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元;王化修;邹少娜
目的 观察干吸法配合粘弹性物质治疗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干吸法配合粘弹性物质治疗晶状体后囊膜破裂68例.结果 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61例(89.7%),7例(10.3%)视力恢复不良.患者术后眼压全部正常,平均(0.65±0.05)mmHg,平均前房深度(2.7±0.8)mm.68例患者均瞳孔正圆居中,未出现瞳孔变形、人工晶状体偏位、脱位或虹膜夹持等情况.结论 粘弹性物质配合应用下,采用干吸法处理后囊膜破裂,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术后反应较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作者:卫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药物应用>是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终目标,归纳总结各种疾病用药规律的临床应用学科.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笔者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临床药物应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收效显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有待完善.
作者:高建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粟粒型肺结核和弥散性肺癌的CT影像特征,以不断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4例粟粒型肺结核及14例弥散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重点观察结节的位置和分布、数目、大小、边缘、密度及其他伴随征象.结果 粟粒性肺结核,结节大小平均多小于3mm或大于3mm,结节边界模糊,肺内多伴有增殖灶、空洞等病变,伴有胸膜肥厚者多见;弥散性肺癌结节大小平均多大于3mm,结节边界较清,肺内多伴有实变、不张及支气管管腔狭窄,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者多见.结论 粟粒性肺结核和弥散性肺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对两者的鉴别诊断.
作者:王青安;吴吉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灌注罗哌卡因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硬膜外腔灌注罗哌卡因复合液(200~250mL)16例;常规组:硬膜外注射(25~35mL)16例,2组均7d1次,连续2次治疗为1个疗程.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5,7d治疗效果.结果 1,5,7d的有效率分别为:观察组:86%,92%,94%;常规组:77%,83%,8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硬膜外腔灌注罗哌卡因复合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简单、安全可靠、有效率高、远期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使脊柱的各节段有病变的部位同时得到治疗,能使颈、胸、骶部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消失或减轻,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素萍;闫万里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德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自动弹簧装载活检枪在CT引导下对86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肺占位病变86例,穿刺成功率达100%,诊断阳性率为1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快速、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诊断方法,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确诊价值较大.
作者:张金霞;宋高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是由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建议作为血细胞分析较理想的抗凝剂,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DTA可使某些患者甚至健康人的血小板在体外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血小板数值假性减低,即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这种现象可引起临床的误诊、漏诊,对患者造成伤害,引发医疗纠纷.本文对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断等相关内容加以综述,以期为阐明EDTA-PTCP的发病机制,明确其诊断和避免误诊的发生提供思路.
作者:李盛龙;赵丹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326例手术患者分为大手术组106例,中小手术组220例,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100例为对照组,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结果 大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小手术组手术前与手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大手术患者加强凝血功能指标监测,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对于防范术后并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对2010年6月起1年时间内到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选取100例随机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各50例,同时选取5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空白对照组.检查3组体检者的CysC、Hcy、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肌酐(Cr)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与DN组和非DN组所有检查项目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同时DN组与非DN组比较除HbA1c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ysC和Hcy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sC和Hcy与早期DN关系密切,对肾功能的情况有较早的反映,能为临床诊断DN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秦晓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使用米索前列醇25μg阴道后穹隆放置促宫颈成熟引产,间隔重复给药,大剂量200μg;抽取40例同等条件无催产素引产禁忌证,自愿接受催产素引产者作为对照,常规使用催产素引产.结果 米索前列醇组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催产素组的47.5%(P<0.01).米索前列醇组临产时间明显短于催产素组(P<0.05),且剖宫产率及羊水污染率亦低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 足月妊娠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放置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高,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萍;张建华;加秋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心宝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107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扩张冠状动脉、强心、利尿的基础上加口服比索洛尔、心宝丸,连续观察6个月.评估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2.7%,对照组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给予扩管、强心、利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比索洛尔加心宝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勇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高级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高级护理专业3年制大专2个班的学生作为教学对象,一个班(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一个班(实验班)采用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并采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班学生考试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实验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值得在医学教育中实施和推广.
作者:吕小元;王化修;邹少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医行为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遵医行为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种类、病程、药物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150例高血压患者中服药遵医行为好者60例(40.00%),遵医行为差者90例(60.00%),年龄、药物种类、缺少高血压疾病知识、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论 高血压药物治疗遵医行为差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复杂.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加强老年患者管理、预防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提高遵医行为.
作者:吴云霞;姚德飞;叶现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型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办学,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能力为本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的共性问题,在药物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构建了层次与模块化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并予以实践,新模式在前期的实践中已凸显出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明娟;吕立华;朱琪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安阳县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安阳县手足口病发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流行病学概况和特征.结果 2006年-2010年安阳县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68例,全年均有发病,3月-6月发病率高,约为全年的73.21%;发病人群为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合理制定有效防御措施,在3月-6月应加大防控力度,控制发病,减少发病率.
作者:韩伯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幽默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这一教学方法 其独特的功效.幽默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让一些死板的文字符号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从而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为医院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才.
作者:周德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整体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大,但在Ⅳ型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愈合恢复情况比较差异不大.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进行治疗,Ⅳ型骨折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保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在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辅助排石的疗效.方法 8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直径6mm~15mm)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肾石通4g,每日2次,同时加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mg,每日1次;对照组口服肾石通4g,每日2次,观察3周.结果 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33例(82.8%),对照组22例(5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肾绞痛4例(10%),对照组12例(30%),2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具有促进输尿管结石排出的作用,且能减少肾绞痛发生,可作为输尿管下段中等大小结石碎石后的一种辅助排石治疗方法.
作者:李世强;侯建平;张祺;吴宪伟;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成分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2011年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结果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两大类.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和单采血小板引起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引起的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主.结论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教育宣传,同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完善各种血液成分的制备,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临床输血更加安全,确保受血者健康.
作者:徐敏;王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患者手术情况均较为顺利,随访1年,治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患者在预后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椎管狭窄,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国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儿童尺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4岁~11岁的儿童,可以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多数为双骨折,骨折移位严重,摔倒手掌撑地间接暴力引起桡骨移位严重,骨折多数靠近骨骺或骨骺分离,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我科收治20例,通过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石膏保护3周,术后约3个月达到骨愈合.18例腕关节功能良好,前臂功能良好,2例腕关节背伸稍受限.
作者:尚跃辉;徐江林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