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超检查乳腺112例结果分析

惠颖;张彦勤

关键词:乳腺, 高频探头, 彩色多普勒, 良恶性肿块
摘要:目的 运用彩超检查乳腺不同生理阶段的乳腺结构及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超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妇女普查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恶性肿块的彩超声像图.结果 应用彩超区别良性、恶性肿瘤有一定的价值,能迅速和全面反映血管的分布、血流情况,提高乳腺癌诊断卒.结论 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妇女普查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血管病并心血管病85例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心电图特点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痛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在发病后1 h~12 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3周内进行复查.结果 所选85例患者的心电图描记中,有异常表现75例,占88.2%.结论 心电图的异常可随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情的减轻或者加重而发生变化,并对病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心电监护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与心律失常种类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科2005年5月以来4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3 d~7 d,并观察分类总结.结果 并发室性早搏24例(占55.8%),房颤6例(13.9%).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例(6.9%),Ⅰ~Ⅲ度AVB 4例(9.3%),窦性心动过缓5例(11.6%),房性早搏1例(2.3%).结论 大面积心肌梗死较小面积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发生率高,恶性程度高,危险性大.

    作者:陈瑞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矿区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发病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矿区学龄前儿童佝偻病发病状况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参照1999年10月颁布的<婴幼儿佝偻病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对矿区301例学龄前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结果 发现严重佝偻病引发的胸骨畸形病例88例,发病率29.24%.结论 健全我院儿童保健工作,开展婴幼儿佝偻病防治干预刻不容缓.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米诺环素联合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诺环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9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口服米诺环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连续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加前列通胶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体外短波热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确切.

    作者:伦振新;戚志东;罗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盲肠憩室炎1例手术体会

    回盲部Meckel憩室临床诊断较为困难,现将1例Meekel憩室炎合并急性阑尾炎分析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34岁.因持续性右下腹痛10h而人院.查体:T 38.0℃,P90次/min,R18次/min,BP 120/70mmHg(1mmHg=0.133 kPa).意识清,急性病容,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下腹麦氏点局限性压痛,反跳痛明显,伴肌紧张,未及包块,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稍弱.

    作者:王卓;许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观察要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症的类型、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发现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压增高、低血压及低氧血症、颅内感染、创伤性癫痫、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经过严密观察、早期发现及细心护理,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只要观察和护理措施得当,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干预,是完全可以治疗甚至预防的,并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红珍;彭景那;陈娜;翟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小针刀术加正骨术及物理疗法治疗颈性高血压14例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上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性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和呈现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表明[1]301-302:有30余种脊柱相关疾病与颈椎病密切相噜关.因颈椎间盘和椎关节等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统称颈性高血压,单纯服用降压药疗效较差.

    作者:杨军;杨娟;宋江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成批交通伤的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成批交通伤患者的有效院前急救方法以及院前急救对成批交通伤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院前急救的速度和质量.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387例成批交通伤患者的院前救治资料,实施现场及时救护,途中正确转送,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院内伤情完整交接等处理.结果 经过有效的院前急救,明显降低了院前的伤残和死亡率.结论 高效、通畅的通讯网络,畅通的道路交通是保证伤员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及时诊断和救治的保证,早期、快速、规范、及时的院前急救可提高严重交通伤患者的生存率,是成功救治大批交通事故伤患者的有效急救方法.

    作者:赵素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四肢大血管闭合性损伤治疗体会

    闭合性四肢大血管损伤具有较隐蔽、类型多等特点,容易误诊或漏诊,笔者1998年-2008年诊治5例特殊类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建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探讨

    目的 统计分析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122例(早破组)及正常妊娠分娩122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和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早破组之间比较,早破组假丝酵母茵、解脲支原体感染及细菌性阴道病各单项感染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孕产妇的多种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都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张世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麻仁滋脾丸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成药麻仁滋脾丸治疗50例老年性便秘,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0例,均为我科2006年-2008年期间收治的荣军患者,年龄74岁-83岁,符合老年性便秘的诊断标准:①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d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d以上;②大便干结;③排便费力,伴有排便不适、疼痛或排便不尽感;④经全身体检及理化或特殊检查排除器质性便秘.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剖宫产切口感染2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术后切口感染的产妇以及可能与感染相关的因素.结果 发生剖宫产切口感染29例中22例切口感染的产程超过12h,29例中有16例为急诊剖宫产,有9例剖宫产手术时间超过1.5 h,有3例发生产后大出血,有1例发生子宫破裂.另外,29例中体型肥胖者18例.结论 提高对剖宫产切口感染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治疗基础疾病,减少阴道检查、肛查次数,术前准备充分,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剖宫产切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鹏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刮宫术后宫腔粘连42例分析

    笔者2000年1月-2009年1月共诊治子宫腔粘连42例,其中我院手术者11例(26.19%),外院手术者31例(73.81%),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人工流产引起粘连34例,占80.95%,由清官引起粘连8例,占19.05%.1次人工流产者4例,占11.76%,2次以上者30例,占88.24%.年龄小者21岁,大者44岁.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如何激活中医学教学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国之瑰宝.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的各个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内的护理专业都开设有中医学课程,但课时少、内容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必要的中医学知识,是当前中医教学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作者:王志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她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达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遆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是外科应用多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创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1].其目的是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患者,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作者:李青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谈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佝偻病主要指的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常见于婴幼儿期,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重视,能使小儿抵抗力降低,容易合并肺炎及腹泻等疾病,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因此,必须积极预防小儿佝偻病的发生.但目前在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始终居高不下,特别是在东北这种疾病的发生率更是高于全国水平.

    作者:崔煜环;薛均来;胡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静脉直接穿刺法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的佳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别采用直刺法和斜刺法对58例住院患者进行静脉穿刺,观察受试对象的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损伤变化.结果 直刺法与斜刺法相比疼痛程度、血管周围瘀血明显减轻,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满意率提高,液体渗漏,针孔堵塞减少,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结论 直刺法对皮肤血管的损伤小,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满意率.

    作者:解莲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临床用药经验之谈

    临床合理用药是为达到佳治疗目标,在众多可以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中选择佳方案.如何对临床用药作出决策,其内容包括:首先,该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其次,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用哪种药物治疗合适,是否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再次,应用药物治疗的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后,决定患者的停药时间或必要时更换其他药物治疗.本文讨论临床用药决策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作者:温稳业;崔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襄阳区2006年-2009年食(饮)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外就餐人数的逐渐增多,食(饮)具消毒监测控制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工作愈来愈重要.我中心自2006年始,依据<食品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加强了襄阳区食(饮)具消毒监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孟红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