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易皮肤牵张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23例

段天玉

关键词:简易, 皮肤牵张器, 治疗, 骨筋膜室, 综合, 植皮, 肢肿胀, 推广应用, 切口, 皮肤回缩, 经济负担, 基层医院, 患者, 缝合, 创面, 整洁, 外观, 痛苦, 术后, 价格
摘要: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因患肢肿胀,创面较大,待患肢肿胀消退常在1周以后,此时切口两边皮肤回缩,不能一次缝合,故常需植皮,这样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创面所植皮肤外观不整洁.我院应用简易皮肤牵张器缝合切口,操作简便,无需植皮,效果良好,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推拿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肩背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痛苦[1].目前,治疗肩周炎多采用针灸、理疗、推拿和神经阻滞等方法,疗效不一.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对54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针灸理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霄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尿干化学分析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观察

    目的 通过对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的可靠性.方法 对800例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化学分析结果假阳性率为10.61%,假阴性率为2.71%.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法,虽然其标本用量少,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但其仍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分析.

    作者:马巧英;张月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胃癌的CT诊断和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胃癌CT表现,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腹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胃CT检查能首先发现病变,是值得肯定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如结合胃钡餐、胃镜检查,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韩忠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利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8例大面积皮肤软缺损患者,持续保持负压引流,并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量、性状、气味,以及周围循环,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记录创面情况,且根据情况留取标本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且植皮修复手术均一次性获得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能够减少创面污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正确观察及护理能为间断清创、植皮时机提供依据,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大大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李丽芳;薛精灵;集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通心络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2例分析

    目的 观察通心络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心络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2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建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规注入液量的探讨

    气囊导尿管又称球囊尿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替代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性小,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尿管密合程度大等优点.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多见因注液量不同而引起患者疼痛、烧灼不适、尿管脱出的现象.为了了解合适的气囊注入固定液量,我科对同期普外科手术患者注入固定液量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润娥;雒建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静注甘露醇致患儿头皮坏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甘露醇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在静脉注射时常因药物浓度高,滴速快而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引起胀痛,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重者皮肤变红,呈硬索状,有的甚至管腔闭塞,静脉截流,穿刺点以上的静脉塌陷[1].现将我科甘露醇静脉注射致1例患儿头皮坏死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申旭妮;魏贵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磨牙纵裂38例保守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磨牙纵裂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38例纵裂磨牙采用保守治疗及全冠修复,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的38例纵裂磨牙,经过2年随访均无自觉症状,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 磨牙纵裂通过保守治疗可以保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特征.结果 123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17例,占95.2%;而110例非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28例,占25.5%.在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颈动脉内斑块形成比例远高于无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苗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掌指骨骨折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掌指骨骨折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掌指骨骨折15例(20处).结果 20处骨折均为解剖复位,无内固定断裂或术后骨折再移位、延期愈合及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X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周~14周,平均8周.关节功能按TAFS评分标准,优1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小型钢板及螺丝钉对掌指骨骨折可提供坚强内固定,不仅可以加速骨折愈合的时间,同时可早期功能训练,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与耐药及对策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fer.pylovi,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革兰阴性菌,定植于宿主胃内胃黏液层下胃小凹表面以及肠道黏膜的胃上皮化生区域.幽门螺杆菌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极高的细菌,约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而我国是感染率较高的国家,约为50%~80%[1].目前已公认Hp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2],Hp的根除治疗可明显降低溃疡发生率、胃癌的危险因素及MALT淋巴瘤的缓解率.因此Hp的根除治疗在胃肠病中极为重要.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0例无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疗效满意.结论 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较传统开腹阑尾切除疗效满意,具有术中寻找阑尾容易,术后切口感染少,肠粘连、肠梗阻少,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王金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基于PDCA循环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理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226例纳入高血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进行基于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管理前后的知、信、行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信念形成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实用性.

    作者:薛荃;汪胜红;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铅与儿童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环境中对儿童健康威胁大的金属元素是铅.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一环境同一接触水平下,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危害远远高于成人,这是因为婴幼儿及儿童对铅的易感性强,吸收率高,接触途径多的缘故.本文将铅对儿童的毒性作用、接触途径、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郭焕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简易皮肤牵张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23例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因患肢肿胀,创面较大,待患肢肿胀消退常在1周以后,此时切口两边皮肤回缩,不能一次缝合,故常需植皮,这样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创面所植皮肤外观不整洁.我院应用简易皮肤牵张器缝合切口,操作简便,无需植皮,效果良好,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段天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1次,治疗组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2次.观察2组1 d后声音嘶哑减轻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2,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急性喉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永红;韩培卿;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眼眶内侧壁骨折CT诊断浅析

    目的 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征象及诊断要点.方法 2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病例均行常规眼眶轴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结果 显示骨折线7例,眶内壁塌陷、移位、重叠、断裂11例,眶内壁无明显中断仅曲度有改变2例.同时合并眶内直肌肿胀,眶内及眼睑积气,内直肌内侧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筛窦积液、积血等间接征象.结论 CT不仅能发现眶内侧壁骨折,还可显示眶内侧壁内陷的深度,是目前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平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救护理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急、变化迅速、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因病致贫的灾难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人数约5万~7万,其中不乏自杀患者,如何准确判断病情、精确治疗、合理护理,让各类情况中毒的患者用小的费用完成抢救及治疗,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张锦;王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剖宫产术患者8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满意率均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2组均未见明显头痛发生,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基本无差异,2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成功率高、阻滞完全且损伤小等特点,是剖宫产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亲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口腔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方式及效果.方法 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相结合方式,包括诊室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结果 经过规范化培训,实习生基本掌握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并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以保证,达到了规范要求.同时增强了实习生个人防护意识,减少了职业暴露发生概率.结论 对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规范化培训,能提高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规范操作行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职业暴露概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俊;徐宁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