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孢呋辛钠迟发性过敏反应2例报告

汪丽

关键词:头孢呋辛钠, 迟发性, 迟发过敏反应, 头孢菌素, 头孢类抗生素, 现报告如下, 患者, 对症处理, 输液后, 阴性, 脱敏, 停药, 人群, 皮试, 静滴
摘要: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反应并不少见,在过敏反应的人群中,多数为迟发性过敏反应,往往皮试时阴性,输液后发生过敏反应,部分患者静滴头孢菌素数日后再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发生过敏反应.我科2012年1月6日发生2例头孢呋辛钠迟发过敏反应患者,经停药脱敏对症处理后缓解,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检验医学的迅速发展,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在实验室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可重复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各医院检验科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种类较多,有进口的、国产的、全自动的、半自动的、简单的、复杂的等等.一般规模医院的检验仪器配置少则十几台,多则几十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管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些工作人员只使用、不维护;重视维修、不重视维护;重视仪器品牌、不重视操作者素质的提高,这些现象极不利于仪器管理.疏于管理,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可靠,甚至出现仪器故障,不仅检验科工作会出现瘫痪,还可能会引发医疗事故,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活动.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仪器,提高检验质量,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之更有效地为临床服务,是检验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牛玉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艾滋病的控制与立法问题探讨

    控制艾滋病是我国政府和防治艾滋病人员的职责,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是全世界的难题.面对不断增加的感染病例,要切实对其进行控制,就必然引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患者管理的伦理问题,就全世界范围来看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因为目前的政策而得到遏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贫穷落后的国家如果用同一种政策去管理艾滋病患者本身就不是科学的,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背景采取不同方法,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国情的防控路子,以立法的形式控制传染源,方可有效地遏制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此提出探讨.

    作者:王杰锋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超声观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 对1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壁光滑程度,斑块的回声特征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将斑块分为软斑组、硬斑组、混合斑组,比较3组间及软斑块近心端的角度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 软斑组及其近心端的角度大于13°,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混合斑组、硬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玲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45例

    目的 观察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结论 逐瘀疏通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艳平;李文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抗感染、营养对症等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00 mg/(kg·d),治疗组早期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400 mg/(kg·d).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病程缩短,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大剂量、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建明;渠建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儿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治疗组(喜炎平组100例)和对照组(利巴韦林组100例).治疗组予静脉滴注喜炎平5~10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d),每日分2次给药.2组均3 d~5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效果优于利巴韦林注射液.

    作者:张建青;王晓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114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分别从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来衡量氧气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9%,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1±1.4)d和(8.3±1.5)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3±1.5)d和(7.2±1.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增加,临床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疗法对治疗小儿肺炎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灵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浅谈医患沟通在儿科诊治过程中的重要性

    儿科因为患儿年龄特点及家属对医疗救治的期望值过高,成为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为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和声誉,有效的医患沟通、和谐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化解医疗纠纷.

    作者:黄晓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论城乡育龄妇女保健意识之淡薄及危害

    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育龄妇女妊娠调查及笔者亲自去农村调查,发现加强保健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有效提高,取得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以来,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孕产妇的情况了解、分析及随访,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有些问题很严重.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核磁共振扫描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在膝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41例创伤膝关节进行T1W/SE、T2W/FSE、PDWI序列扫描,并与X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441个膝关节检查中MRI诊断343例有关节腔积液,87例骨折,139例骨质挫伤,285例半月板损伤,217例韧带损伤.结论 常规X线只能发现较明显的骨折和关节脱位,MRI能够清楚地显示膝关节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其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X线,有利于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

    作者:雷云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培训是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与我国卫生部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开办,以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创伤救治手册>为教材,重点对院前急救、急诊科、麻醉科医师进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培训.培训首先从省级医院开始,再由省级医院培训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终普及到乡镇医院.

    作者:刘谦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后,总结和统计分析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在同时给予控制脑出血和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后,有92例(占73.6%)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而出院,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另33例(占26.4%)患者在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发生2周内分别死于再出血、颅内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及脑疝.并发癫痫患者主要以脑出血急性期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为主;急性期患者并发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型为主,首次发作第1周内的发生率与第2周内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期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的病死率极高,在治疗时,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并对早期癫痫发作同时给予积极治疗,控制癫痫发作的频次和程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尽早及时有效的治疗,保护脑器官功能,预防癫痫发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马金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及处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胎儿宫内窘迫560例,总结其发生原因,并且与同期正常胎儿组500例分娩方式及产后发生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 223例是由于脐带异常造成,248例是由于胎盘及羊水因素造成,52例是由于母体及胎儿因素造成.37例是由于其他因素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组剖宫产率为70.17%,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5.17%.结论 胎儿宫内窘迫应重视窘迫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正确选择分娩方式,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薛艳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疏肝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肝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疏肝理脾汤;对照组30例予思密达(通用名称蒙脱石散)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疏肝理脾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段玉双;柳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辨证治疗带状疱疹临床体会

    我科2006年-2011年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3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2岁~76岁,病程2 d~3个月.病变部位胸背部12例,腰腹部18例,头面部5例.

    作者:申宝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TURP加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h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引起男性老年人排尿困难原因中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1 病因病理前列腺增生发病有两个必要条件,即有功能的睾丸和老龄.男性在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在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

    作者:尹国君;文志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2型糖尿病社区系统管理效果评价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民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在逐年提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新统计表明,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而处于糖尿病前期者高达15.5%,但人们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很低.国家提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希望通过对糖尿病的全面监测、分析、评估,给予分类干预和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管理,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作者:郭顺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山西某现代化矿井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掌握某矿井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现状,制订相应措施.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对某现代化矿井的职业病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该矿井共有17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部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3 321人.到目前为止,共有尘肺病120例,噪声聋3例.结论 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体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作者:郝朋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结果比对

    目的 探讨同一实验室3台仪器检测钠(Na+)、钾(K+)、氯(CL-)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 以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Lx20为参比仪器,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EP9-A2文件要求,每天收集5份不同浓度的血清,分别在3台仪器上测定Na+、K+、Cl-指标.连续检测8 d,记录测定结果,用回归分析对不同仪器的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进行评估,以美国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其可比性.结果 3台仪器检测Na+和K+的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1/2CLIA,'88TEa,在允许范围内,具有可比性.而第2台644电解质分析仪检测CL-的结果偏差大于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不被接受.结论 不同检测系统应定期对相同测定项目进行比对和偏倚评估,找出原因,建立恒定校准值,并及时校准,保证结果的一致性,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无痛可视人流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内窥式可视无痛人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传统人流的后遗症、并发症等.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要求行人流术的孕妇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术前使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使受术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接着扩张宫颈在内窥式可视系统的监测下完成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人流方式手术.结果 观察组扩宫不费力,相对手术时间短,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 内窥式可视无痛人流是一种先进的无痛人流技术,患者感觉没有疼痛,安全,可信,是各基层医院可推广的人工流产方法.

    作者:李建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