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威
目的 分析我院内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5月-10月我院内科门诊1800张处方进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结果 18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共有849张,占总处方数的47.2%;849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不合理应用处方共有51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6.0%.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主要有:适应证选择不当15例、用法及用量不合理8例;无效的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8例、抗生素联合应用表现拮抗作用4例;抗生素价格过高16例.结论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在门诊比较常见,医师应不断学习抗菌药物相关知识,加强抗生素使用及管理,加强药学服务工作,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经济、合理.
作者: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2例经过病理学检测确诊的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宫腔镜的诊断结果 与病理学诊断结果 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 宫腔镜诊断结果 为:41例子宫内膜息肉,1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6例子宫颈管的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9例子宫内膜炎,5例子宫颈管的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有107例诊断结果 与病理学诊断相符合,符合率为87.7%.结论 宫腔镜是宫内病变诊断的标准,能够准确诊断更年期异常子宫出血情况.
作者:董剑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性别分组,分析3378例体检脂肪肝的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和性别间脂肪肝患病率及发病危险因素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脂肪肝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378例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4.30%,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脂肪肝患病率有影响的是性别、BMI、GLU、TC、GLU、HDL-C6项.结论 目前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中心性肥胖、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与脂肪肝有很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拥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针对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 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经治疗均痊愈出院,其中4例患者钛夹夹闭止血失败,在发生后20min行开腹修补治疗.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胆囊三角粘连,对于胆囊三角粘连情况严重的患者必须充分掌握胆囊动脉的走行,谨慎操作,避免由于操作问题引发患者的胆囊动脉出血.
作者:张小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单纯阑尾增粗1例,阑尾周围炎性渗出12例(其中10例合并阑尾粪石,2例合并阑尾增粗),阑尾区软组织肿物2例,阑尾粪石伴积气积液1例.结论 螺旋CT能够清楚地显示阑尾及周围组织改变,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蔡振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在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7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运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18个月,16例效果良好,肩关节运动恢复正常范围;1例取出锁骨钩钢板后出现肩锁关节再次脱位,二次手术内固定并重建喙锁韧带,效果良好.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目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佳的手术方法.
作者:席志斌;史彤;冯建立;郑志坚;杨伟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26例手术患者分为大手术组106例,中小手术组220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结果 大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大手术患者加强凝血功能指标监测,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对于防范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小气道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中较早且较容易被侵犯的气道,其功能的改变在疾病早期是可逆的,可能由炎症、黏液栓塞引起;后期小气道出现纤维化、变形、狭窄甚至闭合,此时其功能已不可逆.
作者:吴孟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牙冠延长术在前牙残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44颗患牙)前牙残冠残根达龈下的病例行牙冠延长术,重建正常的生物学宽度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 术后6周修复时牙龈无增生,残根断面暴露符合桩冠修复标准.术后3个月~1年随访,44颗患牙中满意40颗,欠佳3颗,失败1颗,有效率达98%.修复体固位良好,牙龈未见异常,X线显示根尖及牙周情况好,无进行性骨吸收.结论 牙冠延长术与桩核冠修复相结合是有助于患者保存折断至龈下残根修复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燕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围术期营养支持对术前存在的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患者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病死率,促进伤口愈合.通过营养支持,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避免并降低贫血、低体重、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下导致的吻合口愈合不良、感染、肠瘘、后胃肠排空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为手术的成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作者:孙合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2010年2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致肝功能损害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抗病毒治疗入选标准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第二版.患者CD4T淋巴细胞<350/mm(含有奈韦拉平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女性患者CD4T淋巴细胞<250/mm).
作者:李瑞杰;陆文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 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结果 130例患者中死亡6例(其中自动出院后死亡3例),生存者6个月后随访,按GOS评级:恢复正常生活20例,轻残92例,重残10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HICH较为理想的方法,创伤小,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符合现代神经外科微创理念.
作者:郭昭宇;张中考;郭丝锦;史昱国;苟继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整体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大,但在Ⅳ型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愈合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不大.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Ⅳ型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保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提高ERCP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26例ERCP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结果 ERCP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5.77%),包括急性胰腺炎26例(4.9%),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急性胆管炎1例(0.19%),治疗无效死亡;十二指肠穿孔1例(0.19%),转外科手术治愈;上消化道出血2例(0.41%),经内镜治疗出血停止.结论 ERCP技术是安全的,但其并发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避免.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术中的准确判断与处理,以及预防药物的使用是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严格掌握ERCP的适应证、禁忌证,加强内镜医师的技术培训,提高ERCP风险认识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莉;谭跃;黎振林;莫健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方法 及准确程度.方法 对32例住院患者B超结果 和手术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B超准确率.结果 输卵管妊娠29例,卵巢妊娠3例,误诊2例,诊断率为93.7%.结论 B超可为异位妊娠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范永春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ing,AOPP)是内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随着目前医务人员对其诊疗水平的提高,急性期病死率已较前下降,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 已成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如未获得及时诊治常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现将我院1999年3月-2003年4月收治的34例IMS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胡为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2011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两大类.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起的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结论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教育宣传,同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完善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确保受血者健康.
作者:徐敏;王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患者手术情况均较为顺利,随访1年,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患者在预后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国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心宝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107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扩张冠状动脉、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加口服比索洛尔、心宝丸,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2.7%,对照组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给予扩管、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比索洛尔加心宝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近几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严重的疾病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众多心血管疾病中位居前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各种危险因子如病毒、机械损伤、免疫复合物损伤等而使血管局部产生的一种过度的慢性炎性增生反应[1],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内皮细胞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因子、环境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作者:陈蕾;居峰;王爱群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