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RP BNP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胡东旭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CRP, BNP, D-二聚体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以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体会

    目的 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 我院急诊根据心电图及心肌酶改变识别的不典型心肌梗死50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1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死亡,1例合并心室纤颤死亡,余48例均经相应的治疗好转出院.结论 对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要详细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认真分析,必要时行心肌酶学检查,以提高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武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心理干预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住院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行心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及紧张焦虑恐惧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紧张、焦虑与恐惧感明显下降,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万旭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门急诊医疗风险重在预防

    门急诊是医院的门户,是社会大众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综合形象评价的窗口.由于门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因此,也是风险高发的部门.2005年以来,全国曾发生多起直接导致医生受伤或致命的恶性事件,其中有16人在门诊急诊过程中被患者家属打伤[1].媒体披露的医务人员被殴打受伤和被刺伤死亡的案件中,门急诊占有较大的比例.另外门急诊工作为医院临床的第一环节,门急诊早期的诊断治疗,对整个医疗过程有引导作用.所以,提高门急诊医疗质量,做好门急诊医疗风险的预防工作,是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关系着医院全程的医疗质量.

    作者:郭亚平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三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和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比.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B组患者使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C组患者使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3种治疗方法的成本-效果情况.结果 经过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效果/成本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但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美托洛尔与氨氯地平相比治疗的成本更低,因而更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周放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涂片镜检在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性.方法 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775例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对异常标本进行血涂片镜检,观察形态学及白细胞分类.对125例异常血常规标本作涂片比对分析.结果 775例患儿中,有125例血常规异常,其中经血涂片确认异常有42例.可见血常规检测假阳率高达66.4%,并且在血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空泡,异型淋巴细胞、幼稚细胞和异常红细胞等现象.结论 血液分析仪检测异常标本,必须进行血涂片观察,以提高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辛小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青海地区112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地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12例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海结核性脑膜炎以边远农牧区患者居多,临床表现多样化;脑脊液检查依然是该病诊断的主要方法.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依赖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作者:张润;姚明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腮腺肿瘤是颌面部临床常见的肿瘤,其中80%为浅叶肿瘤,外科手术是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多采用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浅叶和肿瘤的术式,其缺点是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遗留瘢痕、容易造成面部畸形等.鉴于目前已确认腮腺肿瘤中80%为良性,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仅做浅叶切除即可满足大多治疗的需要,并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术式,目的均是为了降低并发症和减少创伤、术后面部畸形等,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就近年来有关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农达宇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2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将5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本上联合中医内服汤药及针炙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凤海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儿科药物咨询289例分析

    目的 分析患儿家属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医院2011年接待的289例儿科药物咨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占到咨询总例数的66.78%.从咨询药物来分类,主要排在前3位的是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和退热药物.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是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途径,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张青林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14岁以下儿童支气管肺炎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治疗组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咳嗽消失、啰音消失、胸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陈海芳;李菊红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RP BNP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以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健康体检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BNP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胡东旭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根管内负压吸引术在后牙根管预备术后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比较应用根管内负压吸引术与常规开放引流术治疗后牙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76颗患牙按照牙位、年龄段平分为2组,每组88颗患牙.2组患牙均按常规步骤行根管探通,对照组用髓室内置碘酊棉捻开放引流,试验组应用根管内负压吸引术,其余操作同对照组.2组均嘱患者勿应用止痛类药物,3 d~4 d后复诊,若中途疼痛难忍及时来院复诊(即二次复诊).观察记录患者的二次复诊率.结果 2组患者均有二次复诊的情况发生,二次复诊率分别是40.9%与19.3%,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根管内负压吸引术在后牙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朱军利;李军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卵巢癌手术治疗34例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988年4月-2006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5.3%(29/34)、41.2%(14/34)、35.3%(12/34)、17.6%(3/17),死亡共22例,均为复发和转移死亡.分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卵巢癌的死因是复发和转移;应从早期诊治入手,术后规范化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马聪平;刘宽荣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整合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两大利器.本文运用整合的思路,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知识体系,大程度地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引导企业不断强化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识,在企业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整合基础上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施东辉;张红鹰;王丹烽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微波治疗慢性鼻炎80例疗效观察

    慢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包括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发病率高,患者表现为鼻塞、头痛、影响呼吸和睡眠,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极为痛苦.我科使用微波综合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玲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医疗机构如何科学合理用血

    血液及其制品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生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外科手术创伤患者及产后失血的患者抢救过程中血液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然而在许多医疗机构,输血过程中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浅析药库管理

    药品因其特殊性,不能等同于一般商品,对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患者来说,药品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药品质量管理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过程,从药品生产到患者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去执行才能保证其质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因此药库的管理工作事关医院全局,必须得以加强.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就医院药库药品的管理探讨如下.

    作者:任艳;王胜峰;王娟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将12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12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检测和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非常明显,与非脑梗死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强烈的相关性,在临床中值得注意.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IMT检测,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好的帮助和借鉴.

    作者:段红真;刘四清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76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口腔门诊7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分类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63颗(74.1%),有效12颗(14.1%),无效10颗(11.8%),总有效率为88.2%.3种不同情况的病变中,治疗结果大体相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明确诊断后,在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分类治疗,预后良好,大多数患牙能够得以保留.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早剥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胎盘早剥中的价值.方法 对123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盘早剥91例,漏诊32例,诊断准确率为7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具有一定局限性,应提高超声检查技巧、密切结合临床作出诊断.

    作者:许进松 刊期: 2012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