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CT与MRI诊断及病理

韦永春

关键词: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CT, MRI, 病理
摘要:目的 分析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CT 与MRI 诊断及病理.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 例行CT 检查,8 例行MRI 检查.结果 CT 表现:骨端侵蚀,破坏及突入关节腔内的滑膜结节或肿块.MRI 表现:膜呈结节状、绒毛状增生,呈长T1长T2信号;内有含铁血黄素,则呈长T1短T2信号,临近骨质缺损,骨髓水肿改变.结论 MRI 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诊断具有特征性改变,可以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积脓8例超声诊断分析

    为进一步明确超声对宫腔积脓的诊断价值,笔者对近几年来经超声诊断的8 例宫腔积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 例,年龄60 岁~71 岁,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患者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发热以及不同程度耻骨上及会阴部放射性疼痛,少部分阴道流脓样分泌物或流黄水,有臭味.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L,高达24.2×109/L,中性粒细胞92%.

    作者:李雅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1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12 例大咯血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确定出血部位和靶血管后,用明胶海绵、PVA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结果 11 例立即止血,1 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随访3个月~5 个月,有2 例复发.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是高效、微创、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炳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足月分娩致阴道壁血肿1例报告

    软产道包括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会阴,妊娠后,组织充血,分娩时由于产力、胎儿、保护会阴等因素容易损伤.在笔者多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软产道损伤大多诊断容易,但有1 例阴道壁血肿比较隐匿,现报告如下.1 病历资料产妇,22 岁,宫内孕40 周,孕1 产1,于2010 年11 月13 日11:00 入站待产.

    作者:屈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针刺加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瘫,发病急骤,多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并向健侧歪斜,不能蹙额、皱眉、鼓腮、吹口哨等,损伤在茎乳孔以上者可有舌前2/3 味觉障碍, 损伤在膝状神经节段可出现泪液分泌失常或听觉过敏.其病因至今不明, 一般认为是面神经受到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痉挛,组织缺血、水肿,可能也与局部感染有关, 如因病毒侵犯面神经管内的膝状神经节,常引起耳前疱疹,此类预后较差, 由于侵犯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中医认为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犯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调、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目前尚未有统一的治疗方法,我科采用针刺加超短波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献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36例近期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多见于30 岁~50 岁妇女,以40 岁~50 岁多见[1].传统治疗以手术为主,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UAE)的独特疗效备受人们的关注, 我院于2008 年1 月-2010 年12 月采用UAE治疗子宫肌瘤36 例获得良好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杨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信息量剧增,社会经济发生着巨大变革,也对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护理专业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因此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近年来为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在改革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作者:周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0月-2011年9月3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组)和38例阴式子宫切除术(TVH 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 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但LAVH 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使用率以及住院时间较TVH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较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扩大了阴式手术的适应证和弥补了手术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振苇;何志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1例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提出合理用药建议,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针对具体病例,结合全程诊疗用药和患者个体特点,重点关注抗菌药物、祛痰镇咳平喘药物、糖皮质激素和循环系统等药物的使用情况,拟定药学监护的具体方案.结果 通过个体化治疗及药学监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临床药师必须深入临床,积极参与诊疗的全过程,这是提升专业技能和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剑宏;陈幸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绝经妇女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 对426 例55岁~70岁绝经妇女行阴道超声内膜厚度检测,对子宫内膜过厚者行诊断性刮宫,分析绝经妇女内膜厚度与子宫癌的关系.结果 绝经妇女超声检测内膜厚度小于0.66cm(双层厚度)294例;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6cm(双层厚度)81例;介于二者之间51 例.临床对81例子宫内膜过厚者行诊断性刮宫,17例病理学诊断提示子宫癌或癌前病变.结论 阴道超声检测绝经妇女内膜厚度是筛查子宫癌的重要检查方式.

