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梅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2010年收治的1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手术前声像图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19例子宫腺肌症并腺肌瘤误诊为腺肌症并子宫肌瘤,4例子宫腺肌症诊断为单纯性子宫肥大症,其余的150例基本符合,符合率达76%.病变分布以子宫后壁及均匀弥散性多见,分别占43.9%(87例)和40.4%(80例),而子宫前壁、底部及双角则较少.结论 超声是诊断子宫腺肌症的首选方法.
作者:郭芳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石椒草咳喘颗粒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减少哮喘儿童的用药副作用.方法 首次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口服石椒草咳喘颗粒8 g/次,1日3次;B组口服缓释茶碱0.1 g/次,12h1次;2组均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日1次,125 μg/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A、B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石椒草咳喘颗粒与缓释茶碱相比,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上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育龄妇女妊娠调查及笔者亲自去农村调查,发现加强保健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有效提高,取得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以来,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孕产妇的情况了解、分析及随访,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有些问题很严重.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乳癌手术患者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12月入住我科的40例乳癌患者作为试验组,进入临床路径;将2009年1月-12月的40例未进入临床路径的乳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平均住院天数、等候手术天数、住院总费用、药费、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临床路径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住院天数、等候手术天数、住院总费用、药费均减少(P<0.01),患者满意度大幅提高(P<0.05),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可加快床位周转率,增加医院服务人次,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斛福爱;刘艳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高达20%[1],具有症状顽固,治疗困难,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本病虽是口腔黏膜病,但多与脏腑功能失调、营养缺乏、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感染遗传、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等综合因素有着直接关系,我们采取辨证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牛志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中风的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因中风就诊的患者7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并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37.84%),好转20例(54.05%),无效3例(8.11%),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治愈5例(13.51%),好转12例(32.44%),无效20例(54.05%),总有效率为45.95%,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风患者的发病多因为肝阳较旺,当突然感受风寒时,脾胃发生失调,引起肝阳上升而出现中风.采用中药降低肝阳亢进以及提升脾胃的元气,使能脾胃升降得以恢复,症状得到缓解.
作者:杨军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总结酮症酸中毒(DKA)的救治心得.方法 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3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从发病诱因、误诊以及治疗要点归纳总结.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治愈,治愈率为94.1%,死亡2例,占5.9%.结论 在接诊过程中,放开思路,提高对糖尿病酮症不典型临床症状的认识,把握该病治疗中的四大要点,完全可以提高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水平.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有痛经、月经紊乱、不孕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对两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可疑子宫内膜异位症130例,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91例,其中包括卵巢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症、盆腔内异位.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但经阴道超声检查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为患者争取较早的治疗时机.
作者:刘丽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一实验室3台仪器检测钠(Na+)、钾(K+)、氯(CL-)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为参比仪器,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EP9-A2文件要求,每天收集5份不同浓度的血清,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Na+、K+、Cl-指标.连续检测8 d,记录测定结果,用回归分析对不同仪器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进行评估,以美国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其可比性.结果 3台仪器检测Na+和K+的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1/2CLIA,'88TEa,在允许范围内,具有可比性.而第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CL-的结果偏差大于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不被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应定期对相同测定项目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找出原因,建立恒定校准值,并及时校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生命的前沿阵地.每个来急诊科的患者都希望得到好、快的医疗服务和抢救,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急诊科医疗纠纷也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在急诊科工作10年,现就急诊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作者:戴红果;刘红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94例临床确诊失眠患者,将其分为A、B 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与奔豚汤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住院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方案实施结束后失眠症状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失眠症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侯合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肝癌是十大种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发病26万例,在城市中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全球位居第一.肝癌治疗中手术切除虽然是首选疗法,但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肝癌历来早期发现困难,一旦发现大多数是晚期.上世纪80年代,以肝动脉栓塞术(TACE)为主体的介入治疗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被认为是非手术疗法的首选,主要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膨胀型或包膜型肝癌.其是在影像(X线、CT)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栓塞治疗的方法.
作者:曾素滨;许志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分析精神科医院感染特点,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我院869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6.1%,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上呼吸道、泌尿道、下呼吸道、皮肤软组织为主.感染发生月份以7月、8月、9月多,其次是3月、4月.结论 精神科医院感染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孙碧梅;付金芳;李俊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在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新统计表明,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而处于糖尿病前期者高达15.5%,但人们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很低.国家提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希望通过对糖尿病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给予分类干预和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管理,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作者:郭顺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三踝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严重的一种,手术内固定治疗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恢复踝穴的稳定性是学者们的一致观点[1].具体手术方式有多种,我院2007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冯金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20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理疗(微波)加干扰素治疗和理疗加中药治疗对照比较.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效果都满意.但理疗加干扰素治疗所需费用少、时间短.结论 理疗加干扰素治疗女性尖锐湿疣需时短、费用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桂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是指剖宫产或其他妇科手术后并发的切口及周围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我院2006年-2010年共收治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我们采用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宇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1 000例患者应用抗菌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度、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有50%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时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有40%的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有90%的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式,另外还存在约7.2%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现象.有55例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其他抗菌药品不能比拟的较广的抗菌谱,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其相应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要时刻注意观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停经49 d以内的早孕,近年来广为应用,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而对停经时间较长的患者行药物流产一次性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因阴道出血多,流产不完全,出血时间长,影响了药物流产的推广,因而人工流产仍为目前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两者的特点,我们对于临床上停经9周~12周的早孕晚期需积极终止妊娠的患者两者相结合,在人工流产术前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清宫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