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分析

杨林

关键词: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和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两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结果 内固定组Dienst功能评分优良者34例,总优良率为89.5%(34/38);外固定组评分优良者23例,总优良率为67.6%(23/34),2组Dienst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手术满意率大体相当(P>0.05).结论 内固定和外固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各有利弊,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要求,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患者满意的双重目的.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考核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经途径,培训过程中,应用总结性考核、形成性评价等多种方法组成的综合考核,既指导培训,又保障了培训效果.

    作者:李云龙;谢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联合检测hsCRP和LDL的临床价值与分析

    目的 分析检测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研究对象分组,分别检测hsCRP和LDL,记录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hsCRP阳性31例,占77.5%;LDL阳性34例,占85%;两项均阳性28例,占70%.对照组hsCRP阳性8例,占20%,LDL阳性12例,占30%;两项均阳性7例,占17.5%.经统计学处理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CRP与LDL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子之一,且呈正相关,检测CRP与LDL-C血清浓度,可较好地预测冠心病危险事件.

    作者:李时章;张小广;白海潮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产前健康教育对产科质量的影响

    目的 了解孕妇学校产前健康教育对产科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38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定期对其进行讲座;将同期未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38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孕期营养,产时配合,分娩方式的选择、结局,新生儿预后,母乳喂养率,产褥病率.结果 观察组孕期营养不良发生率、难产率、“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利用孕妇学校对孕妇进行孕产期知识教育宣传,可明显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褥病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黄晓艳;朱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80例疗效比较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胃部慢性炎症为主的疾病.胃为食物的容器,与外界相通,同时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污染,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慢性胃炎根据病理结果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且多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目前单纯的西医疗法已经出现耐药性,并且缺乏特异性疗法,所以慢性胃炎的发病人群仍在扩大,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重度肠上皮化生的病例,更容易进展到胃癌,因此,备受医学界的重视.临床上治疗本病无论用中药还是西药疗效均不满意,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辉;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前线,医疗风险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当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文关怀在整个急诊护理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2007年1月1日起,我院尝试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具体落实到急诊护理的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10例

    目的 评估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跖疣的效果.方法 应用α-2b干扰素对10例跖疣患者行局部封闭治疗,1周1次,直至疣体消退.结果经4~6次治疗后10例患者均已消退,治愈率为100%,其中1例为镶嵌疣,随访2年未复发,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α-2b干扰素局部注射能提高跖疣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副作用.

    作者:徐昌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精神药物所致便秘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用于精神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精神病住院患者中便秘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顺序随机分2组,即单纯用番泻叶(对照组)和番泻叶与开塞露联用(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25例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症状,11例患者出现排不净症状,0例患者出现排不出症状;对照组33例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症状,16例患者出现排不净症状,10例患者出现排不出症状.观察组有效排出率为77.1%,对照组为45.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番泻叶与开塞露联合治疗便秘可减少或减轻单用番泻叶出现的腹痛、腹胀、欲便不畅、排不出、排不净的副作用,患者的痛苦症状减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雪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不同胃酸分泌抑制药物联合西沙必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联合雷尼替丁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方法 对样本量均为76例的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给予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观察组)和西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对照组),观察2组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显效57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10.7±5.4)d,平均症状消失时间为(25.5±10.7)d;显效患者随访半年复发率14.3%,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西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西沙必利联合雷尼替丁起效要快,症状缓解、消失时间短,且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唐丹;杨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妊高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进行划分,其中观察组(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50例,对照组(单纯硫酸镁)50例,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较单纯采用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80例包皮过长患者经过治疗出现不同程度水肿症状4例,不需给予处理自行消退,伤口为甲级愈合.通过随访,患者没有出现狭窄环、皮下血肿、阴茎偏曲、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包皮过长应用阴茎根部皮肤脱袖状环切术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华棠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针灸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选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康复疗法进行治疗,2组的疗程各为30 d.1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随访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组复发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康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付振灿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96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对照组用微波进行治疗;治疗组的患者每天晚上将1粒保妇康栓在睡前放置到阴道深处,治疗3d,月经干净之后再进行微波治疗3d~7 d;在治疗2d之后,再用每天1粒保妇康栓在睡前放置到阴道深处的方法治疗10 d[徐秀梅,邵丽琴,蒋仲霞.微波联合外用溃疡散、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5):35-36.].门诊通过随访,对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的方法治疗宫颈糜烂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胡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分析和总结

