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用药咨询396例情况分析

刘崇荣

关键词:儿童用药, 咨询, 依从性,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提高门诊药物咨询质量和儿童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接待的396例儿童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儿童用药咨询内容按所占比例排序依次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食、推荐和选择药物、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和其他.其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占到咨询总数的73%.结论 儿童用药咨询是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对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均有一定的作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用药咨询396例情况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药物咨询质量和儿童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我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接待的396例儿童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儿童用药咨询内容按所占比例排序依次为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与饮食、推荐和选择药物、药物成分、药理作用和其他.其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占到咨询总数的73%.结论 儿童用药咨询是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此项工作,对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崇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肛肠病术后外敷太宁乳膏与马应龙痔疮膏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肛肠病术后创面外敷太宁乳膏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59例肛门痔瘘肛裂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99例创面给予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每日2次;治疗组260例创面给予外敷太宁乳膏,每日2次.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4.8%,治疗组有效率为100%.结论 肛肠病术后创面外敷太宁乳膏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爱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异丙嗪和氨溴索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吸氧、平喘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嗪和氨溴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丙嗪和氨溴索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缓解严重喘憋、咳嗽及缺氧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广乐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的疗效.方法 用止嗽散加味对50例咳嗽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 止嗽散加味治疗咳嗽疗效确切而且方便经济,无明显毒副作用,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邢学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某幼儿园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2010年9月3日运城市盐湖区某幼儿园发生一起不明原因食物中毒,共有25例患儿,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诊断结果后确定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连续监测夜间血氧饱和度简易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如何利用连续监测夜间血氧饱和度(SpO2)简易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因存在打鼾、嗜睡等症状患者18例连续监测夜间SpO2.结果 18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低氧血症.结论 在基层医院利用监测夜间SpO2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简易而实用的方法.

    作者:何美燕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变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gn 空腹血糖(FPG)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91例糖尿病患者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英国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用低压阳离子交换色谱法联合梯度规避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存在正相关关系,FPG越高,HbA1c增高越多.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陈雪梅;汤国培;赵赟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活血化瘀治疗妇科杂病

    1 痛经患者,女,17岁,2010年6月26日就诊.主诉:经前及经期腹胀痛持续2年.患者平素月经不调,先后无定期,初潮15岁,月经周期28 d~35 d,每次行经4 d~6 d,经量少,色红挟少许血块.经前乳胀,腹痛甚时伴有恶心呕吐,影响学习.常服去痛片方才缓解.

    作者:崔晶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依从性影响的观察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临床路径,对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护理管理,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护理.于出院后半年进行电话问卷调查,对比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者依从性和哮喘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半年内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引入临床路径可以提升患者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患者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

    作者:李琳;李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死亡的129例患儿的病历资料,筛选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体重<1.5 kg新生儿年均病死率9.2%;胎龄≤32周早产儿年均病死率为9.4%;死亡新生儿中出生48 h内病死率达34.9%.2004年-2009年新生儿直接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感染性疾病、窒息及其并发症、先天性畸形、其他疾病.结论 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及母亲高龄始终是新生儿死亡的高危因素,死亡高危时段在出生后48 h内.感染性疾病、窒息及其并发症是主要的直接死因,先天性畸形致死率增高,疾病谱有扩大趋势.

    作者:邵予;祝万君;李有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碳酸氢钠减轻儿童应用红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减轻小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rythromycin)时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临床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静脉输液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A组63例,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在输液的配制中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B组63例,在输入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时未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观察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病例输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的阳性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患儿应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时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可以大大减少该药物在儿科临床应用的明显胃肠道反应,为合理阶梯应用该抗生素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俊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髌骨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无术后感染,无内固定钢丝断裂退针现象,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个月~10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适应证广泛,髌骨周围软组织刺激症状较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定,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时间相对缩短,且较少发生并发症,费用低廉,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刘建国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析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为了进一步深化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互动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笔者针对药理学实验教学现状,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从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改进教学手段、改变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就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究.

    作者:魏海谅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与质量的关系

    中药炮制是祖国中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历代中医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观察总结出来的,对药物的减毒、增效及转变药性,产生新的药效具有确切的作用.数千年来,中药炮制在防病治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而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炮制的目的则是为了用药安全和更好地发挥药效.

    作者:秦瑞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构建医学营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关键问题.结合我学院医学营养专业筹建工作中的感悟,文章论述了构建医学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具备的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二是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建立课程体系;三是理出一条具特色、可操作的技术路线图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安排.

    作者:刘璎婷;徐轶彦;吴星禄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别嘌醇致老年人严重皮肤损害的分析

    别嘌醇是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主要药物,近年来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尤其是老年人口服别嘌醇后引起各种类型的皮疹及其他损害更需关注.本文通过检索文献浅谈别嘌醇引起严重皮肤损害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原则.旨在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袁秀琴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肩袖损伤患者均采用小切口下肩峰成形加骨锚修复缝合肩袖的方法 治疗,根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术后3 d内肩外展支架固定患肩于外展60°~75°位,1周后开始患肢主动功能锻炼,随访并进行评分.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优16例,良7例,差2例.结论 正确的诊断和合理治疗,适当的功能锻炼是提高肩袖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蒋涛;元占玺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2月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2例,其中5例治愈,7例死亡.结论 引起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较多,常见疾病为脑创伤、脑出血、恶性肿瘤晚期多器官衰竭和重度感染(败血症),对此类患者进行预防性抑胃酸治疗,可防止或减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作者:杨君;张艳;吴宏姣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两种根充技术治疗磨牙C形根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寻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佳的根管充填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下颌第二磨牙 C形根管初诊患者112例,随机分组采用两种根充方法 治疗,摄X线片比较根充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成功率为98.21%,对照组成功率为87.5%,2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热牙胶充填技术对C形根管充填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寇丽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 双硫仑反应36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 探讨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要点.方法 对36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治疗及完善的护理,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 应用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后饮酒或使用含乙醇的药物、食品时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安全用药行为,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庆军;高芳;刘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