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魁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方法,减少误诊、漏诊,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方法 对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病情行个体化治疗,以抗炎、平喘为主,检测大呼气流量昼夜变异率,观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经正规治疗33例(91.7%)治愈,咳嗽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大呼气流量昼夜变异率<20%.结论 准确诊断、正确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的.
作者:赵秀清;范长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钩吻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7年收治的6例钩吻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钩吻中毒患者病情凶险,本组6例早期均出现呼吸抑制,治愈出院4例,死亡2例.死亡的2例患者均死于呼吸抑制,而早期得到机械通气治疗的4例患者均存活.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可治疗钩吻中毒所致的呼吸衰竭,有效降低钩吻中毒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王杰林;李东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膀胱内占位性病变分为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肿瘤性病变以膀胱癌占多数,而非肿瘤性一般为息肉和炎性肿块.笔者在近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患者,为膀胱三角区炎性肿块,术前曾将其误诊为膀胱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家德;王宇;韩兴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手术不能切除的21例食管癌患者放置食管支架,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21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成功,支架置入后梗阻立即解除,近期有效率100%.结论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解决食管癌患者吞咽障碍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忠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关节炎的疗效.对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关节炎45例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临床治愈16例(35.56%),显效21例(46.67%),有效6例(13.33%),无效2例(4.44%),总有效率95.56%,总愈显率82.23%.结论 二仙汤加味治疗更年期关节炎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卵巢囊肿蒂扭转为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1]的卵巢囊肿可以发生扭转,常见于年轻妇女,儿童期少见.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少有报道,尤其是合并子宫异常的更少见,我院于2009年5月-2010年4月集中收治了4例儿童卵巢囊肿蒂扭转合并子宫异常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红;尚铁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描述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MRI表现,探讨MRI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的患者,女10例,男1例,年龄14岁~51岁,病史1年~8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或精神症状.在出现症状1个月~5个月内行头部MRI扫描并结合临床资料对MRI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MRI图像显示为弥散性白质或灰质异常信号6例;局灶性异常信号3例,其中1例合并出血;2例显示为正常.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病因复杂,MRI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其主要作用不仅在于发现病变并确定诊断,而且在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婉君;彭剑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吸收光谱分析,是医学检验专业高职(专科)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我们在采用全国统编的配套教材<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1]进行此项实验时,认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叙述过于简单,不便于学生操作;而且通过反复实验,并利用镨钕滤光片校正仪器,我们按照该教材操作方法[2],实际测得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470 nm~620 nm内具有两个固定的吸收峰,与教材中列出的吸收峰波长有一定差别.
作者:吴敏珍;马少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基础、CT动态改变及早期诊断.35例患者双侧股骨头行CT扫描,并进行CT分期.结果 35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49个,其中Ⅰ期16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及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15个,表现为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Ⅲ期及Ⅲ期以上18个,表现为骨硬化、骨碎裂和关节面塌陷,髋臼缘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结论 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范围,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直观真实的影像学支持.
作者:胡小庆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甲亢性复视中的作用.对16例甲亢性复视患者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按疗程肌注、口服,配合甲泼龙注射剂在麻痹肌止端附近注射及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 用药10 d左右复视症状改善,1个月左右复视完全消失.停药后2年内无1例复发.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性复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良好.
作者:吴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0岁.因四肢多发性包块3年,伴双膝胀痛、活动轻度受限1个月来我院就诊.查体:双侧肱骨上段、股骨远端、胫腓骨近端及远端触及皮下多个大小不等、凹凸不平不规则的骨性突起,质硬、固定,多呈对称性分布,无明显压痛,皮温皮色正常,双膝关节屈伸轻度受限.
作者:郑明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稽留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2组均适时清宫处理.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相比对照组自然排出率高(74%),宫颈扩张效果好,出血少,清宫容易,无需二次清宫,术后恢复快,痛苦小(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郝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判断心肌损伤方面,心肌酶谱的检测尤为重要.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2010年收治的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9例,治愈率为97.5%,死亡1例,病死率为2.5%(1例老年人肝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应尽快明确诊断,根据病情不同予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中,一定要正确解决好出血、组织感染与器官修复三者的关系.
作者:洪祎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患病因素、临床表现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胃癌等的基础病因密切相关.此外,尚有少数胆管、胰腺疾病及全身性疾病亦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8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均表现为呕血与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发热、氮质血症,11例死亡.联合应用胃十二指肠镜、X线钡餐检查,血常规、便常规、肝功能,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有助于诊断.结论 上消化道大出血近年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且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急,变化快,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应争分夺秒,积极抢救.
作者:张治沛;曹娟;周高东;谢欣;刘胜会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7年-2009年我院共行桡骨上段骨折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合并尺骨骨折17例;桡骨骨折内固定存留取出18例,其中合并尺骨钢板取出12例.损伤骨间背神经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富强;冯金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培养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外,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罗清平;刘璎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9年-2010年,我国江苏扬州某皮蛋之乡,河南济源,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等多地相继爆发了儿童铅中毒的事件,主要为冶金加工排放的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目前,铅中毒已成为我国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儿童铅中毒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阳泉市城区托幼园所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为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评价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纵向比较的方法对阳泉市城区2006年-2009年集体及散居儿童身高、体重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儿童龋齿,佝偻病、贫血、肺炎、腹泻(四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以此评价城区连续4年以来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结果 4年间散居儿童体重和身长的超均值率均比集体儿童高,且其间的差距在逐年增大.儿童患龋率逐年上升,年龄越大患龋率也随之增大;此外,儿童营养性贫血、肺炎等患病率逐年下降.结论 我市城区托幼园所儿童体格生长总体水平良好,但今后仍然应加强口腔龋齿的预防保健工作,加强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以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马引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疼痛的疗效.60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洗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60例,治愈54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卢少方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