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可视人流临床应用观察

李建青

关键词:无痛, 可视, 人工流产, 短效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内窥式可视无痛人流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以减少传统人流的后遗症、并发症等.方法 将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来我院要求行人流术的孕妇200例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术前使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使受术者迅速进入睡眠状态.接着扩张宫颈在内窥式可视系统的监测下完成手术;对照组使用传统人流方式手术.结果 观察组扩宫不费力,相对手术时间短,有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 内窥式可视无痛人流是一种先进的无痛人流技术,患者感觉没有疼痛,安全,可信,是各基层医院可推广的人工流产方法.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声像档案收集与开发利用的实践探索

    医院声像档案是其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以照片、底片、磁盘、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办公自动化、社会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推进,声像档案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在医院档案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不断强化对声像档案重要作用的认识,注重声像档案的收集和管理,积极开发挖掘和合理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

    作者:赵新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山西某现代化矿井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探讨

    目的 掌握某矿井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防治现状,制订相应措施.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规,对某现代化矿井的职业病防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该矿井共有17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部门,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3 321人.到目前为止,共有尘肺病120例,噪声聋3例.结论 职业病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应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群体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作者:郝朋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浅谈老年人的口腔预防保健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和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老年人的口腔保健成为临床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老年人容易出现食物嵌塞、牙本质敏感、龋齿等疾病,针对这些状况,普及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以及预防方法势在必行.

    作者:李文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超声声像图特点,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评估超声诊断与临床符合率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98例患者中92例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相符,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9%.结论 超声对妇科急腹症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因其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存在异病同图、同病异图现象,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鉴别.

    作者:王香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2010年1 000例患者应用抗菌治疗的病历资料,分析抗菌药物中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频度、细菌耐药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有50%的患者在进行抗菌治疗时使用了氟喹诺酮类药物,其中有40%的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有90%的患者采用了联合用药的方式,另外还存在约7.2%的临床不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现象.有55例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临床不良反应症状.结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其他抗菌药品不能比拟的较广的抗菌谱,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也有其相应的不良反应,在临床用药时要时刻注意观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刘翠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论城乡育龄妇女保健意识之淡薄及危害

    通过对2010年5月-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育龄妇女妊娠调查及笔者亲自去农村调查,发现加强保健知识的普及,保健意识的有效提高,取得的结果还是令人欣慰的.从事妇产科门诊工作以来,通过对前来就诊的孕产妇的情况了解、分析及随访,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有些问题很严重.

    作者:李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卵圆孔未闭导致脑梗死3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38岁,主因双眼视物不清18 d伴理解障碍15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8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不清,行走时右侧肢体经常碰撞物体,于入院前15 d家人发现患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答非所问,不伴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等.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史10年,未治疗;有20年吸烟史,20支/d.

    作者:靳丽娟;狄俊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流产药物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停经49 d以内的早孕,近年来广为应用,有较高的流产成功率,而对停经时间较长的患者行药物流产一次性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因阴道出血多,流产不完全,出血时间长,影响了药物流产的推广,因而人工流产仍为目前终止妊娠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两者的特点,我们对于临床上停经9周~12周的早孕晚期需积极终止妊娠的患者两者相结合,在人工流产术前辅以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清宫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莫匹罗星软膏用于会阴侧切后预防感染观察

    近年来,阴道分娩时分娩干预不断增加,为确保母婴安全,当产妇会阴弹性差、外阴水肿、胎儿巨大、臀牵引、需做胎头吸引等,常需采用会阴侧切术.据报道,阴道分娩助产时70%采用会阴侧切术,它是产科助产常用的一种手术.

    作者:张翠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的逐渐完善,血压和血糖的药物干预、控制较好,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使脑出血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脑血栓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原因是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和医保的建立,使更多的患者能看得起病,走进医院.如何能减轻脑血栓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我们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脑血栓患者121例,结果显示其起到了良好的二级预防和治疗作用[1].

    作者:陈丽明;张义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疾病病因较复杂,一般常规治疗后易复发.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胃及十二指溃疡共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如:西米替丁、呋喃唑酮、山莨菪碱等治疗,目的是探讨奥美拉唑与传统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区别.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淑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配合口服番泻叶显影观察

    目的 探讨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配合口服番泻叶显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4例疑似输尿管结石,经常规探查见有扩张而未查明病因患者,嘱其口服番泻叶后再次探查确定诊断.结果 74例疑似输尿管结石者,口服潘泻叶后B超探查见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中段结石28例,输尿管上段狭窄3例,中段狭窄1例,自行排石2例,非阻塞型3例.结论 B超探查输尿管结石,需要超声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操作技能,若遇特殊病例还需做肠道准备:经实践证明番泻叶的药用功效优于其他泻药,可有效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达到诊断准确,治疗及时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训;余大惠;杨玺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核磁共振扫描在膝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在膝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41例创伤膝关节进行T1W/SE、T2W/FSE、PDWI序列扫描,并与X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441个膝关节检查中MRI诊断343例有关节腔积液,87例骨折,139例骨质挫伤,285例半月板损伤,217例韧带损伤.结论 常规X线只能发现较明显的骨折和关节脱位,MRI能够清楚地显示膝关节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其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X线,有利于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

    作者:雷云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的影响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并发症之一,左室射血分数是反映左室排血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它的降低可出现在心排血量减低之前[1].在应用美托洛尔和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过程中,我们观察了67例不同年龄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此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以及不同疗程的变化特点,从而预防和治疗此类患者的心力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探讨

    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重要、关键的环节之一,其对减少实验室误差,提高检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内容、要素进行分析十分必要.在可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检验报告中,80%可溯源至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操作程序的不规范所致.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有效的先决条件.

    作者:武翠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石椒草咳喘颗粒联用氟替卡松防治儿童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石椒草咳喘颗粒对儿童哮喘的防治作用,减少哮喘儿童的用药副作用.方法 首次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口服石椒草咳喘颗粒8 g/次,1日3次;B组口服缓释茶碱0.1 g/次,12h1次;2组均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日1次,125 μg/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后A、B 2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A组、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石椒草咳喘颗粒与缓释茶碱相比,在儿童哮喘的防治上无显著差异,且未发现副作用.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措施.方法 35例老年人肺部感染合并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氯血症)患者依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5例患者经治疗后,30例于4 d~7 d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2例死于感染加重,2例死于恶性肿瘤,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电解质紊乱若能早发现、早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海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9例患者中6例行胆管修补和T管支撑引流术;29例患者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4例患者行B超引导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15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很容易导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给予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医师加以注意.

    作者:郭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病理质控中的核对与双签字制度

    病理诊断是临床医疗活动中的后诊断,对患者的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病理质控是正确病理诊断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要求非常严格.病理质控分为科内质控和科外质控,而病理质控中的核对与双签字制度在病理诊断流程中可使工作更有序地进行,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做到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及标本的运行情况都一目了然,有效地减少差错的发生,是病理科科内质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白金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49例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低分子肝素钙与丁咯地尔;对照组用706代血浆与脉络宁静脉点滴,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丁咯地尔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706代血浆、脉络宁,且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张琪;梁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