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少华
目的 总结意外伤的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寻求出佳救治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意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护资料.结果 108例患者院前死亡3例,急诊住院手术77例,急诊观察15例,门诊随诊观察13例.结论 意外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危重患者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进行早期分类、分别救治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李翠华;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腰椎间盘手术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术前指导、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 通过术后回访,术后患者的治愈率明显提高,患者的并发症减轻,病程缩短.结论 围术期系统的护理措施及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王晶冰;徐秀荣 刊期: 2011年第21期
随着高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胎儿电子监护(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EFM)已经成为产科不可缺少的检测手段.妊娠后期单纯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并不能完全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须行胎儿电子监护——无负荷试验(NST)的筛查,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变化,以了解胎儿的储备能力.然而在监护中经常会出现异常反应,现将胎儿电子监护异常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宋爱玲;袁黎黎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满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需求.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药物、运动、预防并发症及出院等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血糖控制较好,遵医行为提高.结论 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韦明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营养输注泵进行肠内营养的疗效,降低患者鼻饲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将60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用营养输注泵泵入15~50 mL/h;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鼻饲管,调节滴速为30滴/min,24 h更换1次输液器.均采用恒温器加热及温开水冲管,比较2组鼻饲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呛咳、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营养输注泵滴入营养液可降低鼻饲所致不良反应,且安全、操作简便.
作者:冯爱爱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在护理模式转变之际,使患者在美的环境中安心治疗,早日康复.方法 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同时,应用护理美学知识,在病区建立一个美好的环境,护士将行为美、心灵美、语言美应用于临床护理.结果 护理美学的应用使患者在治疗康复之中始终处于佳状态.结论 护理美学能调节患者心理,使其心情愉快,并在治疗康复中处于佳状态,使患者早日得到康复.
作者:肖冬梅;吴秋霞;张秋娟;刘育慧;张红添 刊期: 2011年第21期
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是发生心搏呼吸骤停的患者,在采取有效的心肺脑复苏措施后,虽然自主血压恢复,但仍有数小时的昏迷,并常伴有数天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主要原因为再灌注损伤所致.这类患者可完全恢复,复苏后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保证,现将我院ICU成功救治1例心肺复苏后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方全凤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适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期达到佳疗效.方法 通过对98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术前护理干预,将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时,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做好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98例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糖尿病性白内障围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可为手术成功提供保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苏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护理的新观点.方法 长期跟踪、择时护理,指导患者择时监测血压,择时服药,择时饮食,择时心身休息.结果 25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到正常或理想水平,且长期保持稳定状态.结论 择时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值、体重指数,减轻心理抑郁情绪,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晓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尤以1岁半以下的婴儿多见,发病季节多在9月-12月,故亦称为秋季腹泻,是秋冬季引起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儿童在5岁以前都受到过轮状病毒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11亿~1.35亿例轮状病毒腹泻病例,导致65万名婴儿死亡.在我国,每年也约有1 800万名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死亡3万~4万例.
作者:严绮绮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 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过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 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 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是预防、避免新生儿脐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化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感染性疾病科是医院内一个专门诊疗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特定的留观场所,它所收治的患者均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非典型肺炎等,在此场所从事诊疗、护理的医务人员均为易感的高危人群.因此,如何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成为医疗界所关注的焦点,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作者:朱爱芳;邓雪珍;王雪珍 刊期: 2011年第21期
上睑下垂是眼部整形较为常见的手术,额肌瓣悬吊术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主流手术之一.2005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对48例重度上睑下垂进行了矫治,同时给予了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洁;李安梅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技术在压疮(主要是深度压疮)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5例压疮患者应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 5例患者经过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4例又经植皮治疗或骶尾部轴形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术后创面愈合,1例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结合自体皮植皮术或皮瓣修复术对治疗难愈性压疮有较好的疗效,而有效、及时的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刘俊青;唐娜;景福琴;孙聪北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在ICU重症患者引流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80例伴有胸腔积液的危重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研究组)42例,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38例.加强穿刺管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2组引流效果.结果 中心静脉穿刺管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配合细致的护理,中心静脉导管代替胸腔穿刺引流治疗胸腔积液其患者耐受性好,操作简单,适合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伟芳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全院护士男性患者导尿操作的成功率.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对临床操作中男性导尿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操作教学方案,并组织全院临床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 男性导尿一次操作成功率由原来的70.5%提高到83.3%.结论 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操作失败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操作教学方案,进行全院性的护士培训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男性导尿临床操作成功率,提升全院护理质量水平.
作者:莫丽容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对全院非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包由各科室分散式管理转为由供应室集中式管理,采用分步骤实施方法,先易后难,先住院科室器械后门诊科室器械,再手术室器械和外来器械.结果 集中管理模式下的医疗器械包合格率明显高于分散式管理.结论 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包由供应室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器械包的质量,并能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段伟辉 刊期: 2011年第21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部队医院,不仅承担着卫勤保障、为各支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的艰巨任务,而且担负着地方院校的教学任务.如何管理与带教好每一位实习生,使她们在获得相应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是带教老师和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问题.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靳红娟 刊期: 2011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11例截肢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早采取心理疏导和护理.结果 11例患者均能正确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截肢患者的疾病预后,影响患者面对生活的态度,其关键是及早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胡跃芬;吴端兰 刊期: 2011年第21期
腰椎管狭窄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导致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我院2007年6月-2010年2月对1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了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其目的 是在彻底减压的基础上强调腰椎生物力学的稳定,减少并发症[1,2],同时实施了规范的腰椎管狭窄症保留棘突韧带减压手术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