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滕春芳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高热症, 惊厥, 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2006年期间的7月-9月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其中1例发生并发症,7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的观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康复.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临床意义与管理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是在符合国际标准条件下,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药物配制环境,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护士按照操作程序进行静脉用药、全肠外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工作,为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服务.为了规范静脉药物的配制程序,减少用药错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我院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实行全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及化疗药物集中于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配制.3年来,在药师、护士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下,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我院配制中心的工作现状与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何艳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安全舒适的美学效应

    安全是患者基本的一种需要,舒适是患者得以治疗的基本条件,安全舒适的满足是美感产生的基础.脑梗死患者,由于梗死部位的不同,患者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安全的治疗措施,舒适的身心,可以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积极地配合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工作,加速疾病的转归.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治疗创造舒适的条件.

    作者:惠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的护理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近几年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胰腺炎、卵巢炎、睾丸炎等.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科收治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菊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细节管理思想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据资料[1]分析,大部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都起因于细节的疏忽,原因是对于明显的错误护理人员都会警觉,从而小心避开,而对那些微小的细节因熟视无睹很容易丧失警惕.我们护理管理者对细节管理应引起重视,培养护士养成从小事做起的良好习惯,帮助护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细致,并能精益求精地完成本职工作,这是我们护理管理者的一个新的课题.

    作者:夏大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注射室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中患方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方法 分析2008年7例因护患沟通不良而导致患方出现愤怒情绪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冷静对待、主动倾听、消除误会、迅速控制局面、适时转移冲突现场、保证自身安全是主要的应对策略.结论 良好的应对措施既能使患者及其家属迅速摆脱愤怒的情绪,也能保证护士自身的安全.

    作者:齐海青;曲丽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门诊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口腔诊疗操作项目越来越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感染问题也日趋突出,因此,过去不被人们重视的口腔科已成为医院的高危科室.自2000年至今我院开始对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及全面管理,建立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强化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达到卫生部标准.

    作者:黄美琴;许笑华;陈淑良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护理

    磁共振(MRI)扫描是一种高级的、多方位的、薄层的、无创性、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1].对病变内不同组织成分的信号显示,是MRI检查区别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重要的特征,也关系到MRI定性诊断的准确性[2].但由于扫描时间长、噪声较大,检查室密闭,患者所置检查空间窄小,给相当多的患者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恐惧感,再加之患者如需增强扫描,无疑会使其心理复杂化.所以应及时地给予心理护理,来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检查.

    作者:牛彦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医学生临床实习中哲学辩证思维的培养

    目的 使医学生将哲学辩证思维运用于临床实习.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医学生进行哲学辩证思维培养.结果 充分调动了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临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 用哲学辩证思维指导医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有助于他们以后的临床工作.

    作者:郝丽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术中的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技巧.方法 回顾36例肾上腺疾病患者采用侧卧位后腹腔镜手术术中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手术顺利,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致手术时间延长或改变术式,无并发症及手术意外发生.结论 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仇成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抓住重点推进基层医院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将医院内重要的人才资源凝聚在一起的纽带,是医院活力的源泉.基层医院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文化建设相对滞后,致使医院内部管理涣散,职工缺乏正确的价值观,缺乏提高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源动力.面对当前卫生资源投入向基层医院倾斜的大好局面,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由于不同的医院所处区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规模不同,基层医院文化建设一定要注意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不能贪多求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肖杰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四肢浅静脉,采用与静脉回流相反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输液,并观察输液滴速、肢端静脉回流,患者的主诉及一针见血的成功率.结果 静脉逆向穿刺输液法输液滴速及肢端静脉回流无不良影响,穿刺时针头见回血明显且便于固定,患者自觉舒适度增加.结论 浅静脉逆向输液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泽如;王桂文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浅谈HIV剖宫产产妇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HIV)在我国感染范围的不断扩大,HIV孕产妇也明显增多.对HIV孕妇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母婴传播.向HIV孕产妇提供生理心理关怀和护理,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母婴传播的机会,提高下一代人口素质,也是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责内容.我院近年来对HIV感染孕妇行剖宫产术,配合必需的护理措施,以大限度地减少产时、产后母婴传播的机会,效果良好.现将我院近3年来对8例HIV剖宫产产妇(其中确诊者3例,初诊者5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骨科病房护理质量,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入院时、围术期、功能锻炼、家属沟通和语言艺术等方面上开展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性化管理,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作者:吴达燕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10例膀胱肿瘤的患者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予以对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0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病情稳定,均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膀胱替代术式,而耐心的心理疏导和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永萍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30例断指再植患者的护理方法 .结果 本组28例断指再植成活,2例未成活.结论 做好断指再植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患者断指成活与功能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友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对痔疮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程序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独立的应用科学.护理的对象从患病的人扩展到健康的人,从个体扩展到群体,护理的任务从疾病的护理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的护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已成为落实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痔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科自2006年开始对住院痔疮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用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计划、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桂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大剂量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的研究

    目的 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 (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 (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 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 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作者:杨晗;曾丹;张春秀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总结我院2002年-2006年期间的7月-9月8例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 其中1例发生并发症,7例均抢救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的观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得力,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康复.

    作者:滕春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质量监控及管理

    以WS301<消毒技术规范>为准则,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科学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我科在院感染管理办、护理部的指导下,制定统一工作质量标准,按标准定期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环节进行质量考评.内容包括: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各级工作人员职责并保障贯彻执行;做好再生器械、回收物品的分类处理,处理过程中加强自身防护,再生器械严格按洗涤操作规程清洗、包装、消毒、灭菌.

    作者:张见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制定护理记录质量标准,将护理记录实际情况与护理记录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和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护理记录质量.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

    作者:李荣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