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梅;陈小春;杨海燕
目的 探讨眼科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眼科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眼科护理安全措施的实施,使眼科护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制订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可保证眼科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邱美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病情况,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为制订医院感染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床边检查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当日所有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56%,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84%;感染率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高达20.0%;在各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构成比大,为42.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率全院平均为12.7%,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联合应用率高的科室均为ICU,分别达到100.0%和71.4%.结论 医院须加强对神经内科等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作者:罗婵清;周霓;郭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而护理质量又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护士长作为医院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担当着病房的管理者、护理业务带头人、带教老师等多种角色,护士长行为正确与否及其领导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目前,我国医疗市场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求医关系转变到对等关系、法律关系、供求关系等,这就要求新时期护理管理者不能仅凭过去经验式方法管理,除具备较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业务素质、奉献精神、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素质外,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运用管理艺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刁秀芳;李俊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防范或减少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应用风险衡量与评估机制,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引起妇产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总结相应管理经验.结果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患关系处理良好.结论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注重夜间管理可有效降低妇产科的护理风险.
作者:谭荣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ICU患者多为危重患者,大手术后,病情复杂且变化快,需要及时合理诊治;患者无家属陪伴,自理能力差,导致护理工作量大,对护理技术和医疗设备要求高,家属希望了解病情、治疗等,一旦不满易发生医患矛盾.因此,做好ICU的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者:孔令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植物类抗癌药,是通过促进微管的形成和稳定而妨碍细胞有丝分裂达到抗肿瘤作用[1].顺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主要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复制而发挥作用,具有疗效确切、抗瘤谱广、抗癌活性高等特点[2].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我们对我科22例晚期乳腺癌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萍;李苗;王芝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介绍专科护理小组在机械通气患者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方式.方法 成立机械通气专科护理小组,建立机械通气护理标准,实施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结果 提升了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了护士专科护理实践能力,同时医护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结论 成立专科护理小组有利于提升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陈赞美;黄松彬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性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按新生儿性别进行分组,测量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观察新生儿性别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结果 女婴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男婴,经产妇显著(P<0.01).结论 采用积极的护理对策可预见性地预防和减少期盼男婴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莉佳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的进步,临床教学作为学生-护生-护士的纽带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真实患者的护理实践,是人生职业发展非常重要而艰难的经历.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而忽略学生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专业感受,而其才是学习活动的主题和核心[1].临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作者:杨春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为门诊输液患者提供主动服务,提高患者对输液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输液前对患者做好护理评估,输液中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人性化主动服务,输液后及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为患者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咨询服务.结果 门诊输液患者对护士门诊输液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结论 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主动服务,输液过程中规范护士操作和服务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培养手术室高学历的护理人员,适应外科时代的飞速发展.方法 根据护生实习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将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运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中,以培养护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结果 期望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实施2年来取得理想成效.结论 期望理论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护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者:杨志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12月162例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试验组实施以健康教育为目标的整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经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且对护理工作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佀春爱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模式对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低蛋白饮食(LDP)的营养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个体化营养模式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全天饮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血肌酐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的血ALB、Hb及SC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ALB、Hb及SCr改善更加明显(P<0.05).结论 个体化营养模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缓肾功能衰竭速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赵士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希望得到规范化的宾馆式的、家庭式的、温馨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满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现代护理管理者重要的理念之一.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1],其服务提供者及被服务者均为多元的社会人群,他们对外界的刺激有较高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即使是优秀的护理人员也难免会在服务中出现失误,令患者不满或投诉[2].服务补救作为服务营销理论中一个新概念很快应用到了各个服务领域,也被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所重视[3],应用在急诊护理工作中也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玲;袁娟;范文娟;旷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放疗效果.结果 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参与治疗,提高放疗效果.
作者:高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40例住院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组痊愈率(44.29%)、显效率(30.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86%,24.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8 5,P=0.007 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李翎;吴丹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飞速提高,人们的法制和维权意识已普遍增强.患者已将自己定位于一个接受服务的群体,在就医过程中,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权利,对医疗机构治疗和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医疗纠纷的发生,究其原因,有不少纠纷是因护患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有些护士服务意识不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善于和患者沟通,从而引起患者的不满,导致患者的投诉.和谐的护患关系在预防医疗纠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护士,在工作中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努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是护士和患者通过语言或肢体、表情的交流达到思想和感情的传递与反馈,从而获得信息,达到互相理解的过程.
作者:刘小莉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5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7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护理、术后监护及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晓梅;陈小春;杨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母婴分离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母婴分离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平常集体宣教的方式,试验组则实施一对一人文护理方式.结果 试验组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8.5%,护理服务满意率达100%.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人文关怀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是佳的护理方式,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护理服务的需求.
作者:许孟希;姚翠兰 刊期: 2011年第18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强调人文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已成为当今医院现代化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科病房也不例外.但儿科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成人不同,他们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往往思维活跃,缺乏规律,不稳定.心理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绪情感表露直接、单纯,适应能力较强,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加之疾病的困扰,语言表达能力及机体的耐受性差,使其住院后与医护人员敌对心理强烈,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缺乏.现将提高儿科患者依从性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镇生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