    作者:李慧林;边静;李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下肢动脉狭窄3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支病变动脉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下肢动脉狭窄32 支,显示病变处管壁增厚或管壁附着大小不等的硬化斑块凸向管腔,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血流变细;下肢动脉闭塞6 支,显示管腔内充填硬化斑块或中低回声血栓,CDFI 显示血流中断,充盈缺损.动脉狭窄部位的血流及频谱显示Vmax/ V相邻正常动脉>2.与X 线血管造影结果 对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97%(37/ 38).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可靠方法.

    作者:程万枝;明丽;马继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结核性胸膜炎微波佐治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5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结核、抽胸液及激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微波物理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包裹性胸腔积液消失快,粘连肥厚明显降低,2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微波辅助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毕炳炎;李菊芬;金佳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 探讨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 对38例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行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数字成像顺行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数字成像顺行下肢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结合,能够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

    作者:石键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0例麻醉体会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一种有效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外科方法,我院2006年7月-2011年3月在全麻复合颈丛阻滞下完成CEA3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9例,女1例,年龄67岁~77岁,平均年龄71岁.ASAⅡ~Ⅲ级,合并高血压28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5例.既往有脑血栓病史者8例,遗留轻度偏瘫,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余患者术前均有头晕、步态不稳、视物模糊,1例单侧视力丧失.经血管造影证实双侧颈动脉狭窄>70%者9例(其中5例一侧完全闭塞),单侧颈动脉狭窄>70%者21例(其中16例对侧狭窄<50%).

    作者:郭志睿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阿魏酸钠治疗狼疮性肾炎36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照组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疗程均为8 周.比较治疗后2 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4h 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SLEDAI 评分下降显著,治疗后244h 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狼疮性肾炎能在较短时间内显著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且能有效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恒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中医对发热的辨证

    1 发热的原因常规对发热的认识: 发热是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失控,或是外来的细菌、病毒侵入体内所引起.以中医理论而言,这完全是错误的,因其错误的医疗、药物的伤害,乃至造成脑炎、脑膜炎、小儿麻痹等诸多不良后果,为什么呢?我们鼻子呼出的气体是热的, 我们的皮肤亦在呼吸散热,排散水分—— 出汗.呼吸、排汗所排出的热气,并非身体的发炎,乃是心肾- 君火、相火上升所产生的体温,即消化营养,产生体能之余热的排放.

    作者:鞠萍;任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双侧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1例

    骨科临床工作中,双侧髋关节后脱位,并且同时两侧股骨骨折的病例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 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1.1患者入院概况患者,女,23 岁,因连环追尾车祸致双侧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入院,入院时意识清楚.患者自诉车祸发生时,正屈膝坐于快速行驶的客车座位上.1.2急诊查体两侧髋关节部软组织肿胀, 无皮损及皮下瘀斑;左右髋部压痛并叩痛;双下肢内收、外旋及短缩畸形,内旋受限;两侧臀部触及股骨头,髋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触及髋关节空虚感及弹性固定,双下肢肢端血运及感觉正常.

    作者:雷沛鸿;张光芬;曾利平;卢正波;陈春;申先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切口脂肪液化28例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8例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A、B 2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2d~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d~5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d~28d.2组患者切口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糖代谢紊乱、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皮下液化腔放置负压硅管引流的方法 可以减少瘢痕面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朝辉;韩国峰;顾志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与电切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 与前列腺电切术(TUR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BPH 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PKRP组(60 例)和TURP 组(56 例),监测、记录患者围术期和术后3 个月复查的相关指标.结果 术前2组临床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平均膀胱冲洗时间、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PKRP 组明显少于TURP 组(P<0.01),各组手术前后IPSS、QOL、PVR、Qmax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KRP 与TURP 治疗BPH 疗效相近,但PKRP 手术安全性更高.

    作者:曹有军;邓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花黄色素心肌保护作用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居高不下且逐年上升的趋势.红花黄色素亦称红花黄素(safflor yellow,SY),是中药红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由多种查耳酮类化合物组成,存在于红花的水溶性提取部位.本研究旨在观察AMI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宫颈糜烂276例激光治疗总结

    目的 观察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276例宫颈糜烂患者排除其他疾病后进行激光治疗.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总治愈率为90.22%.结论 CO2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左小燕;李家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