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1年26期文献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的290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雾化治疗组(B组),均经1周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46%,B组为93%,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好,治愈率高,无痛苦,价格低,患儿易接受.

    作者:高进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偏瘫患者卧位的观察与分析

    目的 探讨偏瘫患者平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着力点的保护,降低压疮发生率.方法 对336例患侧肢体肌力0~3级的患者在30,60,90,120 min时,观察记录在平卧、健侧卧、患侧卧位时的着力点及受压时间的改变情况.结果 通过加强对偏瘫患者各种卧位身体着力点的保护,降低了压疮发生率.结论 对偏瘫患者(肌力0~3级)着力点和时间的观察与分析,可以降低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心理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新枝;王芳芸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婴幼儿肺炎的9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在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 mg,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5 mg,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辅助治疗.观察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沐舒坦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风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择期剖宫产术患者80例,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与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时间短于硬膜外阻滞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效果、肌肉松弛满意率均优于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2组均未见明显头痛发生,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基本无差异,2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成功率高、阻滞完全且损伤小等特点,是剖宫产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亲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 mg,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结果 46例患者治疗期间获得有效止血,32例直接进入绝经期,占64%;停药后,8例月经稀发,占16%;6例恢复正常月经,占12%;一次治愈率达92%.停药半年后复发4例,改用他法治愈.治疗后血FSH和P平均水平较用药前下降,LH略升高,血清E2在治疗前水平偏高,治疗后降至卵泡期水平.治疗前后FSH、E2和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张瑞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掌指骨骨折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掌指骨骨折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小型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型掌指骨骨折15例(20处).结果 20处骨折均为解剖复位,无内固定断裂或术后骨折再移位、延期愈合及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X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周~14周,平均8周.关节功能按TAFS评分标准,优1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 小型钢板及螺丝钉对掌指骨骨折可提供坚强内固定,不仅可以加速骨折愈合的时间,同时可早期功能训练,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微创术治疗小脑半球出血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半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颅脑CT定位,钻颅侧脑室穿刺引流、小脑血肿清除术治疗小脑半球出血26例.结果 术后3个月26例ADL分级:Ⅰ级10例,Ⅱ级6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Ⅵ级2例(死亡).结论 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小脑半球出血效果好,创伤小.

    作者:王连海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3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评估,比较脑梗死患者与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特征.结果 123例脑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17例,占95.2%;而110例非梗死患者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28例,占25.5%.在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伴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颈动脉内斑块形成比例远高于无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苗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通心络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2例分析

    目的 观察通心络并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心络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2组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和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建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行阑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情况.结果 9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0例无1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疗效满意.结论 用腹腔镜治疗阑尾炎较传统开腹阑尾切除疗效满意,具有术中寻找阑尾容易,术后切口感染少,肠粘连、肠梗阻少,痛苦小等优点.

    作者:王金贵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硝普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8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继续采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12.5 mg、多巴胺100 mg,疗程3 d~5 d.结果 显效38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小花;李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煤矿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煤矿职工与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 2010年9月对同煤集团2 208名工人进行原发性高血压调查.结果 2 208名工人检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1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7.71%,其中有106例不知道自己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知晓率为72.89%.通过询问病史,126例有家族史,占32.23%;42.97%的患者没有就诊,对高血压的危害不了解;合理膳食知晓率为75.96%;高脂摄入率为78.7%;吸烟率为74.17%;嗜酒率为70.33%.结论煤矿职工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为17.71%,高于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3%~10%),且呈逐年增高趋势,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李静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导乐分娩

    导乐分娩是指由一位有分娩经历并有经验的助产师在产妇临产后以谈心的方式沟通,了解产妇对分娩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产妇提供一对一的持续的心理、生理护理,感情上给予支持并协助分娩,使产妇以积极轻松的心理完成整个分娩过程.

    作者:王玉红;师俊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静注甘露醇致患儿头皮坏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甘露醇临床应用相当广泛,但在静脉注射时常因药物浓度高,滴速快而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轻者引起胀痛,沿静脉走向向远处放射,重者皮肤变红,呈硬索状,有的甚至管腔闭塞,静脉截流,穿刺点以上的静脉塌陷[1].现将我科甘露醇静脉注射致1例患儿头皮坏死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申旭妮;魏贵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目前,糖尿病呈流行趋势,成为日益增长的全球性危害,这是21世纪公众健康所面临的大挑战,据世界糖尿病联盟估计,全世界共有1.94亿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临床上常用、方便、安全且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护理人员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诺和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正确使用诺和笔,能够良好地控制血糖,还可以保护胰岛功能.由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使糖尿病患者学会自行妥善保管、正确使用诺和笔注射胰岛素,也成为护理工作的另一重任,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患者长期稳定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我科2009年5月-10月共收治使用诺和笔3的糖尿病患者5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痰热清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少数也可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引起.痰热清注射液是由北京继发堂中药研究所与河南新谊医药集团共同研制开发,由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黄芩、连翘等中药组成,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和抗惊厥等作用[1].

