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懿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130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自动出院后死亡3例),生存者6个月后随访,按GOS评级:恢复正常生活20例,轻残92例,重残10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HICH较为理想的方法,创伤小,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符合现代神经外科微创理念.
作者:郭昭宇;张中考;郭丝锦;史昱国;苟继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安阳县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安阳县手足口病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概况和特征.结果 2006年-2010年安阳县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68例,全年均有发病,3月-6月发病率高,约为全年的73.21%;发病人群为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制定有效防御措施,在3月-6月应加大防控力度,控制发病,减少发病率.
作者:韩伯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脏进行性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壁变薄,心律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脏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甚或猝死为基本特征,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极差,一般认为症状出现后5年生存率不及50%.
作者:刘学威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幽默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这一教学方法 其独特的功效.幽默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让一些死板的文字符号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从而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为医院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周德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CH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观察组(比索洛尔辅助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组)5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42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74.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及舒张早期E峰流速/舒张晚期A峰流速(VE/V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LVEDD、LVESD、EF较治疗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LVEDD、LVESD、EF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思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是由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建议作为血细胞分析较理想的抗凝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DTA可使某些患者甚至健康人的血小板在体外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血小板数值假性减低,即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这种现象可引起临床的误诊、漏诊,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本文对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等相关内容加以综述,以期为阐明EDTA-PTCP的发病机制,明确其诊断和避免误诊的发生提供思路.
作者:李盛龙;赵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手部屈肌键粘连松解术的疗效.方法 对于手部掌指关节、近中指间关节屈指肌腱反复、长期粘连挛缩畸形患者,采用指深屈肌腱充分游离配合指浅屈肌腱离断、关节囊舌形瓣松解、游离皮片植皮术及弹性支具早期活动,强调手术中彻底止血、无损伤无张力缝合皮肤及手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结果 术后随访48例,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为1年半,44例屈伸功能恢复正常,4例伸指功能恢复一般,屈指不受限,手指屈伸力量均正常.结论 手部屈指肌腱粘连松解术可有效延长关节囊松解作用,恢复患指屈伸功能.
作者:曹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现如今对放疗摆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影响放疗摆位技术准确性的因素,除机架旋转角度、准直器旋转角度、灯光野的对称性、治疗床的精度,以及技术员摆位熟练程度外[1],还存在着许多其他因素.本文就影响放疗摆位准确性的因素作一分析.
作者:龙戈;崔永辉;朱长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中氨溴索对外科全麻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09年-2011年期间收治的外科全麻手术、采用机械通气治疗5d以上并且成功撤机的64例患者中32例应用氨溴索,并对血气分析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血气分析结果 显示,试验组二氧化碳分压及氧分压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加用氨溴索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系统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大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为了解慢性乙肝患者表面抗原消失前体内乙肝标志物定量数据的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两对半的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利用统计学标准,处理几种常见慢性乙肝类型的数据结构,寻找乙肝标志物的变化规律.结果 从数据中了解到乙肝标志物变化过程中,HBeAg、抗-HBe、抗-HBc的重要性,三种常见类型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定量结果 可见HBeAg均值下降和抗-HBe均值升高;HbsAg、HBsAb在不同类型中变化不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能否判断慢性乙肝的变化规律有待探讨.结论 两对半的定量检测,可以间接反映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活跃程度,掌握病情是否进入好转的变化规律,对药物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崔小凤;王照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保护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日本血吸虫感染+糖尿病模型组(A组)、单纯糖尿病模型组(B组)、阴性对照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A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8周后,与B组小鼠同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C组小鼠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观察小鼠体重与血糖变化.4周后剖杀各组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并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A组在造模后4周左右,体重明显高于B组(P<0.01),血糖明显低于B组(P<0.01),血清中IL-4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1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IL-4升高和IFN-γ下降,调节Th1/Th2免疫偏移,导致Th1反应下调,Th2反应增强.
作者:谭潇;肖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围术期营养支持对术前存在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患者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促进伤口愈合.通过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避免并降低贫血、低体重、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下导致的吻合口愈合不良、感染、肠瘘、后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为手术的成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孙合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2009年-2011年体检的69例患单纯性肥胖症的青少年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心律失常53例,占76.8%;低电压9例,占13%;传导阻滞5例,占7%;ST-T改变23例,占33.3%.结论 通过心电图检查能够初步反映出肥胖对青少年健康的危害,青少年单纯肥胖者应该通过饮食和运动减肥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作者:赵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制订防治措施.结果 28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后恢复胃肠蠕动,经口进食,均治愈.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PGS多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及早发现后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措施临床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李跃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26例手术患者分为大手术组106例,中小手术组220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结果 大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大手术患者加强凝血功能指标监测,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对于防范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干吸法配合粘弹性物质治疗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干吸法配合粘弹性物质治疗晶状体后囊膜破裂68例.结果 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61例(89.7%),7例(10.3%)视力恢复不良.患者术后眼压全部正常,平均(0.65±0.05)mmHg,平均前房深度(2.7±0.8)mm.68例患者均瞳孔正圆居中,未出现瞳孔变形、人工晶状体偏位、脱位或虹膜夹持等情况.结论 粘弹性物质配合应用下,采用干吸法处理后囊膜破裂,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术后反应较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作者:卫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全球常见的炎性肠病类型,是一种黏膜疾病,并发症的倾向较小,并可通过结肠切除的方式治愈,在很多患者中,该病的病情为轻度[1].1发病机制1.1 流行病学特征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现代社会的疾病,并且自20 世纪中期以来它们的发生率在发达国家不断升高.
作者:张焕荣;张俊芳;张培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比较硫酸镁配合热水袋与湿巾治疗会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会阴水肿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肤阴洁湿巾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湿热敷外加热水袋保温治疗,观察对比2组水肿消退时间.结果 2组患者水肿消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硫酸镁配合热水袋湿热敷治疗会阴水肿,水肿消退快、疗效好.
作者:杨生兰;廖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药物应用>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终目标,归纳总结各种疾病用药规律的临床应用学科.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物应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收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作者:高建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药物,并进行血压、血糖等控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以1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周检查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血压、肝肾功能等变化情况,对比分析2组患者前后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并在疗程结束后半年进行随访.结果 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疗程结束后1年进行复查,观察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5例.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怀强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