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宏毅;刘晓军;贾志东;李志强;付伟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营养状况,为制定早产儿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奠定科学基础.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体重小于2 500 g存活出院的单胎早产儿616例进行分析,以体重、身高和头围作为生长参数,在出院时以相应胎龄的百分位数进行评价.结果 616例中分别有60.0%,58.9%,29.5%的早产儿其体重、身高和头围低于第10百分位,较出生时分别提高了32.7,30.9和10.2个百分点.结论 早产儿营养不良导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是NICU中的重要问题,在NICU加强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可预防EUGR.
作者:罗映琼;刘国文;李辉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5例,均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结果 15例骨折均在6个月~11个月牢固连接,无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膝关节屈伸范围达150°.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与胫骨近端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郭少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妈咪爱在母乳性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7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妈咪爱,通过监测血清胆红素值观察其疗效.结果 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妈咪爱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效果好,服用方便,值得推荐.
作者:杨志梅;张满才;石红;张建英;张丽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尽管绝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是由较为常见的疾病所致,但不明原因长期发热仍是临床工作的难点之一,本文对2007年-2009年5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月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2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经肛门改良Soave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儿术后均无鞘内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患儿几乎无污粪、便秘、腹胀等并发症.结论 经肛门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将会替代传统手术作为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新方法.
作者:黄卫东;杨杰;王俊;杨融冰;张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一直是临床的首选,然而常常有一些妇女宫颈条件差,在放置节育器时比较困难并疼痛明显,甚至放置失败,使孕龄妇女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减轻受术者的痛苦,便于手术操作,我院对困难性放置宫内节育器者采用卡孕栓置于阴道后穹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文;蔡林英;罗月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总结胃肠道吻合术后吻合口瘘营养支持经验,提高对食管胃,胃空肠,回肠结肠,结肠吻合口瘘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实施胃肠道吻合术365例患者中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均加强吻合口附近的腹腔引流,采用持续胃肠减压,予以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养的方法,15例在肠外营养中强化了谷氨酰胺,4例使用生长抑素,1例在吻合口瘘愈合期加用了生长激素.4例瘘口于1 d~30 d愈合;12例瘘口30 d~60 d愈合,2例瘘口60 d~81 d愈合,2例因腹腔感染手术后30 d、42 d死亡.结论 保证腹腔引流通畅,持续胃肠减压,特别是肠外结合肠内营养支持,强化谷氨酰胺、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等措施,是促进胃肠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手段.
作者:范俊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CBCT技术对放疗精度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头颈部、胸部、腹盆部肿瘤患者,放疗前采用CBCT进行2次(在线校位、离线校位)图像采集,将CBCT扫描图像与CT平扫定位图像匹配,记录并分析匹配结果.结果 头颈部摆位误差x(0.02±0.09)cm,y(-0.03±0.08)cm,z(-0.01±0.14)cm,rot(-0.1±0.4)°;胸部摆位误差x(-0.01±0.12) cm,y(-0.02±0.07) cm,z(-0.10±0.20) cm,rot(-0.1±0.7) °;腹盆部摆位误差x(0.01±0.13) cm,y(-0.03±0.11) cm,z(-0.14±0.34) cm,rot(0.0±0.5) °.结论 治疗前通过CBCT获得扫描图像可以减少分次治疗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摆位精度,实现精确放疗.
作者:李庆瑞;周元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绝经后取器者随机分成2组,A组应用米索前列醇,B组常规取器,每组80例.对2组出血量、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及成功取器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成功取器率有显著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明显优于B组.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取出,宫颈松弛好,术中出血少,成功取器率高,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宏晗;李红英;巩鸿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大骨节病患儿尿肌酐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 提取不同年龄的部分大骨节病患儿尿肌酐含量样本和正常儿童的样本,利用非参数平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尿肌酐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上,大骨节病患儿与正常儿童相同.结论 大骨节病患儿的尿肌酐含量与年龄之间有线性回归关系.
作者:朱应平;曹明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早期妊娠是指妊娠12周末以前,根据停经史(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平时月经周期规律,一旦月经过期10 d或以上,应疑为妊娠),早孕反应(约半数妇女于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流涎、食欲不振、喜食酸物或厌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症状),尿频,孕妇自觉乳房胀痛及乳头疼痛(乳房自妊娠8周起,受增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乳腺腺泡及小叶增生发育,使乳房增大),生殖器官的变化,早孕试纸测试 (结果阳性)及B超检查(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宫内有圆形光环--妊娠环,环内有液性暗区--羊水)[1]等不应该误诊.但笔者从199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遇到其他临床医师误诊早期妊娠3例,现就病例及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张桂侠;王逢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34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5例孕妇行GCT检查,72例孕妇GCT阳性,孕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DM、妊娠期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病率分别为4.6%,4.9%.结论 GCT方法简单,有利于GDM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母体并发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作者:苏洁琴;周芹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经量过多、腰痛、压迫等症状,常造成贫血,少数造成不育或流产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但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其非手术治疗取得很大的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冯学焘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随着头孢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所致双硫仑反应病例不断增多,现将近年来收治的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岁~65岁.基础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5例,急性支气管炎2例,泌尿系感染3例.应用头孢噻肟16例,头孢哌酮3例,头孢他啶1例.
作者:周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长期口服抗凝药可以导致致命性脑出血,现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8例患者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53岁~74岁.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脑梗死和(或)冠心病史,并长期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片等扩血管类药物6个月~7年.
作者:高龙;叶日兵;田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髌骨骨折较为常见,占膝部损伤之首位,主要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治疗髌骨骨折的根本目标是恢复其正常传导股四头肌作用力和保持膝关节稳定的功能,一般认为髌骨骨折关节面不连续、台阶大于2 mm或骨折块移位超过3 mm,应选择手术治疗[1].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很多,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应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1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进军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学范畴,属于非处方用药.许多感冒患者缺乏相应的医药知识,患了感冒以后急于治好,经常两种或两种以上感冒药同时服用(而大部分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即是解热镇痛药),但常用的药也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同时服用等于是加大解热镇痛药的剂量,更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马永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2009年10月-2010年10月860例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加用微生态疗法均治愈.结论 秋冬季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明显增多,易与轮状病毒肠炎混淆,应注意鉴别.
作者:张杰;周继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观察组67例,治疗组给予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香丹注射液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80例中基本治愈41例,显著进步31例,进步6例,无效2例;对照组67例中基本治愈29例,显著进步19例,进步5例,无效14例.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安全.
作者:陈美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B型钠利尿肽(BNP)与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HF)患者心脏功能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8例HF患者(HF组,心功能Ⅱ级22例,心功能Ⅲ级25例,心功能Ⅳ级21例)血浆BNP及血清cTnI的水平,并与22名健康者(H组,心功能Ⅰ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HF患者的BNP和cTnI水平均高于正常(均 P<0.01);心功能分级不同患者之间的BNP和cTnI水平有明显差异(P均<0.01),且HF患者心功能越差,其BNP和cTnI水平就越高.结论 联合检测BNP、cTnI浓度对HF的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健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