    作者:杨宏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简易皮肤牵张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23例

    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因患肢肿胀,创面较大,待患肢肿胀消退常在1周以后,此时切口两边皮肤回缩,不能一次缝合,故常需植皮,这样不仅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增加患者痛苦,同时创面所植皮肤外观不整洁.我院应用简易皮肤牵张器缝合切口,操作简便,无需植皮,效果良好,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段天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糖尿病的预防和社区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社区中一种发病率高、增长速度快、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引起.本病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向高脂肪、高能量、低纤维改变,而体力活动相对减少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预防和社区护理干预是提高家庭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

    作者:崔小花;李晋芳;田芬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査分析.结果 住院精神患者骨折发生以精神分裂症多见,同时与季节、年龄、住院时间、精神病病情有明显关系.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骨折以发生意外较多,与患者抗拒住院、应用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等密不可分.日常护理时应注意饮食合理搭配,多进行室外活动,同时注意环境设施的改善,加强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管理与防范.

    作者:高玉霞;朱秀琳;杨向东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均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1次,治疗组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1~2次.观察2组1 d后声音嘶哑减轻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1.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52,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急性喉炎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武永红;韩培卿;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围术期气道管理策略的临床探讨

    临床上有许多情况,如外科手术和危重病救治过程中,均要求进行气道管理.而全麻死亡病例中约有30%因插管困难引起(尤其是基层医院),麻醉诱导期间插管困难发生率约为1%~4%[1].通常认为,在患者不能维持足够自主通气的情况下,临床医生无法借助常规器械和技术来维持其有效的辅助通气,即为发生了困难气道.

    作者:鲁向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特重烧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特重烧伤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即使没有吸入性损伤,早期也可并发急性肺功能不全,加上特重烧伤患者易出现肺部并发症,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呼吸道管理.本文通过对15例特重烧伤患者救治的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出呼吸道管理的一些临床经验.

    作者:张文权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规注入液量的探讨

    气囊导尿管又称球囊尿管,作为普通导尿管的替代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对黏膜刺激性小,内固定稳定,无需胶布固定,插入后尿管密合程度大等优点.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多见因注液量不同而引起患者疼痛、烧灼不适、尿管脱出的现象.为了了解合适的气囊注入固定液量,我科对同期普外科手术患者注入固定液量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润娥;雒建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口腔专业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方式及效果.方法 确定培训内容,采取岗前集中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相结合方式,包括诊室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结果 经过规范化培训,实习生基本掌握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并在临床工作中自觉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发生,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以保证,达到了规范要求.同时增强了实习生个人防护意识,减少了职业暴露发生概率.结论 对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规范化培训,能提高实习生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知识水平,规范操作行为,减少交叉感染,降低职业暴露概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王俊;徐宁宁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磨牙纵裂38例保守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磨牙纵裂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 38例纵裂磨牙采用保守治疗及全冠修复,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的38例纵裂磨牙,经过2年随访均无自觉症状,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结论 磨牙纵裂通过保守治疗可以保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尿毒症患者的护理

    尿毒症是一种较严重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很大影响,不能治愈.正确的日常护理能够缓解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保护患者残存肾功能,并且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作者:王林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由于种种原因易于出现低血糖,症状多不典型,若得不到及时处理,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脑损害,故临床上需早期发现、治疗低血糖症,以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我院1999年-2009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症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设;范瑞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弥散性腹膜炎411例综合治疗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弥散性腹膜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切口感染.1998年2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措施防治411例弥散性腹膜炎手术切口感染,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耿建军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脑转移瘤CT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3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多发性脑转移瘤37例,单发16例.发病年龄集中在40岁~60岁,男性较多,发病部位多见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内灰白质交界区,原发病灶多来源于肺癌.结论 CT能够为临床诊治脑转移瘤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颅内占位性病变,并有明显原发病灶者有助于脑转移瘤的鉴别诊断,特别是肺部或乳腺有原发病灶者.

    作者:赵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尿干化学分析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观察

    目的 通过对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探讨尿干化学分析法的可靠性.方法 对800例尿液标本分别进行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镜检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化学分析结果假阳性率为10.61%,假阴性率为2.71%.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法,虽然其标本用量少,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但其仍不能代替尿沉渣镜检分析.