    目的 评价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例择期引产的孕妇(宫颈评分≤5分),采用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或阴茎套放置于子宫颈内口上方与羊膜囊下方之间,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形成低位水囊.观察放置后的宫颈成熟度及产程、分娩情况.结果 脱囊时宫颈成熟评分达(9.03±0.54)分,与放囊前宫颈成熟度评分(2.52±1.32)分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于放水囊后2h内出现规律性宫缩者66例,占32.5%; 2h~4h者81例,占40.5%;4 h~6 h者32例,占16.0%;6 h~10 h者16例,占8.0%,取出水囊后仍无无宫缩5例,占2.5%.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用于孕足月(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5分)择期引产的孕妇,可诱发子宫呈现生理性收缩,结束宫颈扩张潜伏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韦涛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胸科术后患者实施急性疼痛服务效果观察

    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胸科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疼痛程度高.术后急性疼痛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手术预后,而且持续的慢性疼痛更会给患者带来心理疾患.尽管现代镇痛技术有所提高,但临床中镇痛不足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文献显示术后镇痛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临床镇痛药物和传统镇痛方法没能得到正确有效的应用和实施[1].急性疼痛服务(APS)这一新型镇痛概念的确立,可以使临床医护人员运用更科学、有效、安全的方法进行疼痛治疗和管理,使镇痛方法方式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2].我院2012年10月成立了APS小组,选择胸科手术患者为首批服务对象试点,本文资料来自2012年11月-2013年7月实施APS的88例开胸手术患者.

    作者:沈倩倩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先天性肝左叶阙如1例的CT表现

    1 病例资料患者,男,因“间断上腹部疼痛半年余,再发2h”于2013年6月21日14:38收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余开始出现餐后上腹部疼痛,以左上腹及剑突下为主,为阵发性绞痛不适,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多可自行减轻,与体位变化及活动无明显关联,无他处放射痛.伴头痛、头晕、反酸,并左前胸轻微疼痛,无胸闷、气促、心悸等,无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不伴腹泻、里急后重等,曾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慢性胃炎、原发性高血压”,予相关治疗后好转出院.本次入院前2h上述症状再发,性质同前无明显变化,为求诊治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未予特殊处理,遂以“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收住我科.

    作者:蔡少雨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疏血通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抗感染、应用制酸剂和胰酶抑制剂及对症治疗,疗程10d.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将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1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轻症患者5d后症状和体征缓解率、血淀粉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中重症患者,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血通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

    作者:程卫杰;刘少霓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宫颈病变187例分析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2年5月收治的187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与定点活检诊断,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87例宫颈病变患者中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3例,宫颈癌1例,宫颈湿疣6例,慢性宫颈炎128例.宫颈浸润癌活检图像中伴随血管异常,原位癌的镜下图像显示醋酸白上皮、点状血管、白斑等,宫颈病变异常部分在镜下图像中均有显示.结论 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定点活检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度.

    作者:徐红云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择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要建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不同时间去除白细胞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去除白细胞时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3份标本分别留取三段,在采血后1 h~2h、6h~8 h、24 h去除白细胞,进行红细胞C3b受体(RBC-C3b)花环试验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试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RBC-C3b有减低的趋势,采血后1 h~2h、6h~8 h和24 h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BC-IC却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高的趋势,1 h~2h和6h~8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 h~2h和24 h、6h~8h和24 h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去除白细胞时间延长,红细胞免疫功能减低.

    作者:杜志强;任吉莲;昌燕宗;于先桃;罗俊茜;马乐;郝国凯 刊期: 2013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外无痛苦胃镜的风险防范策略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外无痛苦胃镜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2年12月在胃镜室行无痛苦胃镜检查216例患者的资料,及其各环节存在风险的防范措施和效果.结果 麻醉药物不良反应逐年减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逐年减少,医疗风险逐年降低,胃镜室条件不断改善,建立和健全了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机制.结论 对无痛胃镜检查风险进行评估和防范,能有效减少或避免麻醉相关不良事件,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程介;杨仲泽;谢沐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