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胡结养

关键词:一次性吸氧管, 临床效果, 氧气湿化液, 噪声问题, 患者安全, 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噪声产生, 氧疗, 新陈代谢, 细菌培养, 系统应用, 污染, 输送, 湿化过程, 生命活动, 低氧血症, 水凝胶, 仿生学, 对照组
摘要:氧疗是数十年来常用,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及湿化产生噪声问题,2010年8月-11月我科应用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并与传统湿化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噪声产生、氧气湿度与患者反应的差异,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水凝胶仿生学氧气湿化及输送系统应用于临床氧疗,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和按需足量输送氧气的同时,消除了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及湿化时产生的噪声,有助于患者安全的保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护理、术后监护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梅;陈小春;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小儿川崎病30例护理体会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严重的是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破裂等致死性并发症.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我院2008年-2009年共收治川崎病患儿3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日本1984年9月修订的川崎病诊断标准[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菊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NICU的1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应用头及四肢静脉建立静脉通道.结果 腋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成功率为91.2%,头部及四肢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成功率为52.5%,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腋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可靠,可以保证患儿的有效救治,为持续静脉营养、及时用药提供了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景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综合医院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病情况,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为制订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床边检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6%,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84%;感染率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高达20.0%;在各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构成比大,为42.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全院平均为12.7%,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应用率高的科室均为ICU,分别达到100.0%和71.4%.结论 医院须加强对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作者:罗婵清;周霓;郭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耳鼻喉科门诊的概念有了很大的扩展.患者来院挂号、检查、诊断、取药、治疗,首先接触的是门诊,它既代表着医院的形象也是医院的窗口.耳鼻喉科门诊是患者来往较多,人员流动较大,情况较复杂的场所,更是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地方[1].耳鼻喉科门诊工作对于满足患者的需求,完成医院的社会职责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艺华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的个体化营养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模式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低蛋白饮食(LDP)的营养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个体化营养模式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全天饮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肌酐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的血ALB、Hb及SC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LB、Hb及SCr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模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缓肾功能衰竭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赵士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12月162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试验组实施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的整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经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且对护理工作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佀春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加强护患沟通预防医疗纠纷发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人们的法制和维权意识已普遍增强.患者已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接受服务的群体,在就医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权利,对医疗机构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医疗纠纷的发生,究其原因,有不少纠纷是因护患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有些护士服务意识不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善于和患者沟通,从而引起患者的不满,导致患者的投诉.和谐的护患关系在预防医疗纠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护士,在工作中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是护士和患者通过语言或肢体、表情的交流达到思想和感情的传递与反馈,从而获得信息,达到互相理解的过程.

    作者:刘小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0例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溶栓治疗、抬高患肢、保暖、肢体功能锻炼、避免在患肢行静脉穿刺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10例患者至出院时全部治愈,无并发肺栓塞,静脉复通,肢体局部水肿消退.结论 子宫切除术后对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李爱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护理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植物类抗癌药,是通过促进微管的形成和稳定而妨碍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肿瘤作用[1].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主要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而发挥作用,具有疗效确切、抗瘤谱广、抗癌活性高等特点[2].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我们对我科22例晚期乳腺癌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萍;李苗;王芝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4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组痊愈率(44.29%)、显效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86%,24.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8 5,P=0.007 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李翎;吴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的进步,临床教学作为学生-护生-护士的纽带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真实患者的护理实践,是人生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而艰难的经历.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忽略学生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专业感受,而其才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和核心[1].临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作者:杨春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不遵从医嘱56例行为调查及分析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不遵从医嘱行为,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健康及用药指导.详细登记其姓名住址、电话、用药等情况,做好患者记录.3个月后随访其遵医情况.结果 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遵从医嘱.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针对其不遵从医嘱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氧疗是数十年来常用,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解决氧气湿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湿化液污染及湿化产生噪声问题,2010年8月-11月我科应用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为患者进行吸氧,并与传统湿化方式的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噪声产生、氧气湿度与患者反应的差异,湿源物质细菌培养情况.零感OT-MⅡ型一次性吸氧管的水凝胶仿生学氧气湿化及输送系统应用于临床氧疗,在保证氧气加湿效果和按需足量输送氧气的同时,消除了传统氧气湿化液污染及湿化时产生的噪声,有助于患者安全的保护,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结养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应用鼻内镜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术后加强术侧鼻腔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 本组33例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稳定,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加强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仔细及术后术侧鼻腔的护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佳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ICU护理风险的原因及管理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ICU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大手术后,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需要及时合理诊治;患者无家属陪伴,自理能力差,导致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技术和医疗设备要求高,家属希望了解病情、治疗等,一旦不满易发生医患矛盾.因此,做好ICU的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孔令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讨防范或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风险衡量与评估机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引起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管理经验.结果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患关系处理良好.结论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注重夜间管理可有效降低妇产科的护理风险.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癌症病死率很高,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使患者饱受折磨,约50%~80%的癌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尽管在止痛方面取得巨大进展,但对癌痛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痛患者而言,癌痛的出现和加剧常被患者和家属视为肿瘤复发、转移及治疗无效的信号,并成为他们为恐惧的问题[1].癌痛的折磨造成的行为和身体的变化也给家庭带来了精神上的压力,而这又反过来影响着患者,加重患者的痛苦,使病情不断恶化.因此做好癌痛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能够使患者变被动为主动地接受教育,使之达到治疗的佳状态.

    作者:王存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骨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骨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建立有效的营养支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0例骨科住院患者入院、出院时的消瘦率、低白蛋白血症率及营养不良贫血率进行调查.结果 消瘦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10.7%,38.0%,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白蛋白血症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11.3%,21.3%,差异有显著性(P<0.05);营养不良贫血率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为22.7%,39.3%,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骨科住院患者中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率,且住院期间未能得到改善,须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欧慧芳;王刚祥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期望理论在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培养手术室高学历的护理人员,适应外科时代的飞速发展.方法 根据护生实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将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运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中,以培养护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结果 期望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实施2年来取得理想成效.结论 期望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护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