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花;邓雪珍;郑惠珍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NICU的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应用头及四肢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结果 腋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成功率为91.2%,头部及四肢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成功率为52.5%,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可靠,可以保证患儿的有效救治,为持续静脉营养、及时用药提供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景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4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组痊愈率(44.29%)、显效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86%,24.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8 5,P=0.007 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李翎;吴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加强术侧鼻腔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组33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仔细及术后术侧鼻腔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佳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氧疗是数十年来常用,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及湿化产生噪声问题,2010年8月-11月我科应用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并与传统湿化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噪声产生、氧气湿度与患者反应的差异,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水凝胶仿生学氧气湿化及输送系统应用于临床氧疗,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和按需足量输送氧气的同时,消除了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及湿化时产生的噪声,有助于患者安全的保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结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建立有效的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0例骨科住院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消瘦率、低白蛋白血症率及营养不良贫血率进行调查.结果 消瘦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10.7%,38.0%,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白蛋白血症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11.3%,21.3%,差异有显著性(P<0.05);营养不良贫血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22.7%,39.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率,且住院期间未能得到改善,须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欧慧芳;王刚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母婴分离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平常集体宣教的方式,试验组则实施一对一人文护理方式.结果 试验组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8.5%,护理服务满意率达100%.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人文关怀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是佳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许孟希;姚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自1989年首次在云南边境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率在我国逐年上升,艾滋病由中国边远向内地,农村向城市蔓延.2000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HIV感染已达100万人,艾滋病不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而且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的常见病与致死性疾病之一.因此,依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开展HIV抗体检测势在必行,艾滋病抗体管理也随之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以肾小球滤过率快速下降为特点的综合征,目前其精确定义仍不确定,因为现有实验室检查尚不能判定肾功能的突然变化.肾脏具有一系列功能,包括分泌激素、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血压,目前,临床仍以尿量及血清肌酐来监测肾功能并指导临床治疗.尽管对ARF 作了许多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及死亡,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作者:郑立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高血压是由于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相关调查[1]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即目前高血压患者达到1.6亿.不少患者由于缺乏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常识,致使本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自2006年我院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我们加强了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自我控制血压的能力,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郭艳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难点及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提高认识,选择脑卒中患者180例进行早期康复教育、康复训练.结果 护理人员转变了重治疗、轻康复的观念;180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脑卒中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韦明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防范或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风险衡量与评估机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引起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管理经验.结果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患关系处理良好.结论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注重夜间管理可有效降低妇产科的护理风险.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耳鼻喉科门诊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扩展.患者来院挂号、检查、诊断、取药、治疗,首先接触的是门诊,它既代表着医院的形象也是医院的窗口.耳鼻喉科门诊是患者来往较多,人员流动较大,情况较复杂的场所,更是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1].耳鼻喉科门诊工作对于满足患者的需求,完成医院的社会职责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艺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培养手术室高学历的护理人员,适应外科时代的飞速发展.方法 根据护生实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将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运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中,以培养护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结果 期望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实施2年来取得理想成效.结论 期望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护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ICU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大手术后,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需要及时合理诊治;患者无家属陪伴,自理能力差,导致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技术和医疗设备要求高,家属希望了解病情、治疗等,一旦不满易发生医患矛盾.因此,做好ICU的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孔令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我院2008年-2009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菊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服务,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方法 在预防接种护理实践中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完善沟通技巧,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提高预防医学诊疗服务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结果 通过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技巧,充分体现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提高了工作质量及护理水平.结论 完善预防接种门诊护士的护理的技巧是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作者:熊龙莲;李开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火针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7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火针疗法结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心理护理及治疗期间的护理,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结果 7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10个月,平均5~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总有效率达91.4%.结论 火针结合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并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是治疗OA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放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放疗效果.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ICU危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烦躁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4年6月-2010年9月我院ICU收治的113例危重患者烦躁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在本组113例患者烦躁的主要原因有:安置各种管道不适、痰液阻塞、护理失误、病情变化等.结论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人性化管理及管道护理,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袁芳;梅琳;曾秀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 将61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总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成活率、功能康复优良率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实验组评定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试验组评定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疗效总评指数、成活率、功能康复优良率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正确的健康教育对保障手术效果非常必要.
作者:温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