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业华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8例(60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关节疼痛评分、髋关节活动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关节NPRS评分明显降低,Harris评分显著升高,而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减少关节疼痛度。
作者:孙选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性教育(sex education)主要分为学童、青春、成人、婚前、夫妻、老年期六个阶段,虽然性教育已是世界上许多学校的课程之一,在许多国家仍备受争议:要有多少内容,何种年龄的学童需要被教育,生殖器官及功能、避孕和安全性行为,道德教育要不要包括在内,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性方面的话题仍有许多讨论。
作者:刘冬强;罗特坚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5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TOSHIBA SSA-660A超声诊断仪观察血管瘤部位、瘤体大小、数目、形态、内部和边缘回声特征,并测量肿瘤动脉收缩期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参数。结果血管瘤位于肝左叶22例、肝右叶28例;单发45例,多发5例;病灶直径(3.64±2.09) cm。B超声像表现高回声型38例(76.00%),低回声型9例(18.00%),混合回声型3例(6.00%)。彩色多普勒内动脉血流型2例(4.00%),Vmax(47.78±5.23) cm/s,RI 0.44±0.07;外周进入肿瘤内动脉血流型3例(6.00%),Vmax(56.31±6.36) cm/s,RI 0.52±0.08;外周绕行动脉血流型20例(40.00%),Vmax (94.38±11.23) cm/s,RI 0.64±0.13;肿瘤斑块血流型25例(50.00%),Vmax(42.42±4.97) cm/s, RI 0.42±0.07。结论肝血管瘤超声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瞿红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3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0例均治愈出院,切口无感染,无异物排斥反应,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理想方法,其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巫才鹏 刊期: 2013年第25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4、IL-6、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0 d,观察组血清IL-4、IL-13含量水平升高,IL-6含量水平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抵当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 IL-4、IL-13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水平。
作者:郭太明;张海;彭文武;朱金书;王砚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生活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和丁苯酞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赖汉林;黄幼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出现在腹腔感染重、创伤大的手术,常发生在术后2周左右,如处理不当,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仔细观察,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我院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龙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以及抗反流治疗对于COPD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抗反流治疗,观察患者喘息等症状的缓解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2例COPD合并GERD患者经抗反流治疗均获临床症状缓解及肺功能改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有关,抗反流治疗有利于COPD的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陈玉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颈心综合征致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16例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6例在明确心律失常系颈心综合征引起后,治疗原发病,心律失常均得到控制。结论颈心综合征发作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颈椎病会提高抗心律失常疗效,临床上要提高对颈椎病导致心律失常的认识,避免延误诊治。
作者:赵淑萍;尉双玲;郎明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疾控档案是我国疾控系统开展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持与参考资料,其作用和意义格外重要,且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等技术特征。因此,要搞好疾控工作,就必须要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疾控档案管理质量,保障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对目前条件下,如何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了分析与建议。
作者:许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降酶、保肝等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敬华;张丰晓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正常情况下,成年男性的龟头完全外露。如果包皮盖住尿道外口,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外口和龟头,称为包皮过长;当包皮口过小,包皮完全包绕阴茎头时,称为包茎。包茎及包皮过长易积存污物,引起阴茎头部炎症和湿疹,也可造成性交时阴茎头部嵌顿,应及早行手术治疗。包皮切除手术是临床非常常见的门诊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提高,自发来院要求包皮切除手术人数也明显增加,可见包皮过长或包茎也引起患者自身的重视。包皮切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有:①出血及血肿;②感染;③包皮切除不当;④尿瘘;⑤阴茎头损伤等。笔者一直在临床中探索一种操作简单,既可美化切口又能减少并发症的术式。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行改良式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正洲;吴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理疗配合水药风痛涂膜剂治疗腰痛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腰痛痹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Ⅰ组30例,采用按摩、推拿方法治疗;治疗Ⅱ组30例,在治疗Ⅰ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风痛涂膜剂治疗;治疗Ⅲ组30例,采用风痛涂膜剂治疗。分别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疼痛、压痛评分。结果治疗Ⅱ组总有效率与治疗Ⅰ组、治疗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疼痛、压痛积分明显低于治疗Ⅰ组、治疗Ⅲ组(P<0.01)。结论综合康复理疗配合水药风痛涂膜剂治疗腰痛痹证效果确切。
作者:赵育民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30例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治疗,通过对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度(POP-Q)及每日平均漏尿次数等客观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明显改善,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有助于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作者:丘德英;陈茵茵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剖宫产产妇均分为2组,分别使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米索前列醇组2 h内和24 h内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产后出血率为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0.2%);第三产程时间(3.6±1.5)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6.0±2.2)min];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缩宫素组(1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第三产程短,疗效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高俊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介入治疗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从而避免并发症,提高基本介入治疗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经血管性介入治疗患者的诊治资料。结果出现穿刺道周围血肿7例,经二次压迫止血成功;血管夹层3例,2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夹闭假腔,1例住院观察后无不良反应;假性动脉瘤1例行局部加压包扎24 h后,无复发;导丝导管通过困难3例,2例引入长鞘管,1例改行肱动脉穿刺;动脉鞘插入困难2例,用尖刀片扩大皮肤切口后动脉鞘顺利置入。无死亡病例。结论扎实掌握介入治疗技术基本功,规范化应用介入治疗技术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张强;赵文瑞;孙晓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地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宿主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其可以存在于肿瘤细胞和组织中,也可进入血液和其他体液[1]。检测肿瘤标志物应用多、广泛的样本类型为血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主要应用于肿瘤诊断、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监测肿瘤进展情况等,有时亦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因此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十分巨大。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常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其在临床上被滥用[2],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李勋;王昌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安全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疗措施的基本保证,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质量控制及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输血安全管理的探讨。
作者:史莲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新生儿泪囊炎早期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112例117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取经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结果泪囊区按摩加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治愈78例80眼;泪道冲洗治愈24例27眼;泪道探通治愈3例3眼;有7例无终结果记录。治愈患儿通过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早就诊、早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薛凤蕊;李金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