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梅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择189名医生和2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认知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医生、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的认知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其中7个条目内容的重要性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工程活动内容重要性总体认知较好,但对其中部分内容认知存在偏差.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坚定优质护理信念,明确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争取多部门的合作,保障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作者:程思斯;程莉莎;廖春梅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76例肺结核患者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7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与有效护理,痊愈64 例,其余 12例病情控得到稳定控制.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师云霞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和信息的普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微创手术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随之增加.但介入学科在国内起步较晚,其人员、物品、消毒隔离等管理理念还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如外科手术室那样完整的管理体系;随着介入技术不断向高科技、微创方向发展,也迫切需要加强对介入手术的医院感染管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现对介入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浅谈如下.
作者:杜育芳;王琴;段云 刊期: 2012年第27期
肺动脉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其中肺血栓栓塞症是常见的一种类型[1].通常所称的肺动脉栓塞即指肺血栓栓塞症,其发病率高,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重症,是泌尿科患者术后较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重视,掌握肺动脉栓塞的预防,保护高危人群,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及护理工作,把对威胁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降至低限度.
作者:祁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我院收治入院直至分娩的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1年我院收治入院直至分娩的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实行一对一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2组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能力、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通过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科孕产妇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小君;肖薇薇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防治及护理方法.方法 应用宁波亚泰公司产HP-200型血浆净化仪,对95例重型肝炎进行176例次血浆置换,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176例次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52例次,占29.5%.经过相应处理,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危险病例.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的,处理及时整个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周志虹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农村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对45例住院足月分娩时存在乳头异常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根据出现的乳房问题采取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45例乳头异常的农村产妇中有43例成功吸吮乳头并母乳喂养成功,占97.8%,全部乳头异常产妇未发生乳汁淤结和乳腺炎.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绝大多数乳头异常的农村产妇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大大增强其母乳喂养的信心,有效避免乳汁淤结和乳腺炎的发生.
作者:余移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也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根据体温高低通常分为低热(37.4~38 ℃)、中度发热(38~39 ℃)、高热(39~40 ℃)和超高热(超过41 ℃).由于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出现发热且热退后易迅速回升.因此,加强对儿童发热的监护,做好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发热处理的认识,现对影响发热的年龄、发热的不同时期、不同疾病、待诊患者、治疗措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及家庭治疗护理的几个误区等作以下综述.
作者:王金红;阮正英;冯利平;童夏生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每个护士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对医院急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标准更高,任务更加繁重.近年来,我院急危重症患者大量增加,各科常常遇到各类病情骤变的患者需就地抢救和监护,而我院近年来新聘护理人员占到护士总数的59%,普遍缺乏急救护理技术和经验,如何在圆满完成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满足护理职业发展要求,强化抢救急危重症技术系统培训,提高新聘护理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技术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
作者:张迎福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重型脑创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39 例重型脑创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39 例重型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积极护理,治愈出院28 例(71.79%),好转4 例(10.26%),自动出院4 例(10.26%),死亡3 例(7.69%).结论 高龄、昏迷、人工气道、误吸、合并基础疾病及其他部位的损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红爱;邓双艳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老年股骨头置换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况,心率、血压、呼吸,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得分情况.结果 接受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后,试验组焦虑状态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呼吸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及健康教育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疏导加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卫萍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孕产期保健教育;观察组针对产后抑郁的诱发因素,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诱发因素积极采取有目的 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作者:董秀梅;郭立新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9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实施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结果 90例患者情绪稳定,经积极配合治疗均康复出院.结论 观察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护理能力,丰富健康知识,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李珠慧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制订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科发生的3例患者意外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高龄、体能状态差、患有慢性疾病、不良的外界环境、改变体位时陪伴人员照顾不当、责任护士对患者跌倒评估不认真等是造成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因素.结论 对老年高龄、体能状态差、原有基础疾病等患者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护士责任心可防止或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对保障医疗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王志芳.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5):603.].
作者:武瑞菊 刊期: 2012年第27期
临床带教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的后阶段,其不仅关系到护生业务、素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培养,也关系到护理事业的发展.因此,临床教师应从思想、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等各方面给予耐心细致的辅导.
作者:郭凤英 刊期: 2012年第2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国家法制的健全,人们对健康、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上升,在就医过程中应用法律来衡量医疗、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医学科学中还存在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整体护理在全国得到深入开展,整体护理是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全身心护理.因此,沟通在护患关系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思想或情感的过程,对护理工作来说,沟通有着特殊的意义.现将儿科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郭艳蓉 刊期: 2012年第27期
手术室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质,使得许多急诊患者需要在晚上进行手术治疗,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积极配合夜间手术室工作.本文就手术室夜间护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夜间护理质量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曲利红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 根据剖宫产后母乳喂养困难的常见问题,对300 例剖宫产产妇加强宣传教育,进行心理护理、乳房护理、体位护理、营养护理等护理工作.结果 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全面护理,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成功,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 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
作者:马恩巧;杨振霞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对165例70岁以上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常见并发症给予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结果 经严密观察和护理,165例患者均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结论 加强高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必要的呼吸和循环支持,预防、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和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平稳度过苏醒期的关键.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12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 针对来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 800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对儿童家长管理幼儿进行指导.结果 1 800例儿童接受心理护理后容易接受预防接种,家长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预防接种儿童实施心理护理,能减轻儿童的痛苦,做到安全接种,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陈艳娇 刊期: 2012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