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花
1993年-2011年,我科共行结肠造口手术385例,发生造口旁疝1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结肠造口旁疝病例中,横结肠双腔造口旁疝2例,其中1例系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吻合术后行预防性结肠造口,另1例系低位直肠癌切除吻合后因发生吻合口瘘行结肠造口手术;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旁疝1例,系直肠癌晚期不能进行根治手术者;乙状结肠单腔永久造口旁疝8例,均为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
作者:陈俊生;李新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2010年收治的1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前声像图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19例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误诊为腺肌症并子宫肌瘤,4例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单纯性子宫肥大症,其余的150例基本符合,符合率达76%.病变分布以子宫后壁及均匀弥散性多见,分别占43.9%(87例)和40.4%(80例),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结论 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控制艾滋病是我国政府和防治艾滋病人员的职责,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是全世界的难题.面对不断增加的感染病例,要切实对其进行控制,就必然引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管理的伦理问题,就全世界范围来看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因为目前的政策而得到遏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贫穷落后的国家如果用同一种政策去管理艾滋病患者本身就不是科学的,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采取不同方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防控路子,以立法的形式控制传染源,方可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此提出探讨.
作者:王杰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 筛选婴幼儿腹泻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和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率为56.7%(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婴幼儿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效果显著.
作者:李锦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石椒草咳喘颗粒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减少哮喘儿童的用药副作用.方法 首次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口服石椒草咳喘颗粒8 g/次,1日3次;B组口服缓释茶碱0.1 g/次,12h1次;2组均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日1次,125 μg/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A、B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石椒草咳喘颗粒与缓释茶碱相比,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上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94例临床确诊失眠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与奔豚汤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失眠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去除感染,防止再感染.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是指根管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疼痛和(或)肿胀,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而需急诊处理,如:髓腔引流、去除充填物等.其产生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影响医患关系,如何避免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是口腔科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作者:罗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意外脾损伤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11年腹部手术发生的意外脾损伤.结果 意外脾损伤主要发生于胃部手术11例,其他5例.行全脾切除1例,脾动脉结扎加修补1例,其余行脾部分切除、脾修补和压迫止血.结论 大多数意外脾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损伤后应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全脾切除.
作者:李伟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缓慢,多见于男性,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累及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肋椎关节的滑膜部分及韧带部分,且以髂骨侧侵蚀为明显,初发部位常在膝关节及髋关节处,患者下蹲、弯腰、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加重.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早期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延缓病程进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AS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CT、MRI、核素检查在AS诊断、疗效判断、随访中的价值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何树云;王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三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严重的一种,手术内固定治疗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恢复踝穴的稳定性是学者们的一致观点[1].具体手术方式有多种,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冯金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近年来,阴道分娩时分娩干预不断增加,为确保母婴安全,当产妇会阴弹性差、外阴水肿、胎儿巨大、臀牵引、需做胎头吸引等,常需采用会阴侧切术.据报道,阴道分娩助产时70%采用会阴侧切术,它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手术.
作者:张翠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6例行胆管修补和T管支撑引流术;29例患者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4例患者行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15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很容易导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给予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医师加以注意.
作者:郭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育龄妇女妊娠调查及笔者亲自去农村调查,发现加强保健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有效提高,取得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以来,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孕产妇的情况了解、分析及随访,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有些问题很严重.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措施.方法 35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患者依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30例于4 d~7 d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2例死于感染加重,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电解质紊乱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海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结论 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艳平;李文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分为A组和B组,根据临床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脂肪液化切口经过相应处理后均痊愈,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 d~1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2.1 d;B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 d~2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4 d.结论 及时有效的引流、合理地使用电刀、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王瑞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达20%[1],具有症状顽固,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本病虽是口腔黏膜病,但多与脏腑功能失调、营养缺乏、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感染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综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我们采取辨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如何做到合理用药,一直一来是人类社会对药物治疗的理想与追求.实际上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相当严重,要想推行合理用药,必须对不合理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其不合理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方法,杜绝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杭树娥;侯雄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酮症酸中毒(DKA)的救治心得.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从发病诱因、误诊以及治疗要点归纳总结.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治愈,治愈率为94.1%,死亡2例,占5.9%.结论 在接诊过程中,放开思路,提高对糖尿病酮症不典型临床症状的认识,把握该病治疗中的四大要点,完全可以提高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