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早期诊断

胡小庆

关键词:股骨头, 坏死,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基础、CT动态改变及早期诊断.35例患者双侧股骨头行CT扫描,并进行CT分期.结果 35例共发现股骨头坏死49个,其中Ⅰ期16个,表现为星芒状结构变形及骨质疏松和骨硬化;Ⅱ期15个,表现为骨硬化及囊状透亮区;Ⅲ期及Ⅲ期以上18个,表现为骨硬化、骨碎裂和关节面塌陷,髋臼缘增生、关节间隙狭窄等.结论 CT特别是高分辨率CT能清楚地显示早期股骨头坏死病变范围,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直观真实的影像学支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韧带断裂体会

    目的 探讨张力带钢丝在髌韧带断裂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过去9年间收治的13例新鲜髌韧带断裂患者张力带钢丝固定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均采用手术Ⅰ期修复断裂髌韧带,术后组织愈合好,术后随访2年~3年,整体效果满意.结论 新鲜髌韧带断裂可手术Ⅰ期完成张力带钢丝固定,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周志康;程俊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儿童铅中毒的教育

    2009年-2010年,我国江苏扬州某皮蛋之乡,河南济源,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等多地相继爆发了儿童铅中毒的事件,主要为冶金加工排放的污染,导致儿童铅中毒.目前,铅中毒已成为我国儿童健康的第一杀手,所以加强对青少年儿童铅中毒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纤颤患者应用普伐他汀的疗效观察

    心房纤颤(房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0%~15%,通常会增加病死率和脑栓塞发生率.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作为可以改善心血管患者预后的调脂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其非调脂作用也对改善心脏疾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邰秀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探讨

    耳鸣耳聋是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耳聋以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的问题之一.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多由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耳鸣、耳聋.外因多由风邪侵袭,壅遏清窍或突然爆响震伤耳窍引起.

    作者:何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体会

    我院检验科自2007年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以来,2008年进一步完善了报告的流程和细节,逐步得到了临床的理解和支持,在此,仅就3年来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谈一些笔者个人的体会.

    作者:潘义勤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头颅CT非标准基线定位法在脑出血血肿穿刺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头颅CT非标准基线定位法在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头颅CT非标准基线定位法对56例头颅CT扫描时非标准基线的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的患者进行体表定位后穿刺引流,并进行穿刺准确率分析.结果 血肿穿刺成功率达100%,穿刺引流管均放置于血肿腔内,定位穿刺点偏差<1 cm.结论 头颅CT非标准基线定位法适用于头颅CT非标准基线的高血压脑出血幕上血肿的患者进行体表定位后穿刺引流,适合无立体定向仪的基层医院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的术前定位.

    作者:类家豪;孙安;张华翔;林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献血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献血不良反应多指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头晕、虚弱、出汗、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属迷走神经血管性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很大.

    作者:张迎奇;吴志民;水波;陆小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基层餐饮卫生安全的做法及体会

    我国县乡基层由于经济相对落后,餐饮单位忽视卫生投入,管理及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及卫生知识水平偏低,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导致餐饮卫生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安全隐患风险性大.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餐饮安全整治,我们在基层积极探索餐饮安全整治的做法,积累了一定经验,在此与同行交流,以臻完善.

    作者:武革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性复视16例体会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在治疗甲亢性复视中的作用.对16例甲亢性复视患者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按疗程肌注、口服,配合甲泼龙注射剂在麻痹肌止端附近注射及针灸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 用药10 d左右复视症状改善,1个月左右复视完全消失.停药后2年内无1例复发.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甲亢性复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良好.

    作者:吴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红蛋白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改进建议

    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吸收光谱分析,是医学检验专业高职(专科)课程<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我们在采用全国统编的配套教材<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指导>[1]进行此项实验时,认为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叙述过于简单,不便于学生操作;而且通过反复实验,并利用镨钕滤光片校正仪器,我们按照该教材操作方法[2],实际测得氧合血红蛋白(HbO2)在470 nm~620 nm内具有两个固定的吸收峰,与教材中列出的吸收峰波长有一定差别.

    作者:吴敏珍;马少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型错误1例原因分析与预防

    血型鉴定正确与否事关患者的生命安全.血站应当保证发出的血液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其品种、规格、数量、活性、血型无差错[1].据统计,在所有的输血死亡事故中,每年因ABO血型不相合而导致的输血死亡居首位[2].

    作者:徐瑾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6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Bard-Mesh-Per-fix-Plug产品,对2002年12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随诊6个月~5年,所有患者无复发,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青、中、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均可选择做无张力疝修补术.

    作者:张忠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心肌酶谱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的第一位死因.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判断心肌损伤方面,心肌酶谱的检测尤为重要.

    作者:张红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50例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处理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稽留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2组均适时清宫处理.结果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相比对照组自然排出率高(74%),宫颈扩张效果好,出血少,清宫容易,无需二次清宫,术后恢复快,痛苦小(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郝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40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对2005年-2010年收治的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治愈39例,治愈率为97.5%,死亡1例,病死率为2.5%(1例老年人肝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应尽快明确诊断,根据病情不同予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中,一定要正确解决好出血、组织感染与器官修复三者的关系.

    作者:洪祎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抢救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抢救的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包括取坐位、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生命支持及对症处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连续应用.结果 缺氧恢复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正常时间、有效率等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通过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收缩力,纠正氧合,稳定血压,改善肾血流对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立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肱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有限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28例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百分制标准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8个月(5个月~24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退出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5个月~7个月,优2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军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大肠癌肝转移综合治疗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大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经验.将6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A,B,C,D,E 5组,观察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大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率.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方法:手术切除,射频或冷冻或微波消融,肝动脉栓塞化疗,全身化疗,中医、中药等,目前大多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而手术切除是目前治愈的佳方法,不轻易放弃手术,不轻易单用全身化疗,单纯中医中药不被采用.

    作者:王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膝关节僵直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近2年来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从手术部位、手术材料、术后关节制动时间等方面来分析.结果 20例股骨干骨折手术患者发生膝关节僵直3例,发病率达15%.主要影响因素在于:手术部位、术后关节制动、手术操作的轻重度、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及骨折的严重程度.结论 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由多种因素导致,妥善处理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可防止膝关节僵硬的发生.

    作者:陈至生;张铭;许乃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7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行保守治疗,3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修补手术30例,胃大部切除2例,均治愈.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常用术式,效果可靠.

    作者:马金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