    作者:马巧英;张月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CR在床旁摄影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CR在急诊床旁摄影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312例患者床旁X线摄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R应用于床旁摄影,减少了重摄率和废片率,拓宽了影像信息并降低了辐射剂量,在床旁摄影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结论 CR床旁摄影片对比度与清晰度良好,废片率低,病变显示清晰,显著优于传统X线摄影.且操作简便,诊断准确、及时,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作者:贾传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3例输尿管结石进行分析,并与逆行肾盂造影、X线平片、膀胱镜等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输尿管结石以末端常见,中段难显示.结论 高度充盈膀胱、双侧对比法、多体位扫查利于超声显示结石.

    作者:王瑞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眼眶内侧壁骨折CT诊断浅析

    目的 探讨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征象及诊断要点.方法 20例眼眶内侧壁骨折病例均行常规眼眶轴位和冠状位薄层扫描.结果 显示骨折线7例,眶内壁塌陷、移位、重叠、断裂11例,眶内壁无明显中断仅曲度有改变2例.同时合并眶内直肌肿胀,眶内及眼睑积气,内直肌内侧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筛窦积液、积血等间接征象.结论 CT不仅能发现眶内侧壁骨折,还可显示眶内侧壁内陷的深度,是目前诊断眶内侧壁骨折直接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平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胃癌的CT诊断和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胃癌CT表现,评价CT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患者的CT表现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能清楚地观察胃癌病变全貌以及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但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和腹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胃CT检查能首先发现病变,是值得肯定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如结合胃钡餐、胃镜检查,能为临床及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韩忠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超声对肝硬化与胆囊病变关系的探讨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肝硬化患者胆囊疾病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肝硬化患者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胆囊疾病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124例肝硬化患者32例并发胆囊结石,14例并胆囊息肉样病变,62例为胆囊壁增厚毛糙、双边影、胆囊内沉积物等.结论 肝病与胆囊疾病关系密切,超声检查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疾病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王金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输血前的四项检测,了解患者输血前传染病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5 468例输血患者的血液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人类免疫缺陷(HIV)抗体、梅毒(TP)抗体检测.结果 5 468例中HBsAg阳性率11.2%,HCV阳性率0.3%,HIV阳性率0.02%,TP阳性率0.2%.结论 受血者输血前进行四项检测,不仅对患者与医务人员自身健康有益,而且可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对防止和减少因输血治疗引起的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红霞;许子珍;拓娇;吴员员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声像图.结果 超声检查提示阑尾炎者为1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 高、低频探头联合扫查对急性阑尾炎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郝玉香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前置胎盘20例超声诊断分析

    前置胎盘为常见的晚期妊娠阴道出血性疾病之一,为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无痛性子宫出血,出血可为间歇性、多发性、反复性,大量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多次反复性出血也可致严重贫血,常危及母婴生命.因此,超声显像检查晚期妊娠是否有前置胎盘极为重要.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低场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59例膝关节创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和MRI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WFT2*WI.分析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结果 本组59例X线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MRI检查显示51例韧带损伤,46例半月板损伤,48例骨挫伤和软骨损伤,所有病例都合并不同程度关节囊积液.结论 MRI对显示膝关节软骨、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病变及骨挫伤有明显优越性,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作为膝关节术前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有祥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基于PDCA循环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目的 研究PDCA循环理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226例纳入高血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的患者进行基于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管理前后的知、信、行进行比较.结果 管理前后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信念形成情况、健康行为形成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实用性.

    作者:薛荃;汪胜红;刘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针灸推拿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肩背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肩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痛苦[1].目前,治疗肩周炎多采用针灸、理疗、推拿和神经阻滞等方法,疗效不一.2007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对54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下手法松解,配合针灸理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霄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自拟缩泉丸加减治疗小儿尿床病65例

    目的 观察自拟缩泉丸加减治疗小儿尿床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缩泉丸加减(韭菜籽、益智仁、乌药、山药、桑螵蛸、菟丝子、补骨脂、鸡内金、菖蒲等)治疗小儿尿床病65例.结果 65例患者,痊愈26例,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补肾固涩法是治疗小儿尿床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高民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

    2007年-2009年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法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中医内科门诊患者,共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45岁~70岁.

    作者:成秀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51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 将107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初治涂阳患者常规用2H3R3E3Z3/4H3R3方案化疗,复治涂阳患者常规用3H3R3E3Z3/6H3R3E3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在<医宗金鉴>加味救肺汤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每日1副水煎服.3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肺结核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胡建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精神科医疗纠纷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医保制度改革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导致各类医疗纠纷明显增多[1].发展中的精神医学还有许多未知数,抗精神病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精神科工作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的复杂性、意外发生的不可预测性,致使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越来越高[2].

