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护理

杨柳;刘源

关键词:腹腔镜下, 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方式, 妇科恶性肿瘤, 腹腔镜应用, 治疗效果, 医学科学, 术后疼痛, 护理配合, 护理介绍, 妇科疾病, 小切口, 穿刺孔, 出血少, 并发症, 开腹, 恢复, 腹壁
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开展,使小切口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切一个0.5 cm~1 cm的穿刺孔,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是对术者及护理配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HIV剖宫产产妇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HIV)在我国感染范围的不断扩大,HIV孕产妇也明显增多.对HIV孕妇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母婴传播.向HIV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关怀和护理,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也是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我院近年来对HIV感染孕妇行剖宫产术,配合必需的护理措施,以大限度地减少产时、产后母婴传播的机会,效果良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对8例HIV剖宫产产妇(其中确诊者3例,初诊者5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大剂量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 (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 (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 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 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作者:杨晗;曾丹;张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对痔疮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程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科学.护理的对象从患病的人扩展到健康的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护理的任务从疾病的护理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痔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科自2006年开始对住院痔疮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患者的循证护理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6例,对2组疼痛程度和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护理组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占60.87%,32.61%,6.52%,疼痛时间发生在12 h内,占63.04%;常规护理组轻、中、重度疼痛患者各占41.30%,43.48%和15.22%,疼痛持续时间主要发生在12 h~24 h内,占52.1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指导临床实践,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美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口含麻醉药后置胃管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留置胃管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传统的胃管置入法常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剧烈咳嗽,将胃管由口腔咳出,导致胃管捕入失败.而反复插管容易产生黏膜损伤,给再次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并延长操作时间,增加护理工作量,也加重患者对插胃管的恐惧感.我科采用口含麻醉药后插管并与传统的插胃管法相比较,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林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口腔诊疗操作项目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感染问题也日趋突出,因此,过去不被人们重视的口腔科已成为医院的高危科室.自2000年至今我院开始对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全面管理,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

    作者:黄美琴;许笑华;陈淑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锻炼

    股骨是人体长、粗大的骨骼,外形有些像手杖,手杖柄即所谓的股骨颈,股骨颈顶端是个白玉磨成的光滑的圆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股骨头,股骨头嵌入髋臼内,形成髋关节,髋关节可使股骨向前后、内外各个方向活动.人类的站立、下蹲、行走、奔跑、跳跃等各种动作,都离不开股骨头和髋臼的完美配合.

    作者:田粉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与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活动的制度化、法制化,人们的法律意识也日益增强,自从2002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来,患者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医疗护理过程也备加关注,牵涉到护理人员的投诉和诉讼案件也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一名护士,在新形势下如何主动适应改革的形势,满足患者的要求,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保护患者和护士双方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王彩军;白文波;李雁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冠心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小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应对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以下简称去污区)是用于回收可以重复使用的器械与物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的区域,含回收、器械清洗消毒和污染物品处理等不同分区.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工作人员在执业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下面浅析其职业危害因素及应对措施.

    作者:吴爱美;章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吴达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它引起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意识、运动、知觉、语言、精神情绪方面,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的趋势.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现将50例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哲学辩证思维的培养

    目的 使医学生将哲学辩证思维运用于临床实习.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结果 充分调动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用哲学辩证思维指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郝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护理程序在术后疼痛护理中的运用

    疼痛是一种令人苦恼和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大多是由局部特定的神经末梢刺激所引起.疼痛是临床护理中常见、主要的征象和症状[1].术后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往往因切口疼痛而感觉不舒适,切口疼痛在术后24 h内剧烈,2d~3d后逐渐减轻.剧烈疼痛可影响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和休息,还可导致活动、咳嗽、深呼吸障碍.故需关心患者,观察患者疼痛的时间、部位、性质和规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诊断,制定恰当的计划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

    作者:刘俊;邱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抓住重点推进基层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将医院内重要的人才资源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是医院活力的源泉.基层医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医院内部管理涣散,职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源动力.面对当前卫生资源投入向基层医院倾斜的大好局面,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由于不同的医院所处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贪多求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肖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注射室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2008年7例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导致患方出现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良好的应对措施既能使患者及其家属迅速摆脱愤怒的情绪,也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作者:齐海青;曲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排除手术者技术因素,术后20例并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患者中:8例由于膀胱痉挛引起出血,6例由于腹压增高导致出血,4例因体位改变导致出血,其余2例由于感染诱发出血,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处理均治愈.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保持有效牵拉,控制膀胱痉挛及感染,避免增加腹压等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促进康复.

    作者:林茂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临床意义与管理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条件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药物配制环境,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护士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全肠外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工作,为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为了规范静脉药物的配制程序,减少用药错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我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实行全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集中于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制.3年来,在药师、护士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我院配制中心的工作现状与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艳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病情变化,对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心理、饮食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 .结果 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治疗顺利,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救治与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临床常见,急性发作期导致患者重要脏器循环降低,其中冠脉循环降低35%,脑循环降低14%,肾循环降低18例[1].室上速常突然开始与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症状包括心悸、焦虑不安、晕眩、晕厥、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因此,及时有效地终止室上速的发作,临床意义重大.现对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06例室上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室上速的认识、处理和护理水平.

    作者:辜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