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霞
目的观察宫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对照组进行腹腔镜诊治,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诊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为86%,对照组患者的再通率为64%,2组患者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有35例成功受孕,受孕率为70%,对照组有23例受孕,受孕率为46%,2组患者受孕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术后再通率及受孕率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田士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应用降酶、保肝等药物,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定量(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HCV-RNA下降率及肝脏纤维化无创检查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敬华;张丰晓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稽留流产与孕妇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了解金湾区铅污染、锌缺乏程度对孕妇的影响,为预防稽留流产寻找依据,为是否需要在我区孕妇孕前及孕期常规筛查血铅、锌等微量元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296例作为观察组,正常早期妊娠孕妇302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进行静脉血铅、锌的检测,分析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稽留流产患者血铅含量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孕妇,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孕妇血清锌浓度在孕早期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孕妇血清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血铅、锌水平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孕前妇女血铅、锌测定,防止稽留流产,指导优生优育。
作者:宋惠萍;杨小影;杨萍芝;刘素珍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经济、有效、方便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然而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儿童预防接种针次增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使得预防接种反应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预防和降低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减少基层预防接种工作者的烦扰,笔者认为应认真落实好日常预防接种管理工作、规范疫苗进货渠道、保持接种环境舒适干净、仔细地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把预防接种的潜在不良反应因素扼制在萌芽状态。
作者:邱仁祖;周志华;周美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CT引导下经皮肺部穿刺检查是周围型肺部病变重要的诊断技术[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间对周围型肺部小病灶穿刺诊断的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建彬;李华圣;郑建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注射给药法是《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之一。臀部肌内注射是注射法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注射法,我国目前临床上臀部肌内注射仍以臀大肌为常用。所以,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我校教师重点讲授及演示臀大肌注射方法,并要求学生进行真人试验。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
作者:马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征以及抗反流治疗对于COPD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方法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等抗反流治疗,观察患者喘息等症状的缓解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2例COPD合并GERD患者经抗反流治疗均获临床症状缓解及肺功能改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加重有关,抗反流治疗有利于COPD的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
作者:陈玉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1基本情况江苏省启东市吕四港镇位于启东市北部沿海,全镇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区有35个村,总户数7万余,总人口17.8万,其中常住人口近16万。全镇医疗服务体系由吕四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3个分中心、2个分院及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
作者:束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63例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研究组)和同期63例剖宫产术中未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血量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复发率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在严格挑选病例、及时应用缩宫素和血流阻断技术及医疗技术准备的情况下,剖宫产术中应用止血带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对比两种根充材料Vitapex、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于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25例共148颗窦道型乳牙根尖周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选用Vitapex作为根充糊剂)78颗患牙和对照组(选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为根充糊剂)70颗患牙行根管治疗,并于术后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成功率为93.59%,对照组成功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Vitapex糊剂比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效果更为显著,具有方便、快捷、术后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海荣;卫粉兰;谭德华;籍增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儿科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抗病毒及微生态制剂,观察组56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疗程结束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腹泻停止时间、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消旋卡多曲颗粒,对提高疗效、缓解腹泻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蓖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种植,蓖麻子是蓖麻的种子,含有蓖麻毒性蛋白、凝集素及蓖麻碱。蓖麻子可入药,具有泻下作用,也可作为皮肤润滑剂用于皮炎及其他皮肤病的治疗。但生食蓖麻子可致中毒,蓖麻子中毒事件在农村地区时有发生,了解蓖麻子的毒性,做好相关宣传可更好地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及正确处理好中毒事件。
作者:方金涌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颈心综合征致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2012年收治的16例颈椎病引起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6例在明确心律失常系颈心综合征引起后,治疗原发病,心律失常均得到控制。结论颈心综合征发作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颈椎病会提高抗心律失常疗效,临床上要提高对颈椎病导致心律失常的认识,避免延误诊治。
作者:赵淑萍;尉双玲;郎明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6年2月-2008年1月期间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68例,与同期收住的120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明显诱因,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应重视胃镜检查,去除诱因,注重抗幽门螺杆菌、并发症的治疗,适当延长疗程以减少复发率。
作者:田亚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影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质量控制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方法结合临床实践,仔细分析PT、APTT的质量控制要点,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PT及APTT检测质量控制涉及面广,受检者的状态及用药、标本采集及运送、标本处理及存放过程、仪器与试剂、人员与质控、疾病等因素均可影响PT及APTT检测质量。结论对PT、APTT检验可干预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者对各种影响因素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减少检验误差,提高检验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作者:张俊;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0年收治的28例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患者,均在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后,进行Ⅰ期植骨,再进行外固定加压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在3个月~5个月,均为Ⅰ期愈合。26例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踝关节、膝关节僵硬。结论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骨不连接,采用彻底清创、Ⅰ期植骨、加外固定的手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彭建江;刘美富;陈本建;李程科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抵当汤早期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4、IL-6、IL-13含量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0 d,观察组血清IL-4、IL-13含量水平升高,IL-6含量水平降低,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抵当汤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抗炎性细胞因子 IL-4、IL-13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6水平。
作者:郭太明;张海;彭文武;朱金书;王砚强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酸化水在气管切开内导管消毒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将180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酸化水冲洗消毒气管切开内导管,对照组采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气管切开内导管。在消毒前后采样做细菌培养,比较两种消毒液消毒后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合格率为98.8%,对照组合格率为96.6%,2组消毒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酸化水和2%戊二醛对气管切开内导管消毒均有效,但酸化水消毒效果更加确切,且时间短,无异味,取用方便,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建英;曾晓红;林建琼;王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80例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患者,完全性损伤和不完全性损伤各40例,将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不完全性损伤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完全性损伤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完全性损伤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低,且完全性损伤组是否经针灸治疗的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治疗不同程度损伤面神经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周育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MRI引导立体定向活检术在颅内多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颅内多发病变患者在活检前均行CT或MRI检查,确定颅内有多发病变,但不能确定病理性质。术前先根据颅内病变的大体位置,标记8~10个MARK,通过MRI扫描计算出靶点坐标后,进行立体定向活检。结果术后病理学诊断星形细胞瘤5例,转移性小细胞恶性肿瘤9例,转移性腺癌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1例,炎性病变2例,其中2例未取得阳性病理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1.7%。术后有2例出现活检靶点处出血,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活检术是明确颅内多发病变组织病理学性质的有效方法,其具有定位准确,误差小,活检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刚;赵晓军;郭原忻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