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供应室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方法的探讨

罗喜连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 供应室, 分阶段教学, 教学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实习生应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方法对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在供应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人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采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2组教学的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结果 2组在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兴趣、实习计划落实、个人综合素质、理论与操作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优于传统带教法,前者更利于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开胸手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落实开胸手术康复护理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8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按术前康复指导和术后康复护理两个阶段进行.结果 58例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运用康复护理能使开胸手术患者早日康复,降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康小琴;张淑林;张鲜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后溢尿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分析长期留置导尿患者更换导尿管后出现溢尿的原因,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1 例更换导尿管后出现溢尿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更换导尿管后溢尿的发生率.结论 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及严格执行灭菌技术操作,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导尿管型号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可以减少溢尿的发生率.

    作者:陆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川芎嗪+鸡血藤)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敷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活血化瘀治疗,常规护理;敷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敷施治.结果 敷药组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结论 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并予以恰当的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张利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理调查、护理治疗、生命体征心电变化的观察、健康教育、康复活动指导、预防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2例死亡.结论 及时就诊治疗、心理护理、搞好基础护理、康复活动指导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简化护理文书书写促进护士贴近患者

    护理文书是护士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标等资料的总称[1],是护士观察、评估判断患者的护理问题,以及为解决其而执行医嘱、护嘱或实施护理行为的记录.它以文字的形式,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所以护理文书既是护理工作的真实反映,也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法律文书.

    作者:乔美玲;赵兰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影响静脉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相关因素,制订预防措施,以达到预防或减少输液中微粒污染的目标.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使用过程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针对引起输液微粒污染的各种途径,制订微粒污染的预防措施.结论 静脉输液微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引起血管栓塞、静脉炎、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管理的技巧是指对管理工作中难以测量或不可捉摸部分的把握.而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基层管理者,是应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线指挥员,其既起着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又担负着科室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1].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笔者结合7年来担任基层医院护士长的管理经验,就护士长的管理技巧作如下探讨.

    作者:肖丽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功能锻炼与健康教育对骨折患者的重要意义

    随着整体护理在医院开展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1],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成为疾病康复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功能锻炼是通过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患者患肢的肌肉、关节活动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促进患者全身局部血液循环.骨科患者正确、适量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尽早地、大范围地恢复患肢功能,促进机体早日康复[2].骨折患者在拆除石膏、夹板后往往会发现受伤的肢体明显变细,关节活动也不像伤前那样灵活,骨折固定的时间越长,患者的年龄越大,这种现象就越严重,有的甚至造成终身残疾.

    作者:徐丹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产道血肿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产道血管损伤或断裂而皮肤或黏膜相对完整,血液在局部积聚形成的血肿,对产妇的危害很大,它是造成产后出血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产道血肿是产时和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不显性出血,常容易忽视,且出血量不易计算,以至于耽误处理治疗,给产妇造成严重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不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道血肿的发生率,我们要及早预防,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积极处理.现将我院2007 年3 月-2009 年3 月阴道分娩所发生的产道血肿分析如下.

    作者:洪芸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超声刀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 在手术中的使用配合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0年8月110例手术中应用超声刀的护理配合.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因器械故障而影响手术进度及出现并发症.结论 手术室护士充分了解超声刀的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能够保障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提高手术配合效率.

    作者:邹玉英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护理执业告知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告知义务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护士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法制的不断完善和人们物质生活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保健的要求不断增强,医疗护理的纠纷随之上升,必然影响到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信誉.

    作者:徐秋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学解剖实验课中常见的学生心理反应及对策

    解剖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而解剖实验教学是本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实验室学生通过亲眼观察、亲手触摸尸体标本和模型能进一步加深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的是尸体标本,对于初次学习解剖学的学生来说,不免会产生好奇、紧张、恐惧及厌恶等心理反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因势利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汪茂胜;崔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供应室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供应室护理实习生应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方法对护理教学的影响.方法 将在供应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人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采用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2组教学的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结果 2组在教学方法满意度、学习兴趣、实习计划落实、个人综合素质、理论与操作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组式分阶段带教法优于传统带教法,前者更利于激发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罗喜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有效的护理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本组病例全部安全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使其获得与自己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宣教内容度过手术期,无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在缓解疼痛,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及提高行走能力等方面均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许多影响疾病康复的不利因素,保证手术的成功和促进患肢功能康复.

    作者:陆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颅骨修补术患者围术期97例护理

    目的 总结颅骨修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97 例因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头部备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体位、引流管、营养、康复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97 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平稳,积极配合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 例护理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正确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莉;邹文彬;周正华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提升患者信任度的护理技巧

    患者的信任有助于提高疗效,化解矛盾纠纷.应注重树立护士真诚的护理道德操守,训练技术基本功、常见技术性问题处理技巧,加强语言性技巧、催款问题处理技巧,以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技巧等.

    作者:胡亚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的术中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中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76 例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尤其是准备足够的温热生理盐水,并在术中维持灌洗液温度和压力.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中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邹维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在呼吸内科接受持续吸氧的430 例患者,通过观察、提问、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结论 通过加强持续吸氧患者夜间管理,可使氧疗效果明显改善,吸氧患者依从性提升,家庭照顾效果得到改观.

    作者:刘温温;王妙娜;宋妮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浅谈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措施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护士所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已被认为是一种职业危险.而护士的身心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护士职业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更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充沛的精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护士职业压力,提高护士心理承受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士职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作者:安媚;李红梅;孙菡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目的 改进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能力,培养新形势下具备各种技能的护理人才.方法 分析实习生及老师在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 保证了护理计划的落实,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及护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结论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只有科学地安排讲课,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才能为临床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知识、懂业务的高素质专业护理人才.

    作者:吴春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