发因素的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西医在该病的治疗方面各有所长。笔者查阅相关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培源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评价急诊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5例结石性脓肾患者分别采用经皮肾造瘘术、经输尿管镜支架置入术、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结果45例患者术后感染均得到控制,未发生感染性休克,10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功能得到改善。25例获得随访1年~2年,未出现患肾切除。结论急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脓肾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棋;李隘卿;陈建德;张永良;林超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作者:邱仁祖;周志华;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0年收治的28例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患者,均在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后,进行Ⅰ期植骨,再进行外固定加压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在3个月~5个月,均为Ⅰ期愈合。2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膝关节僵硬。结论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采用彻底清创、Ⅰ期植骨、加外固定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建江;刘美富;陈本建;李程科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质量控制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仔细分析PT、APTT的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T及APTT检测质量控制涉及面广,受检者的状态及用药、标本采集及运送、标本处理及存放过程、仪器与试剂、人员与质控、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PT及APTT检测质量。结论对PT、APTT检验可干预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对各种影响因素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俊;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安全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输血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降酶、保肝等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敬华;张丰晓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4、IL-6、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0 d,观察组血清IL-4、IL-13含量水平升高,IL-6含量水平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抵当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 IL-4、IL-13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水平。
作者:郭太明;张海;彭文武;朱金书;王砚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自拟正色丸配菟骨铜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白癜风患者使用自拟正色丸内服配合菟骨铜酊外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18例患者治愈32例,占27.12%;显效53例,占44.91%;好转21例,占17.80%;无效12例,占10.17%,总有效率为89.83%。结论自拟方法治疗白癜风的效果显著高于单纯外用补骨脂酊(79.5%)[朱铁君.治白癜风贵在持之以恒[J].健康报,1995,4(2):116-118.]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怀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3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度(POP-Q)及每日平均漏尿次数等客观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明显改善,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有助于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作者:丘德英;陈茵茵 刊期: 2013年第25期
1基本情况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位于启东市北部沿海,全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区有35个村,总户数7万余,总人口17.8万,其中常住人口近16万。全镇医疗服务体系由吕四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3个分中心、2个分院及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
作者:束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然流产并做支原体培养孕妇65例作为研究组,选择人工流产并做支原体培养孕妇7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支原体培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自然流产密切相关,孕前治疗支原体感染可以降低流产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黄业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在DSA下手术,记录曝光时间并与普通透视机对比。结果本组80例获得随访,76例达骨性愈合,4例10个月后X线复查骨折线仍清晰,愈合率为95%。 DSA下手术曝光时间为18 s~46 s,优于普通透视机下手术。结论 DSA在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术中,可明确导针及空心钉有无超出股骨颈皮质,确保手术顺利完成,且大大减少了患者及医生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
作者:邱模良;郑彩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