    作者:朱秀琳;杨柳霞;高玉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探讨医院医疗与电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医疗、电器设备是医院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大型、新型设备的不断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学科的综合发展.若想科学地管理好和使用好医疗、电器设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发挥设备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应当加强对它的管理和维修保养、巡检检修工作.现就这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作者:宋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成功抢救胎盘早剥胎死宫内并发DIC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3岁,宫内孕34+5周,胎盘早剥,胎死宫内.于2009年2月19日14:00推入手术室,患者腹痛难忍,痛苦面容.测血压125/96 mm Hg,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查病历心电图大致正常,否认心肺疾患史,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输血史,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梁海英;常丽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锡山区东北塘街道2001年-2010年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 正确掌握东北塘街道居民死因变化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分析2001年-2010年期间人口死亡情况.结果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廇、损伤中毒及意外伤害的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4.69%,是威胁全街道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结论 普及居民健康知识、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及安全教育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瑜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中的矛盾探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平均发病率为0.47%,尤其在北方地区冬季更易发病,占住院患者首位,其病死率也较高,约达15.5%~43.0%.

    作者:任晖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快速血糖仪测量过程中影响因素分析

    血糖是危重患者重要的监测项目,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的准确性已被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可为临床了解患者病情和预后、指导抢救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而血糖的检验结果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范丽梅;刘海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与耐药及对策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fer.pylovi,Hp)是一种专性微需氧革兰阴性菌,定植于宿主胃内胃黏液层下胃小凹表面以及肠道黏膜的胃上皮化生区域.幽门螺杆菌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极高的细菌,约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而我国是感染率较高的国家,约为50%~80%[1].目前已公认Hp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癌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2],Hp的根除治疗可明显降低溃疡发生率、胃癌的危险因素及MALT淋巴瘤的缓解率.因此Hp的根除治疗在胃肠病中极为重要.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宫颈癌前期病变的诊治与随访

    宫颈癌前期病变,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测结果异常和经组织学活检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病变.

    作者:冯学焘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铅与儿童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环境中对儿童健康威胁大的金属元素是铅.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一环境同一接触水平下,铅对婴幼儿及儿童的危害远远高于成人,这是因为婴幼儿及儿童对铅的易感性强,吸收率高,接触途径多的缘故.本文将铅对儿童的毒性作用、接触途径、暴露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郭焕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荞麦粉治疗顽固性神经性头痛

    顽固性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困扰人们而影响正常生活的疾病之一.我科采用荞麦粉治疗数十例神经性头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现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靳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利用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8例大面积皮肤软缺损患者,持续保持负压引流,并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量、性状、气味,以及周围循环,在每次更换负压装置时记录创面情况,且根据情况留取标本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创面清洁,面积较前缩小,肉芽生长新鲜,且植皮修复手术均一次性获得成功.结论 封闭式负压吸引结合间断清创能够减少创面污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正确观察及护理能为间断清创、植皮时机提供依据,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大大减少医疗费用.

    作者:李丽芳;薛精灵;集秀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54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2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对其中54例合并肝损害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肝脏损害患儿中,ALT升高者15例占27.8%,AST升高者9例占16.7%,γ-GT升高者5例占9.3%,ALT和AST 2项酶同时升高者12例占22.3%,ALT、AST、γ-GT 3项升高者6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iL或DBiL)升高者2例占3.7%;肝功能异常伴肝肿大者4例占7.4%.90%的病例于2周内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为多见,经过一般抗病毒、护肝治疗及细致的护理后,90%的病例2周内可恢复正常.

    作者:马誉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救护理中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急、变化迅速、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因病致贫的灾难性疾病之一.在我国每年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人数约5万~7万,其中不乏自杀患者,如何准确判断病情、精确治疗、合理护理,让各类情况中毒的患者用小的费用完成抢救及治疗,是摆在我们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张锦;王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钝性胰腺损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钝性胰腺损伤的治疗和护理经验.方法 对46例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钝性胰腺损伤患者2例在术中死亡,其余44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8 d(8 d~81 d).结论 对胰腺损伤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诊断、术后运用新的监测技术和先进的治疗护理手段及细致周到的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改善预后.

    作者:石沛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情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临床常见,重症病情变化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王剑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因此防止产后出血应是产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将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潘春红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的工作体会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的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9年7月将甲型H1N1流感规定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靳丽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如何提高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是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和死亡[1].促进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如何提高护理安全,一直是被重视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作者:王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儿科用药中的药学监护

    小儿在生理、体格、发育、智力等方面有别于成人,新生儿、婴幼儿等低年龄群体与年长儿也有差异,各年龄段儿童除有自身的生理特点外,患病时对治疗药物吸收、代谢和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重视儿科用药的合理性及在临床用药中药学监护的必要性.

    作者:贾欣珠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