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苑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壁形成粥样的斑块,导致管腔狭窄,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给人体带来严重危害,它是一种身心疾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而且需要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兰小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36例妊高征患者,对其实施健康宣教、心理及药物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患者了解了妊高征有关知识,消除了因疾病及环境改变引起的焦虑、抑郁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结论 对妊高征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围生期保健和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如何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严把供应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还要严把终末处置关,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防止疾病的传播,这是每一家医院和每一位医护人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作者:路玉珍;程玉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HIV)在我国感染范围的不断扩大,HIV孕产妇也明显增多.对HIV孕妇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母婴传播.向HIV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关怀和护理,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也是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我院近年来对HIV感染孕妇行剖宫产术,配合必需的护理措施,以大限度地减少产时、产后母婴传播的机会,效果良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对8例HIV剖宫产产妇(其中确诊者3例,初诊者5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实施适时、恰当的产程干预,达到预防难产,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40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孕妇进行产程综合干预,包括潜伏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产程休息;活跃期人工破膜、体位干预、扩张宫颈等.结果 400例孕妇中平安自然分娩率达到93%,平均总产程7 h 15nin.结论 通过实施产程干预,明显缩短了产程,大大降低了手术产率.
作者:梁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以WS301<消毒技术规范>为准则,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我科在院感染管理办、护理部的指导下,制定统一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进行质量考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并保障贯彻执行;做好再生器械、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处理过程中加强自身防护,再生器械严格按洗涤操作规程清洗、包装、消毒、灭菌.
作者:张见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2006年期间的7月-9月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其中1例发生并发症,7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的观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滕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对某高校校医院门诊部空气微生物含量进行监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校医院门诊部的不同部门采用平皿自然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培养后计数菌落数.结果 某高校校医院门诊部,相同部门的第四季度空气微生物含量明显高于第一季度;相同季节,候诊厅空气微生物含量高于治疗室和输液室.结论 季节因素以及人员流动情况是影响高校医院门诊部空气微生物含量的重要因素,应该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消除以上因素对空气质量的不良影响.
作者:邵伟娟;曾娟娟;李含英;陈小妹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 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泽如;王桂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6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 .结果 98%以上的患者解除了心理负担,以轻松的心态配合手术,术后膀胱痉挛得到了有效控制,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 心理护理能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傅丽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越来越广泛.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的开展,使小切口完成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实施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7例,这种手术只需在腹壁上切一个0.5 cm~1 cm的穿刺孔,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治疗效果,且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但是对术者及护理配合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柳;刘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医院文化是将医院内重要的人才资源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是医院活力的源泉.基层医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医院内部管理涣散,职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源动力.面对当前卫生资源投入向基层医院倾斜的大好局面,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由于不同的医院所处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贪多求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肖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2008年7例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导致患方出现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良好的应对措施既能使患者及其家属迅速摆脱愤怒的情绪,也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作者:齐海青;曲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使医学生将哲学辩证思维运用于临床实习.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结果 充分调动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用哲学辩证思维指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郝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安全是患者基本的一种需要,舒适是患者得以治疗的基本条件,安全舒适的满足是美感产生的基础.脑梗死患者,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患者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安全的治疗措施,舒适的身心,可以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加速疾病的转归.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治疗创造舒适的条件.
作者:惠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尽快施以有效的止血措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1].目前内镜下止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06年4月-2008年12月,我科应用胃镜下局部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取得了较好的止血效果.现就治疗及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胡燕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在血液透析中用于长期深静脉置管封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中心25例留置长期深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定期(每月1次)采用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封管,观察此方法 对置管感染的影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封管,长期深静脉置管的感染率仅为2.1%,较文献报道的8.9%~16.9%降低了76%~88%.疑似导管内感染率为0.5%,显著低于文献报道的2.52%.说明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封管能明显降低长期深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发生率.导管流量不足及堵塞的发生率为5.4%,与文献报道的5.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封管不增加其发生率.结论 定时用头孢他啶-肝素混合液封管是降低长期深静脉置管感染行之有效、实用的方法 .
作者:钟莉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科学.护理的对象从患病的人扩展到健康的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护理的任务从疾病的护理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痔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科自2006年开始对住院痔疮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高压氧医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临床学科,高压氧能够有效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张力,减轻组织水肿,具有改善缺血、缺氧状态,促进侧支循环,消除体内气体栓塞,抑制厌氧菌生长与繁殖等作用.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高压氧治疗在儿科得到广泛应用.而有些家长不了解高压氧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坚持配合治疗,延误了患儿的佳治疗时机,也影响了高压氧的治疗效果.因此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在婴儿高压氧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红梅;王淑贤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