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体会

杜记国

关键词:老年慢性阑尾炎, 病理, 诊断, 手术指征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老年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20例老年慢性阑尾炎有16例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3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术后治疗效果均非常满意,腹痛消失.结论 老年慢性阑尾炎诊断困难,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治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设备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 在基层医院800只眼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防盲手术,观察术后1周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每台手术用时10 min左右.除11只眼出现后囊膜破裂外,其余789只眼(98.62%)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5只眼(脱盲率为98.12%),0.1~0.4者14只眼,0.1以下1只眼.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效果好,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不受白内障核硬度限制,能使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是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方法.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抗体P504s Ki-6734βE12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504s、Ki-67、34βE12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及前列腺腺癌(PA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BPH和HGPIN和PAC病理标本各30例,按常规方法石蜡包埋制作蜡块连续切片,进行HE染色及P504s抗体、Ki-67抗体、34β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504s的阳性表达率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组织.Ki-67表达阳性率及增殖指数在PAC组织中明显高于HGPIN及BPH,且随着Gleason分级增高其增殖指数存在增高的趋势.34βE12表达在良性前列腺增生、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中基底膜表达阳性,在前列腺恶性瘤中无基底膜表达.结论 P504s、Ki-67及34βE12在不同病变中表达不同,可用于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淑梅;李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是一种固相免疫测定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特点.ELISA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是发现HIV感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年来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检测HIV普遍使用的方法.其在操作中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影响因素,为消除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强化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HIV抗体检测水平,根据多年检测经验,本文就ELISA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军;李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影响院前救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2010年和2011年2年院前急救的所有病例在抢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结果 936例病例中危重病例265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919例,死亡17例.结论 对院前急救患者要进行反复评估,尽量减少院前和院内衔接时间,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控制死亡和致残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护士出现差错事故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 探讨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分别从差错事故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预防差错事故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只有对差错事故充分认识,才能规范护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总结并分析差错的原因及提出对策,才能完善护理服务,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叶海棠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累及全身的慢性炎症性肺疾病,其为一种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气道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长期预后不佳,以进行性肺功能下降和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尤其以北方地区多见,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作者:安焕竹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1137例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骨碱性磷酸酶(BALP)在临床上的检测意义,探讨其与儿童佝偻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渗滤和全血干化学技术方法,检测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0岁~3岁婴幼儿1 137例骨碱性磷酸酶,对不同年龄BALP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血BALP与佝偻病发病的关系.结果 BALP≤200 U/L 390例,占34.30%;225~250 U/L 522例,占45.91%;275 U/L 189例,占16.62%;≥300 U/L 36例,占3.17%.年龄越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小儿骨碱性磷酸酶测定是婴幼儿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的指标.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与病死率均高.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已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经济负担的第5位,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指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所致的慢性气道阻塞,通气受限的一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特征是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病情常缓慢进展,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作者:郭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CHOP化疗方案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CHOP方案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3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CHOP方案治疗1~14个周期,其中3例配合放射治疗,观察1,3,5,10年生存率.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8.6%(24/35)、45.7%(16/35)、31.4%(11/35)、16.7%(4/24).分期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期比较1,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HOP是目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好的治疗方案,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作者:卫兵;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疗程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治愈率高,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作者:贾青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动态增强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分析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经B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内有局限性病灶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MRI平扫以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穿刺活检、手术病理以及随访情况,总共检出90个病灶,增强MRI的总检出率为88.9%(80/90),与平扫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性的准确率为86.7%(78/90),与平扫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中,动态增强MRI具有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准确性好以及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安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呼吸内科2006年5月-10月收治的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经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39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7例治愈,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采取合理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呼吸道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保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对比剂在CT扫描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碘对比剂是常见的医疗用药之一,主要用于产生组织的X线密度差别以提高病灶的显示率.碘对比剂可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1],我院CT增强扫描通常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如优维显、欧乃派克、碘海醇等.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在结构上去除了羧基和阳离子,使对静脉和蛛网膜下腔的毒性显著降低,并且由阳离子高渗引起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将我科近3年来对比剂在CT增强扫描的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令狐世平;臧芳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改良式剖宫产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改良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行剖宫产566例产妇分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法60例,及改良式剖宫产506例.对两种手术方式在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子宫下段剖宫产法(下段组)手术时间为(45.17±7.18)min,改良式剖宫产(改良组)手术时间为(30.14±5.73)min;出血量:下段组约为(225.61±30.81)mL,改良组约为(343.50±45.83)mL;术后排气时间:下段组(17.8±3.6) h,改良组(46.5±9.1) 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改良法符合人体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粘连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郭优俊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脑卒中后的早期康复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笔者采用同期对照法观察5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2010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18例,均于发病后2 h~3 d就诊.经头颅CT平扫、头部MRI检查确诊,符合脑血管病临床指南诊断标准.脑出血50例,脑梗死68例.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男31例,女28例,平均年龄59岁;对照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0岁.2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

    作者:许灵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高血压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分娩时机选择及对母儿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 对我院1年来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2例,子痫前期:轻度18例,重度16例;子痫4例.产妇全部存活,剖宫产率为60%,新生儿窒息率为15%,围生儿病死率为5%,胎儿生长受限40%.结论 早期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能够有效降低该病发病率,改善母婴结局,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关庆丽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盐酸地卡因胶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安全、简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虽然其在降低出生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未产妇因各种原因做人工流产术者增加,其宫颈管紧窄,影响手术操作,易发生并发症,大部分患者疼痛较重,有的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且影响手术操作及效果.我院采用盐酸地卡因胶浆(5 g∶0.05 g,西安利君制药)行宫颈子宫内膜表面麻醉以扩张宫颈,减轻患者痛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伟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1例,好转7例,死亡2例.结论 通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加强护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明显改观.

    作者:沈红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指导

    目的 探讨合理的饮食指导在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0年10月确诊的GDM孕妇1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0月确诊的GDM孕妇9例作为观察组.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比较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经饮食指导后,血糖控制良好,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饮食指导可有效控制GDM孕妇的血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彭翠灵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压疮患者36例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紫外光理疗及饮食调节全身营养支持等对压疮的疗效.方法 外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结果 治疗36例压疮患者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结论 使用甘露聚糖肽,配合小剂量紫外光治疗和全身营养支持,Ⅱ期压疮一般在7 d内愈合,面积较大者也在15 d内愈合,Ⅲ期压疮30 d内可以痊愈,大大缩短了压疮愈合的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及家庭负担.

    作者:赵平萍 刊期: 2012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